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李冰石像 折射成都治水历史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3-11 07:19   https://www.yybnet.net/

都江堰水利工程 本报资料图片

都江堰李冰石像本报资料图片

从古蜀到战国,成都平原水患成灾。秦灭蜀后,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由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974年,李冰石像在都江堰出土,为李冰治水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考古学证据。它佐证了《史记》中蜀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的史实,百姓为治水功臣立碑塑像的历史渊源,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李冰石像出土记

从二王庙的望秦楼俯瞰都江堰,澄碧之水滚滚而来。在巨鲸脊背一般的鱼嘴处,江水被鱼脊劈开,一分为二,在闸口下方消力池的作用下,迅猛激流很快安静下来,化作一匹风中的绿绸。下游便是岷江水哺育的沃野千里,古人治水的智慧至今让人折服。

关于都江堰的创建者,传说跌宕多姿。虽然一直有李冰治水的说法,但一方面文献记载甚少,语焉不详;另一方面,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都江堰没有发现一处和李冰治水有关的考古遗存。

1974年人们在江流中发现巨型石像,总算找到了李冰治水无可争议的证据。它证明,战国末期蜀郡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都江堰的说法是完全可靠的。

1973年11月,都江堰渠首因为修建外江闸而迁建安澜索桥。1974年3月3日下午,施工工人挖到坑下4米左右,露出一个古石像的头与背,面部下伏,头顶西方,全身埋在砂石堆。

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专家查勘,李冰石像出土地点北距外江闸130米,东距金刚堤40米,深埋河床下4.5米。石像头向西,脊背朝天,横卧江心,除背部稍有冲蚀,衣物线条都非常清晰。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平视立姿,眼角唇边微露笑容,身着汉代官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3行,计38字,字迹清晰,字内朱砂痕迹犹存。中行为“故蜀郡守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水万世焉。”据文字推断,此像应是李冰石像,造像时间为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李冰石像的发掘,为研究都江堰的历史以及水文、河道和古代美术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974年4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东汉李冰石像”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8月18日,灌县文管所将李冰石像加石座立于伏龙观一殿右侧,供人们参观。

四尊神秘的无头像

继李冰石像出土之后,都江堰又陆续出土了4尊无头石人像。它们折射了都江堰治水拜水的历史。

1975年1月18日,都江堰渠首扩建外江闸护滩时出土一尊持锸堰工石像,再度引起轰动。这个高1.85米、重约两吨的无头石像,双手持锸而立,腹部纹饰线条清晰。持锸堰工石像从造型、雕刻手法及石质上看,与李冰石像相似,因此这两尊石像是李冰石像铭文中提到的“三神石人”的说法传开。

2005年3月3日,外江索桥施工时,又一尊无头石人像现身。两天后,索桥1号桥墩附近又发现第二尊无头石像。

2014年4月24日上午,都江堰外江下游的防汛河道正在清淤挖淘。一台挖掘机的斗铲在江底触及到“坚硬物体”,一尊高约2米的断头石人像出水。这尊无头石像高2.1米,肩宽66厘米,袖口和底座宽度各为88厘米。石像着秦汉官服,左开襟,有腰带,服饰纹路清晰。

为何这4尊石像都无头?

学术界对此都没有定论。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庙宇在江边,容易被洪水冲毁,屡毁屡建。庙宇、石像倒入江中,造成头颅折断;另有专家认为,石像无头是人为所致。石像用于祭祀,为祭拜水神,人们将石像的头切断。

“祭祀江水之神绝不会有石像作为祭品。”考古学者蒋永志指出,古代祭江会投入玉璧到江河中,这就是“珪璧沉濆”,不可能投人像入江中,更不可能把没有头的人像投入水中祭祀。

事实是,李冰设立石人是为测量水位,这不但是中国水利史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先声。《水经·江水注》说,李冰于玉女房下,自沙邮作三石人,立水中……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则蜀人旱则籍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从唐朝隐居青城山的道士杜光庭在《贺江神移堰笺》的讲述可知,石人到了唐代还存在。东汉建宁元年李公祠的修建者,则在祠内建“三神石人”以镇水,使能万世安流顺轨。唐代以后,石人逐渐演化为有尺划的“水则”,并沿袭至今。

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最重大的水利工程,从创建之日始,都由驻扎在成都的郡府最高长官亲自负责,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制度。

秦代的亭、邮是地方上的治安机构,从李冰时代开始,在都江堰渠首设置“白沙邮”,管理渠首地区,邮中设有专人,负责大堰的日常管理事务,如观察、记录水文等。“白沙邮”是秦汉时期的大邮,李冰将白沙邮建在大堰渠首正上方,又将作为“水则”的石人立于邮下。当时,白沙邮还存在驻军护堰的可能。

宋嘉祐中(1056年)已改在宝瓶口右侧离堆石壁上刻划“水则”,共十则(一则为31.6厘米),要求侍郎堰(即飞沙堰)底以四则为度,堰顶高以六则为准。则数既用来控制堰体修筑高度,又作为河道疏浚标准,从而达到调节控制宝瓶口进水量的目的。

明清以来仍以水则作为宝瓶口的水位计,按水位来调节引水量和作为维修工程的标准越来越精密,致使都江堰工程至今2000余年不衰,成为中国古代兴建水利工程、巧妙利用水位控制工程运用的创举。

