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彭州新闻 > 正文

考古重塑古代成都

来源:四川日报 2018-10-19 06:46   https://www.yybnet.net/

新津宝墩遗址出土陶罐。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织机模型。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

成都商业街船棺遗址出土的古蜀第一床。

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金面具。

金沙遗址祭祀坑发掘现场。

天府广场出土的秦汉石犀。

宽巷子出土的南北朝时期佛头。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

青白江双元村遗址出土文物——青铜双剑鞘。

刚刚过去的“十一”大假,10余万观众涌入成都博物馆,在秦汉石犀、汉代织机等精美文物前流连忘返,触摸感知历史的热度。

史料记载,成都,这座“秦并巴蜀”以前就已存在的古代都市,在汉代已“列备五都”,唐、五代至宋则拥有“扬一益二”的繁华……

随着近年来不断展开的考古发掘,成都靓丽的身姿风华再现——从迈向文明门槛、距今四千多年的新津宝墩古城到“王者归来”的金沙遗址,从老官山汉墓织机、医简到天府广场石犀的“出世”……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犹如拼图,描摹出古代成都瑰丽的色彩。

“今天,人们通过考古成果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先秦时期的古代蜀国并非传说中的‘不晓文字,未知礼乐’,先民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它所代表的文明体系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说。

考古,似乎“改变”了成都的过去,不断以可触摸、可感知的方式重塑历史上的天府之国,为今天成都文化名城建设寻觅着丰沛的精神给养。

□史苑(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揭开先秦成都平原的神秘面纱

上世纪30年代,白马寺出土的青铜器似乎是成都考古的最初记忆。此后,尽管有羊子山土台遗址、彭县竹瓦街窖藏等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学术界多数人仍认为成都平原古代文明的崛起是在“秦并巴蜀”以后。先秦时期的成都,究竟为哪番模样?《华阳国志·蜀志》里所说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是否存在?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是否真实?谜团一直待解。

考古发掘成果不断

伴随上世纪80年代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十二桥遗址的发现,成都平原古蜀国寻踪终于大踏步向前迈进——1986年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惊世发现和商代城址的确认,成为古蜀文明研究的标志性成果。1995年以来,在成都平原又先后发现以新津宝墩为代表的8处距今4500-3700年的城址,对于探索古蜀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大邑高山古城,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墓地,距今约有4500年左右。

新津宝墩古城面积达276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规模仅次于良渚的第二大城址,对成都平原早期文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成都平原少见的宝墩文化三期大型防洪台地聚落遗址的发现,将古蜀人治水年代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被学界认为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卵石护岸、埋桩护岸等技术的智慧源泉。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的发掘成为古蜀文明研究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果。代表“王者”身份的金面具、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的太阳神鸟金箔、来自于良渚文明的十节玉琮、色彩斑斓的各类玉器……构建了一个神奇、充满想象力、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古蜀文明序列建立

对于晚期蜀文明而言,继新都马家大墓之后,2000年在成都商业街发现大型船棺墓葬遗址,被认为是古蜀国开明王朝的家族墓地,而对蒲江飞虎村战国船棺墓地、青白江双元村春秋战国墓地的发掘,发现了刻有“成都”字样的铜矛以及各种精美青铜器。

王毅说,正是在四川几代考古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下,构建了成都平原从“宝墩——三星堆——金沙”到“新都马家战国墓、商业街船棺墓葬”的古蜀文化(文明)起源发展序列,并且清晰展现出古蜀文明与黄河、长江流域古文明的深刻内在联系。它的文化面貌独具特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长王巍先生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极为耀眼,是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

拂去历史尘埃 还原两千多年的繁华

对于秦汉以后的成都,历代诗词歌赋和文献有大量记载。史料之外,考古发现的美丽成都看得见、摸得着,景象更是壮阔多彩、蔚为大观。

见证汉代“列备五都”

在王毅看来,古蜀文明无疑是成都历史上的第一次崛起,而秦汉时期则是第二次崛起,其“列备五都”的城市地位将城市文明推向高峰,而考古发现的大量实物为历史作了见证。

成都,又名锦官城。左思《蜀都赋》描绘“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丝绸之路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被考证为蜀锦。但在蜀地,过去却从未发现任何丝绸文物予以印证,学界也对文献记载蜀锦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直到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4部木制锦织机模型和14个纺织工匠彩绘俑,这批迄今世界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填补了中国纺织科技史和世界纺织史的空白,它们证明了四川早在汉代就以丝绸等产品加入东西方交流。四川是丝绸之路货物的主要供给产地,成都织造的蜀锦也作为顶级丝绸产品跟随贸易交流。

更多的考古成果,见证着秦汉成都的繁华:2011年11月,东汉蜀郡太守李君、裴君的德政碑在东御街出土,这是四川发现的体量最大、文字最多、保存最好的汉代碑刻,对汉代成都的官制、文教、社会等方面有重要记述;在天府广场东北侧发现的重约8.5吨大型石犀应是李冰治水时所作的五枚镇水神犀之一,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先秦时期石刻;在成都出土的大量汉代陶俑,其怡然自得的神情,将一个富庶快乐的城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展开“扬一益二”华美篇章

