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都江堰 > 正文

中国的“竹子文明”

来源:济南时报 2020-03-23 13:50   https://www.yybnet.net/

□郑连根

有些科技发明是“无中生有”,即发明家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发明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还有一些科技发明是“有中生新”,这些发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原有资源和成果进行深度发掘和综合利用。中国古人栽培竹子和对竹子的综合利用,显然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竹子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植物,它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质地坚韧、茎干中空等特性。中国人充分地把握这些特性,把竹子的各种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因此,中国是最早栽培竹子且对竹子的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度。

中国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对竹子的特性有所认识,并加以利用。据东汉赵晔编写的《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向楚国的神射手陈音询问有关射猎的事情。陈音在回答越王勾践时引用了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这里的“宍”是“肉”的古字。这首《弹歌》反映的就是原始社会狩猎的状况:断竹,指的是砍伐竹子;续竹,用砍伐下来的竹子来制作弹弓;飞土,用竹制的弹弓装上土丸,进行射击;逐肉,通过射击,猎得鸟兽。阅读这首古老的民歌,我们就能知道,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用竹子制作弹弓,用来捕猎了。

中国人栽培竹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集了一首叫《淇澳》的诗,其中说:“瞻彼淇澳,绿竹猗(yī)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指的是淇水,“澳”指的是河流拐弯的地方,“瞻”是看的意思。“绿竹猗猗”,说的是翠绿的竹子长得赏心悦目。“瞻彼淇澳,菉竹猗猗。”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看那淇水河湾的岸边,长满了翠绿欲滴的竹子,它们多么漂亮!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至迟到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栽培竹子,种植竹园了。

在盛产竹子的四川地区,人们利用竹子的技术也最先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战国时期,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在四川修建都江堰,在建设这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时,李冰就利用了竹子茎干中空的特点,大量使用竹子来做水管。到了汉代,四川人已能用竹缆绳打出1600米的盐井。这种竹缆绳打井技术要到19世纪才传到欧洲。

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弹性和韧性极强,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是建筑房屋的好材料。在南方,竹楼是寻常百姓家的房舍。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至今仍有人住在竹楼里。宋代文学家王禹偁(chēng,同“称”)在湖北黄冈做官时,就曾建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建筑之外,中国人还善于使用竹子做各种器物,比如竹简、笙箫、藤椅、筷子、笔杆等。可以说,在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竹子的身影。所以,宋代大文豪苏轼才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子还有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清代名医曹庭栋编撰的《老老恒言》中也说:“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桅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

竹子开花后会结出像麦子一样的果实,是谓竹实。《本草纲目》中说:“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现代的科学研究证明,竹实的营养成分与水稻、麦、玉米相似,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之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是一种可开发的药膳资源。还有竹根,《本草纲目》中说:“淡竹根煮汁服,除烦热、解丹石发热渴。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脏热毒气。甘竹根,安胎,止产后烦热。”

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器物,往往就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比如,茶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于是便有唐代的陆羽写出了《茶经》。竹子也一样,早在晋代,一位叫戴凯的人就写出了《竹经》。这部《竹经》记载了几十种竹子的名称、产地以及竹子的各种用途。如果说《茶经》宣告了茶文化正式诞生的话,那么《竹经》也表明中国有了系统的竹文化。

中国的竹文化中还有一块内容也值得一说,那就是竹子的文化象征。竹子中空,挺直,坚韧,有节,四季常青,这些特点常常被中国文人赋予虚心、正直、积极向上的君子品格。有了这层文化内涵,竹子在中国古人的诗文和绘画中也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植物了,而是成了君子人格的一种象征。大家都知道,梅、兰、竹、菊在中国并称“四君子”,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四君子”也好,“岁寒三友”也罢,说到底,都是中国文人在植物界找到的君子人格的代言人。

竹子成为君子人格的象征,充分说明它受到中国人喜爱的程度。这种喜爱程度,我们可以在大量的诗文中得到印证。比如,唐代白居易说:“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宋代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代徐庭筠说:“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清代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充分表现了中国文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竹子所代表的君子人格的推崇。

中国人最早栽培了竹子;中国人全方位地利用了竹子;中国人写出了《竹经》;中国人以竹子比喻君子,一代代地歌咏竹子……所有的这一切,从实用到精神,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竹文化系统。正因如此,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贝尔纳(J.D.Bernal)才说:“中国是一个竹子文明的国度。”

新闻推荐

534名四川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平安归来等待相拥 英雄凯旋

534名四川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平安归来英雄归来,家属接机,因未隔离只好隔空拥抱。?3月20日15时许,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第二...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的“竹子文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