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乐陵新闻 > 正文

齐鲁三叠夹谷村行记

来源:临沂日报 2017-10-20 10:35   https://www.yybnet.net/

望见那些散落在大地上的村庄,仿佛生来就落在那里。只有游荡的眼睛是过客。人烟是弥漫开来的自然的生气,新鲜、稀薄,与树木、山野、风尘一样真实。落下来的视线以各自的方式摩挲着,如果瞬间出现一条通道,没有谁会拒绝探入。

每一座村庄都拥有一部村庄史。大地上的事属于自然和栖居的人。事实是历史的根据,一笔一划地刻写,当无法计数的今天成为过去,谁会指明真相就发生在曾经的眼前。历史的印象缓慢地沉淀,变成了形形色色的字迹和山上的石块。时间还没有来得及让那些山发生变化,还没有完全更替它们的名字。保留下来的地名像散落在大地上的暗语,不停歇地生长,并决计在不确定的某个时间揭秘。易名的村落,则仿佛褪去了的胎记,让分隔多年的亲人不敢相认。

莱芜市莱城区有一个镇叫牛泉镇,牛泉镇有一条河叫牛泉河。在这里,除了云台山、笔架山、峰崖山、燕子山、团山,还有凤凰峪、九龙峪、夹谷峪。高低起伏的地势孕育在字里行间。历史的断章遗落,翻阅的是陶片,沉寂的土地,或流传已久的事件。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叩问那些生根的名字。绿矾崖着实好听,她属于一座村庄。从前,这里叫夹谷村,因了夹谷峪的缘故。由地名引发的事件是久远的,只是鲜少有人保留着对过往事实的追寻。

五月滑入谷底。光线陷落,周围的山一下子被推远了。满满的绿就有些生疏。让人觉得亲近的是卧着的村子,位置真是好,安然、静谧。夹谷村名副其实。村中央的空地嚯地出现了,更多的光往那儿倾倒。那地方太敞亮。矗立起来的牌楼跃入眼前,镌刻着“齐鲁夹谷会盟遗址”字样。对于偏僻的地方出现的这块纪念碑,很让人肃然起敬。一个瘦高的男人站在这个开阔的地带,牌楼下的他俨然成了中心。

瘦高的男人习惯性地一手叉腰,另一只手不时挥动手势。让人确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是方言。莱芜方言的走向是被吞进去的,恰如被山包裹住了。男人讲得很投入,用地道的方言把听众引入深谷。谁都认定了这个专门请来的专家,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对于齐鲁之争,所知甚翔。

此刻,他在夹谷会盟之地设讲堂,曾经的云烟历历在目。便是在此开阔之地,孔子以礼挫武力,助鲁国于不败之地。站在齐鲁边界,身后是蜿蜒的鲁长城。一旁的地图上有城墙、城堡、防卫哨所。鲁国弱,修长城自然是为了防御。一次次被听众发问后,更让言说者平添了兴致。他像一枚指针,指点着周围的山。那一刻,这些山不再寻常,而是被咂摸出了异样的神采。它们都有着由来已久的命名。他骄傲地说出所在村庄的名字,这里原来就叫夹谷村啊。那块古碑立在田间,后来被人因妨碍耕种砸毁。显然,他的言论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信服。不断地有人要求与他合影,与身后叠嶂的历史合影,与曾经的自己合影,跟那一刻的时间握手言和。末了,瘦高的男人蹲下身,应邀留言,写下“春秋齐鲁夹谷会盟处就在今天的莱芜市莱城区”,署名“邢业友”。

邢业友不是史学家。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被来访者簇拥着的他告诉对方,语文、数学自己都教过,现在退休了。热爱真的是值得铭记的最好的教育。作为民间的研究者,邢业友对自己的居住地饱含深情,既而投入巨大的热忱。他的追溯是有依据的,就是村后那些缄默的山。历史除了可以被翻动的史册书写,也以不可预料的方式延续。生命力是由于根深蒂固,也因为那些可触的支根末节。遗迹变成生命的痕迹,在一个人口中娓娓道来。这一天,这个民间研究者继续燃起了自己的兴致,也影响着一群人。