2005年3月4日都江堰渠首外江索桥加固一号桥墩时,从河床下四五米处挖出的一块残缺汉碑,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更关键在于,它记述了在李冰之后,东汉都江堰堰官郭择和赵汜,冬天组织老百姓疏通河道,避免来年洪水冲毁河堤。河堤的修筑是编好竹笼、杩槎,往里填入石头。碰到洪水凶猛时,很容易被摧毁,岁修因此周而复始。治水功德无量,郭择、赵汜只是小小堰官,也被树碑纪念。

成都平原治水技术泽被中原

成都方池街曾发掘出战国早期的竹笼卵石堤遗迹。这种治水堤埂是用竹篾编成圆柱形长笼,里边填满卵石。竹笼直径有好几米宽,然后把多条笼石拼搭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横截面成“品字形”的堤坝,古蜀人把它们用竹篾串连在一起,就更为牢固。用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土办法,可以堆砌成一堵挡水的堤坝,引水、防洪等各种功能得以发挥。可见,蜀地治水早在4000多年前(成都方池街的治水遗迹也可见治水沿袭的技术)就开始了。

《华阳国志》里提到“犍为资中人”王延世,誉之为“王延河平,纂禹之功。”由于黄河泛滥成灾,王延世两次治水成功,其方法与李冰治理都江堰惊人地相似。

河平纪年年号,是汉成帝为褒奖治黄河有功的王延世而特别设立的。公元前28年,中原32县连续暴雨,造成特大洪水灾害,有的地区积水达3丈深,大量农田被淹,民不聊生。

王延世于危难之间担此治理黄患的重任。他吸取了前任御史的教训,亲临现场勘察,找出问题,决定在馆陶、金堤垒石塞流。他使用了蜀郡都江堰的传统治水方法,制成长起4丈、大9围的竹笼,中盛小石,由两船夹载沉下,再以泥石为障。王延世带领军民昼夜操劳,奋战36天,河堤始成,终于在公元前28年3月初堵住了决口。4月,为纪念治黄成功,汉成帝改“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

公元前26年(河平三年),黄河又在平原决口了,汉成帝派王延世与丞相杨焉、将作大匠许高、谏大夫乘马延年共同治理黄河决口。王延世经过精确测量计算,仅用了半年时间,又修复河堤,恢复了正常的生产,使黄河两岸百姓安居乐业。

在黄河岸边以竹笼圆石为堤坝稳固河岸,无疑是蜀人治水经验的推广。王延世创造治黄奇迹,是蜀中自大禹、李冰以来“竹笼络石”传统技术的再现,在中原地区再次显示了这些经验的低成本高效率。可见,从大禹治水以来,中国形成了源远流长、逐步完善的治水核心理念:“道法自然,综合治理”。蜀地因地制宜的治水经验,为这一科学理念的形成、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王延世治理黄河,恰是蜀地对中华文化的积极贡献。

江源文明滋润华夏文明

除了测量水位的石人,都江堰还埋藏着无数秘密与宝贝。铁牛和铁龟就备受世人关注。元代治水专家曾用6万斤铁铸成了两只头部相并、尾部分开的铁牛用做鱼嘴,明代还用1万多斤铁铸了一只铁乌龟做鱼嘴。后来铁牛和铁乌龟都被江水冲走了。这些历史遗迹,等待它们重见天日。

林向教授曾经指出:地质学家证明,公元前1万年到3000年之间,岷江上游有至少5个地震堰塞湖,水路可以通到青海。堰塞湖使岷江上游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堰塞湖4000—5000年左右坍塌一次,洪水冲向平原,三星堆古城遭受洪灾,才转移到金沙。岷江也因为地震而改道,我们后来发现,宝墩文化遗址恰恰位于洪流道当中。

正如学者彭邦本总结的那样:“大禹时期疏导治理、人水亲谐的水利模式,反映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邃哲理,影响深远。都江堰无坝引水的独特工程模式,其理念就与大禹时代一脉相通。”大禹治水的核心是疏导,不但导水还要导山,就是凿山分流。后来李冰在都江堰凿离堆治水就体现了“岷山导江”的伟大精神。大禹导江治水与李冰的智慧涵育了巴蜀大地,而且江源文明也滋润了华夏文明。

《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盛赞李冰伟绩,称其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在水利管理、工程管理、水工技术管理诸方面,皆独具匠心,成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表率。都江堰的治水法则是古代都江堰工程管理、水工技术管理的最高准则,也是最重要的规章制度。用“六字诀”“八字格言”“三字经”来总结、归纳的这些法则,皆刻石立在二王庙内,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又是独特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都江堰水文化的一株奇葩。

分水治沙技术为都江堰水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都江堰的治沙总是和治水结合在一起的,治沙技术与水工技术形成一体。这也是都江堰作为天、地、人相协和,环境保护、生态建堰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最佳典范的根本原因之一。数千年来,都江堰的治沙技术一直是水利同行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其诀窍是因地制宜,辨证施治。

1945年1月22日,李约瑟博士偕夫人李大斐站在离堆之上,惊叹于都江堰选址精确,设计完美,效益久远。李约瑟被彻底震撼了,他在《中国科学》里写道:“(都江堰)将超自然、实用、理性和浪漫因素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任何民族都不曾超过中国人。”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阿来:文物要与公众见面才不会曲高和寡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文物收藏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意义是不大的。文物要与公众见面,要把历史的信息、文化的信息和审美的信息,传递给当下的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为人民...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冰石像 折射成都治水历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