今日滨州 今日惠民 今日阳信 今日无棣 今日博兴 今日邹平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今日无棣 > 正文

《水经注》所载“功城”应在无棣南北楼底村附近 刘玉文

来源:滨州日报 2020-07-20 08:37   https://www.yybnet.net/

《水经注·卷九》记载:“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迳南皮县故城南,又东迳乐亭北。又东迳新乡城北。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又东南迳高成县故城南,与枝渎合。枝渎上承无棣沟,南迳乐陵郡西,又东南迳千童县故城东。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无棣沟又东北迳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迳盐山(按今无棣碣石山)东北入海。”

“功城”,连博学多闻的郦道元都不知其由来。说明故城因年代久远,鲜于记载而失落其名。但可通过确定其位置后,结合方志脉络,揭开故城朦胧的神秘面纱,寻觅到故城已失落的名称。

本文仅就方志记载及相关资料为线索作初步探析,确论有待考古挖掘资料进一步证实。现不揣冒昧以管见所及抛砖,诚望与同仁方家商榷。

“功城”位置框定于何处?

中国近代著名方志学家、曾主持直隶通志局的贾恩绂(1865一1948)先生于民国五年所撰修《盐山新志·卷一·古迹》提供一条重要线索:“功城:据《水经注》于无棣沟支渎合干渎之下云:‘又东北迳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其地应在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按今支渎合干渎处在小里寨更东北,则为海丰(今无棣)境,疑城已隶海丰……盖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也。”

“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就是功城的地上建筑物没有了,但可通过大体方位辨框定其位置。其定位二要素有二:一是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二是故城在无棣县境。即在大山和崔口之间寻觅功城遗迹所在。

按顾炎武所云“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肇域志》),首先按方隅在大山崔口之间内求之迹,迹明之后,度之理而求其名。

大山、崔口之间的景胜和古老村庄

“大山”即无棣县碣石山,“崔口”即庆云县崔口村。碣石山与崔口村相距约11公里,连线逞东北西南向,其中部5公里左右沿着老马颊河(今名德惠新河)北岸高地向西南依次有:黄龙湾(分刘、王两村)、小楼、楼底(分南北两村)等五个古老自然村,简介如下:

黄龙湾村:为无棣县著名古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记载:“黄龙湾,在(海丰县)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黄龙湾又是一处著名的形胜之地:《山东通志·形胜志》曰:“骝山连马谷以抱城,龙湾引无棣而入海。”《海丰县志》(康熙九年版)曰:“骝山连马谷以眺岱宗,龙湾引无棣而入沧海。”“龙湾月夜”是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与碣石山的“马谷朝云”景点相呼应。可见其地形险固,林川优美,资源丰富。“龙湾引无棣而入海”是说,黄龙湾的特殊地形制约引导无棣沟东北流碣石山而入海。这与《水经注》所说的“又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相符。

小楼村:小楼村是宋金时古村,《无棣县地名志》记载:“李姓自宋祥兴二年(1279)迁此立村,因盖起的房舍高大宽敞,呼为楼房,故取村名为李家楼,后因李姓断绝,于一九三五年更名为小楼。”

楼底村:据《无棣地名志》记载:先民“在南北相距三百米处各立一村,建房时发现南、北村址下各有一楼基(楼底),位于南楼底的取村名南楼底村,后简称南楼。位于北楼底处的村,取村名北楼底村,后简称北楼。”先民建村时,在南北相距300米地下,分别挖出的古建筑的楼房砖基础,说明这里的古建筑并非局限于一点,而是一古建筑群。至今村周边土岭起伏,古代砖瓦陶片随手可拾,说明是一处古建筑遗址。

楼底村,旧志记载是“楼底里”驻地,位于无棣河滩高地北部,古称“分水岭”,宋金时代为“分水镇”驻地。《海丰县志·卷二·古迹》(康熙九年版)记载:“分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楼底里境。按《唐书》:无棣有分水镇。”《武定府志·卷五·山川》(咸丰九年版):“分水岭,在海丰县(今无棣县)西北四十里。唐史‘无棣县有分水岭’。”《山东通志·卷六·山川》:“分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唐史‘无棣县有分水岭’”《金史·地理中》记载:“无棣,镇一:分水。”说明自古以来,分水岭一带就是先民的聚居地,所以在此设里、置镇。