鲁长城遗址成为一张张图片,被石头一块块垒就,已经残缺。千年之后,人事散去,那些静默的石头可否还保留记忆。现实在没有得到印证之前,变得疑窦重重。这个五月与千年前的那个季节重合吗?那时有没有这样的村落,那时的村落住着怎样的人家。人们总是容易步入误区,当历史只能从文字里获得口风的时候。荒草一年年地长,每年都是绿的。多年以后,历史被缝合,生活的质地是否一如从前。

外来者的目光始终是肤浅的。夹谷村的村口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旁边有一棵槐树,槐树底下坐着一个老头。村口曾经立着的刻有“夹谷村”的古碑应该就在这个位置。槐树底下的老头坐着,像一块石头。如今,留下来的都是石头。山是生在眼下的,地势明摆着。村子是石头的,房子是石头的,路是石头的。由高而低的路面平坦,石头之间的缝隙被涂抹得平整。站在路口,等待那个挑着扁担的人出现,等的时间似乎远远超过了路程。脚下的路被来人走得越来越长。始终没看清低头走路的人。

村子老了。一路上遇见的都是年长者。村口墙根处坐着的四个老妇,把各自的家常移至新的现场,然后就可以把上午当成下午,把一天当作每一天。看见涌进村子的一干人马,一点儿也不掩饰好奇。她们交头接耳,目送着最后一个人影在眼前消失。伸入巷道的路旁有台阶。坐在那儿的一位老妇人满脸笑容,身后层层摞起来的石墙自如地呼吸。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扶着石墙留影的年轻女人。巷口台阶,一位老者挺直腰杆,端坐于马扎。很快,村口的某个老妇疾步走来。给他照张相吧,他是邢老师的父亲,今年九十二岁了,不像吧。坐下来的老人看上去真的一点儿也不像这般年纪。在他心里,或许变老就是一下子的事。听见别人这么说,不由得接茬。自己都这么老了,怎么还不死呢。死了之后就可以埋在后面的山上了,和先人一起成为过去。盯着远处的老人,一定看见了那么多人水流一样涌进自家的门。

邢业友家的小院再也塞不进一缕儿风。人们饶有兴致地想看看他从山上寻来的残碑。果真只有四个字,“存、正、王、文。”此时,石刻的字与现在的人相视。因为巨大的残缺,真伪之谜成了横亘的最大的沟。石头不说话,沉睡着的历史等待被唤醒。眼下,世界依旧安静地生长。对于一座村庄来说,更替了的名字还可以找回。为久远的事件留下来的名字,成为一束灼热的视线。人们站在旧日的村庄怀古,各自心生慨叹。夹谷村除了有石头房子,也有崭新的房舍。村口北边那间红色的铁皮屋,卖着日用百货。登上路南的台阶,起先以为是邮局。试探着推门进去,原来那牌匾只是被节俭的人家借用。迎面听闻热忱的招呼,是地道的莱芜乡音。

在黑虎泉

回想在昆明待的那两天,自己最常做的就是抬头看天。昆明的云是迄今遇见的最好看的云。到了济南,忍不住是要低头的。丙申年末,我从春城返回,途经泉城被友人挽留,自然要去看泉。泉生济南,总是有理由的。这么一副天生的模样,是去深究南边不依不挠的山,还是北部坦荡的平原。顺势而下的水源自岩缝喷薄而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泉。

这一次去看的是黑虎泉。驱车往解放阁,行至护城河南岸便是。没了围墙的黑虎泉,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拾级而下,人就汇入了泉的包围。泉是水,却已摆脱了后者的迹象。经历了地下的奔波,积聚愈来愈强劲的力量,突围。待重见天日,心潮起伏,铿然击石。释放激流、水花,或者吐露一枚轻盈的珍珠。瞬间,泉立起来了,活灵活现。连那个造出来的字也是活的,保持着水从山崖泉穴里流出来的样子。

冬天,见着一池漾起来的泉水,人是要忍不住偎过去的。好像河畔燃起了一堆火,眼睛瞬间亮起来,闪烁着啵啵作响的小火苗。那一池水清澈见底。平生没见着这样的水源,自然要驻足,俯身,探视这汪泉。明镜的水面,散发着清凉的气息,便顾自出了神。泉水,自上而下,保留着流动的姿态。由着这迹象在方向的引领下汇入了某种节奏感。是在一笔一划地书写水纹,还是带动暗含着的韵律。水草摇曳,到底有多绿就不说了。那颜色确实调配得深浅适宜。最动人的还是曼妙的起舞,无声地踩着水,整齐划一地把一缕缕视线牵引。移步,低头望去。水下有金鱼活跃,把白生生的泉当成了画布涂抹。这样的泉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