隋唐以来,成都开启了“扬一益二”“天下藩镇之冠”的华美篇章,在全国大格局中地位日渐凸显,杜甫也曾提笔赞颂“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同样是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将1000多年前的成都城市丽影徐徐展开:城池宏伟,百工竞技,罗锦绮丽,骚人墨客云集于此,管弦歌舞充于栋,寺院禅林布于林,水陆交通遍于城。

2008年发现的成都锦江区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这里的唐宋时期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等重要遗迹,填补了成都城市考古空白。遗址内各种遗迹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房址面街开门,与排水道、街道相配套。4条铺砖道路,纵横交错长达数十米,这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成都东华门遗址,不仅发现了此前存在于文人骚客诗词中的隋唐“中央公园”摩诃池,发现了唐宋园林建筑基址,还发现了明代蜀王府后花园水道等各种遗存,成为成都市中心两千多年发展史上城址未变、中心未移的见证。

在成都实业街和下同仁路,考古出土的南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种类多样,制作精美,内涵丰富,填补了前期佛教研究的空白,为研究四川乃至全国的佛教、历史、科技、艺术、文化交流与交通等提供了完整的考古学资料……

“成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城址不变、城名不变,这在世界城市史上都很难得。更难得的是,我们通过考古发掘出不同时期的城市遗迹,证实了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王毅说,“通过考古,已证实历史上的成都有三次大的崛起。而每一次崛起与兴盛,都是一种开放的成果,视野广阔,文化独特,魅力十足,创造能力令人叹服。今天,成都正在创建世界文化名城,沿着历史足迹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从宝墩开始的探寻

成都平原考古迎黄金时代

今年11月初,探索古蜀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新津宝墩遗址新一轮考古调查与勘探即将启动。过去20年,学界对宝墩古城的认识经历了城址面积从25万平方米到276万平方米的变化。宽大的城墙、多座超过200平方米的成组大型房址,让考古人员推测宝墩文化时代或许已经出现了“王者”。未来,以宝墩遗址为首、对古蜀文明的更多探索,将一一展开。

寻找古蜀五祖

近50年来的考古工作,不断证明先秦时期古蜀文明经历了漫长的起源和发展。从蚕丛到开明蜀国五代,每代“各数百年”,但目前仅有三星堆、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与之相关,要找到更多有对应关系的重要遗存,这是新一代考古人面临的课题。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发现提醒考古人:要高度重视文献、方志、古地名所传递的信息。1996年史前城址“一点突破,成群发现”,正是受益于此。新都、彭州的“七星墩”、白虎夷王墓、鱼凫王墓以及彭州多次铜器窖藏都是重要线索。未来,包括航空考古和新的探测技术的加入,也有助于提供更多信息,帮助古蜀考古取得新的收获。

对古蜀文明的探索任重道远,在宝墩遗址就有诸多谜团待解:规模巨大的宝墩与成都平原其他史前城址有什么联系?与“王者”身份“配套”的祭祀场所、高规格墓地又在哪里?有关专家认为,金沙遗址出土有良渚十节玉琮,最有可能是,宝墩时期这件“宝贝”巳到达成都。因此,宝墩古城出现与“王者”有关的玉器或有可能。

宝墩与三星堆的关系,也将是考古要解答的问题。随着三星堆考古深入开展,对于我们寻找古蜀国故都——“或治瞿上”“汶山下,邑曰郫”将有重要意义。

对三星堆遗址本身的考古也值得期待。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一“醒”惊天下,但三星堆常年的祭祀地点在哪里?能否在三星堆找到更多祭祀遗存,也成为考古人员的期待。

城市考古将有新突破

汉代成都考古也有望继续取得突破。方向就在天回镇以及天府新区、新津邓双镇的汉墓群。几年前,考古人员发现了珍贵医简和织机模型,未来是否能够继续找到一批书简甚至鲜艳的丝绸?这需要文保专家的全力介入和支持。

谈及城市考古时,王毅兴奋地表示,成都城区新的考古成果已勾勒出2500年城市发展的脉络:在今人民公园至商业街一带,不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应是开明蜀国王朝所在;石犀和汉碑等的发现,表明秦汉成都向东扩展到盐市口一带;在东华门附近发现多处隋唐至宋建筑遗迹,是始于隋而废于明的城市中央公园——摩诃池遗痕。在鼓楼街、春熙路、东门大桥、西郊河发现的唐宋时期城墙和水渠遗迹,这是“扬一益二”盛世成都的重要留迹。基于对城市布局演变的新认知,成都城市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预期。

新闻推荐

彭州延秀小学开展 “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

10月9日,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争做时代接班人”为主题的彭州市延秀小学少先队寻访、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在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考古重塑古代成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