参照当今的地貌形态,寻踪分水岭

“分水岭”一名,虽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仍能从无棣的地势形态中可寻觅到当年分水岭的踪影,前述几个古村均坐落于一段古河滩高地之上,位于新、老马颊河之间,西北不远是近代无棣沟和鬲津河(今称漳卫新河),从地貌特征综合观察分析,便可看出这一带的高地明显具有“分水”态势,现今数条河流均属古大河分支,在不远处的洼地附近相互接近靠拢,古时或曾经在这片洼地汇合东流,遇到此处高地而南北分流入海,这段隆起的河滩高地就是“分水岭”。

新马颊河(原称麦河),在碣石山、崔口之间的这段河道,基本与《水经注》所描述的无棣沟走向相符。现在的无棣沟上游仍流经千童镇(今属盐山县),为古无棣沟支渎的一部分,流经旧庆云县城之北。《大清一统志》记载:“无棣河,旧志有古河自南皮县流经盐山县南四十里,又东迳庆云县北十二里,又东至崔家口与鬲津河会,经海丰县入海,无棣河或以为即古黄河也。”庆云县旧志记载:“无棣沟在县北十五里,庆云即西无棣,东至崔家口,与鬲津河会。”今马颊河无棣段,即循鬲津河故道,与《水经注》相符。经分析可知,《水经注》所云无棣沟流经“功城”北,也就是流经无棣县楼底里“分水岭”之北。功城应位于分水岭之上。

楼底村“楼底”遗址简析

前述,南北楼底村,因在300米区间均挖掘出古人的“楼基”得名。先民挖掘出地下古建筑基础,不知其年代,但能清楚地辨认出是“楼基”,不是普通的“宅基”,说明遗址具有“楼”的明显特征,起码有“楼梯”残存,或有“攀登坡道”之类的附属物。如果在南北300米的轴线两端同时存在带“楼梯”或“攀登坡道”遗存,说明这两处“楼”,不是富家豪宅中的亭台楼阁之类的生活设施,极有可能是一座故城的南北“城楼”遗址。“楼底”仅是故城的冰山一角,地下应是一座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的故城,这座故城,应是《水经注》中无棣沟流经的那座“功城”。

“功城”疑似“宫城”的同音异写名称

“功城”,既然是口头世传的俗称,说明《水经注》记载的“功城”二字,可能是郦道元凭借听觉的记音符号,同理“功城”也可记作“公城”“工城”“宫城”等多个同音异书的记音名字。

据史籍记载,战国时代燕昭王曾在碣石山附近修筑一座“碣石宫”,笔者曾在《燕昭王之“碣石宫”得名于无棣碣石山》一文中略述拙见,该文被录入《禹贡碣石考》。由此,可推定“功城”与这座“碣石宫”的“宫城”有渊源,“功城”应是“宫城”的同音异书。

“碣石宫”始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汉书·艺文志》:“邹子,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傍渤海遥望燕南延伸到齐境,数百里间一马平川,唯有无棣碣石形似黛螺突兀特立于渤海之滨。燕昭王之碣石宫应修筑在无棣碣石山附近。

今无棣楼底里分水岭故城遗址,距离碣石山5.5公里。《汉语大词典》所载:碣石宫“因地近碣石,故名。”据此可初步确定,无棣楼底里分水岭的故城遗址,是碣石宫宫城遗址,也就是《水经注》中无棣沟所流经的那座“功城”。

燕昭王为何在无棣县楼底里分水岭建筑碣石宫

燕昭王为何在无棣县楼底里分水岭建筑碣石宫?笔者以为:其一,打造航海基地,便于入海求仙。其二,仿照齐国“稷下学宫”创办燕国最高学府。其三,无棣楼底里分水岭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分水岭”,顾名思义,是数条河流汇聚分流之处,加之“黄龙湾”大河之弯曲处,黄龙湾有“其水虽旱不涸”的灵泉。按照风水学观点,这里形成了所谓“聚水格局”,确实是修宫筑城的理想风水宝地。碣石宫建在分水岭也符合邹衍的阴阳五行选址学说。

综上探析,笔者得初步结论:《水经注》所载“功城”,是碣石宫“宫城”的同音异书,其位置就在无棣县碣石山镇南北楼底村附近。

新闻推荐

培育果树苗,种植中药材 耕耘6年,他走在绿色小康路上

进入6月下旬后,刘爱池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果树苗圃的除草上,金银花已采完第一茬花。忙着的时候,35岁的刘爱池会停下一会儿,...

无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免费体检进校园2020-07-10 09:12
评论:(《水经注》所载“功城”应在无棣南北楼底村附近 刘玉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