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彭州 > 正文

文翁化蜀成为千古偶像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9-21 04:35   https://www.yybnet.net/

彭邦本教授。

班固《循吏传》。

□彭邦本

根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官办学校。《左传》则明确记载春秋时代郑国有面向国人的“乡校”,是郑国官办的学校。《左传》的记载是可信的,这应该是周代的制度。但周代实行国、野分治制度,国人居住在国中亦即城内,野人居住在野外。国中的学校只收国人,野人是没有资格入读的。

随着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国、野界限消失,“国”“野”之人均逐渐演变成为身份相同的编户齐民。与此同时,周代“学在官府”的传统也被打破,孔子等先贤开始在民间办学,孔子并且在招生环节率先实行“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求学者无论贵贱,倘“自行束脩以上”,即可入学。孔子此举,本已属创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文翁兴学则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之道,《汉书·地理志》因而表彰云:

繇(由)文翁昌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亡(无)类。”

这是盛赞文翁弘扬了孔子首创的“有教无类”的开门办学原则。

首次在官学实行“有教无类”原则

前引《汉书·循吏传》已经明确记载文翁“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亦即专门免除了郡学生员的徭役。按汉代实行二十等爵制,凡普通人都要按期服徭役,这是古代国家强制性地加于社会一般成员身上的沉重负担。文翁的上述专门规定清楚地揭示,文翁所“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其中必有相当部分是普通平民子弟,这条专门规定无疑是对入学人员的极大优惠。因此,之所以说文翁继孔子之后的兴学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乃是因为孔子的招生原则固然已经是伟大创举,但他毕竟还停留在个体创办的私学层面,而文翁则是首次在官办学校中实行“有教无类”原则,其作用、意义已更上层楼。况且文翁兴学经汉武帝推广于全国以后,成为了普天下官学的制度,甚至影响所至,社会的受惠面亦即受众亦就更为广大。

更有甚者,此举亦影响到汉武帝创办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的制度。《汉书·武帝本纪》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夏六月,武帝下诏曰:

“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材焉。”

“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句下注释曰:“為博士置弟子,既得崇化於鄉黨,又以獎厲賢材之人。”根据武帝的上述诏令,“丞相(公孙)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具体即在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的基础上,又为其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太学由此开端。揆诸西汉历史,太学创办甚至郡国之学的推广都与董仲舒的建议分不开。董仲舒在应武帝诏上贤良策云:

“(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这里不仅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设太学的建议,而且建议“設庠序以化於邑”,则显然是基于文翁办学的先行范例而立论,因而已经包含了在郡国办学之意。董仲舒又云:

“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

所谓“養天下之士”,显然也与文翁为郡学生员免除徭役的优渥政策同出一辙,而待遇则更高。

需要指出的是,先秦古蜀文明曾有辉煌灿烂的成就,但因秦灭巴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断裂,故《汉书》称西汉前期“蜀地辟陋有蛮夷风”,相传由扬雄撰写的蜀地本土文献《蜀王本纪》亦谓之“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文翁举贤兴教,移风易俗,改变了蜀地落后风气,史称“大化”,“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影响广及于巴汉二郡(“巴、汉亦化之”),从此奠定了“巴蜀好文雅”、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史称“文翁之化也”,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蜀学”的重要源头。

文翁治水使湔江流域变农田

文翁化蜀的另一重要政绩,是大力发展蜀地经济。其突出措施之一,就是继李冰之后大兴水利,弘扬发展了大禹、李冰以来蜀地优秀水文化传统,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

孝文帝(按:应为景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文翁治水,是在全面治理蜀地水利、继承都江堰水利体系的生态工程模式的基础上,又有弘扬创新发展。具体说来就是将蜀中水利工程体系拓展到了湔江(沱江)流域,使得这一大片土地变成了良田。其渠首工程的关键部位在今彭州市关口,关口以下则是全程无坝引水的树谱状水利渠系,使得湔江流域等地方大片土地变成了高产农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无坝引水渠系把水进一步引向缺水少水之地,这就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改良、优化了生态,促进了天府之国的形成。而此种历两千多年仍然生生不息的生态工程模式,和渗透于整个水利工程体系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深邃哲理,则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杰出的范例。

由上可知,文翁化蜀,可谓涉及意识形态调整、移风易俗和国计民生发展方方面面,带有整个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深刻转型的性质。不仅变化大,而且为时长,这从《文翁传》的记载即可看出。如史载文翁派遣张宽等人赴京进修学习长达“数岁”,学成回来后,“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接下来又办学校,并且一贯从学生中选拔重用人才,“县邑吏民见而荣之,”以致又过了“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蜀地)由是大化。”这些记载表明,文翁任蜀守的时间似乎颇长,而且最后“文翁终于蜀”,即逝世于蜀地,这同样反映了文翁对蜀地的长足治理和影响。

西汉末年祭祀文翁已成风俗

文翁化蜀不仅引领时代和国家社会,而且造福人民社稷,政绩卓著,鞠躬尽瘁,将其后半生奉献于蜀中,因而《循吏传》载其深受社会上下拥戴,“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同传《汉书·循吏传》之末又记载:汉平帝“元始四(公元4)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可知至迟在西汉末年,祭拜文翁已经被正式纳入国家政府的祀典,成为每年官民祭祀的偶像,而且在东汉前期成书的《汉书》中名列汉代循吏第一人,史称“良吏”,名垂千古。

时至今日,“文翁化蜀”的深远影响仍然绵绵不绝。在其故乡安徽省舒城县,仍然保留着他的纪念地。而在其奉献后半生的四川,他也一直受到人们的深切怀念。在他首创的公办学府原址,名校石室中学仍然盛名远扬;而在彭州市关口,当年文翁治水之地,依然矗立着世代受惠感恩民众为之建立的文翁祠;此外,单是在成都市地域,就有为纪念文翁而命名的文翁学校,以及彭州思文场、成都文家场等地名。

文翁“仁爱好教化”,勤政爱民,而且勇于、善于创新,是历史上最早创立官办学校的第一位地方政府官员,不仅受到汉武帝高度褒扬,而且因其开创性的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最近,文翁顺利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而且荣列榜首,可谓实至名归,表达了新时代巴蜀人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的愿景。

新闻推荐

烟云深处我归来

杨明强(锦江区)伴随着声声蛙鸣,阵阵布谷,鸟语花香中,一觉醒来,天刚拂晓。按惯例,晨起外出快走、赏景、拍片,已成为我周末亲近山水...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翁化蜀成为千古偶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