黑虎泉是有名气的。黑虎泉之名,始见于金代的《名泉碑》。《历乘》记载:黑虎泉自“崖下水出,汇为一池,汩汩有声,流入城壕,其清可鉴眉须”。这样的讲述中,可见其所处的位置,而特征并不分明。“其清可鉴眉须”当不仅指黑虎泉的至清。明代晏壁其人生平已不可考,所作《济南七十二泉》则让其在济南留名。诗人如此描述黑虎泉:“石皤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黑虎泉的由来,无论以“水激柱石,声如虎啸”而得名,抑或巨石盘曲伏卧,如猛虎深藏。那虎虎生威的气势伴以与生俱来的威名已然确立,居“黑虎泉泉群”之首。

泉群,多像一个家族。以泉的名义,聚集一处,或毗邻而居。它们有着共同的基因,相同的样貌。这种归属感让拥有各自的命名之后,被冠以泉的名姓。区别呢?有声有色讲的便是泉了。黑虎泉的泉水涌量仅次于盛名的趵突泉。由石雕兽头口中喷出的瀑布,倾泻入池。其状澎湃万千,明人刘敕历数“飘者若雪,断者若雾,缀者若流,挂者若帘”,领衔诸泉之上。细细推敲,泉之命名皆因声或形所得。有水泡汩汩作响,声如琵琶者;有跃出绽放,似盛放的莲花;有的灼灼闪亮,状如玛瑙,吐出一粒粒心语,恰似珍珠。将泉比之仙女是入了仙境的,也有的降落凡尘,泉水生出的豆芽入口,应该别有滋味。白石泉是朴素的。立于河流之上的石是安静的白。洗濯了,还是天生?诗意只需要明白的字眼。这些好像被安排好了的白石,如同房舍,守护着涌出来的清泉。又好似泉水丰沛,生长出这些洁白的云一样的石头。

泉边注定是柳。甲骨文刻下的柳,留了下来,依泉而生,从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柳色是分层次的。从若有若无,漫至轻烟一样的鹅黄,一次次迷惑着眼睛。恍然回顾,分明已是满城春色。很多时候,人们只需依着时间的指针,听任自然界不同声部的叙述者发声。最美的是柳的身姿,袅袅腾腾,纷纷扬扬的,一定要于泉边留影。冬天,柳树睡着了,泉醒着,以生命的涌动轻声呼唤。树影依然落入泉中,是蜷曲的倒影。一层层被风吹皱了的涟漪,把柳树的倒影轻揉。

泉边的人与柳站到了一处,自然而然地要偎着泉。身边明明是睡着了的柳,看着看着,竟有了一层萌萌的绿意。无论是陷于光影之下,还是倚靠着一旁的石栏,都是为了看泉。在泉边,亭台少不了。人只需坐下,登时成了亭中的景。这个中国的建筑已不仅仅是驻留的所在,而早已融进了景物,浑然天成。亭的出现是为了将人带入自然,落座观景。亭如停。坐于亭中,可以低头看泉。泉在眼底,在心底。安顿下来的空间,澄澈而宁静。从此处眺望,可以望见游人、拱桥,还有柳树上飘荡着的红灯笼。

在桥上观泉。也是据了高处,却没有傲视的意思。桥是石桥,横跨两岸,有了牵绊。也可以把桥当成漫过来的路,浮于水面,似乎能漂起来。人就成了拱桥上的一枚风景。立于桥上,瞻前顾后,整条河都是泉。自己好像成了漾起来的水花。可以潜入水底了,做一株水草吧。护城河里停泊着画舫。倘若开船的人来了,那船便与柳树上挂着的红灯笼一起,把黑虎泉的春节提早唤起。至于灯笼上挑着的是哪家酒厂。那些酒当也是泉的底儿。于是,灯笼继续红得耀眼,还没掬一口酒香,已经有了醉意。

最好还是走动起来。越过桥,沿护城河两岸漫步,脚下的青石也长出了记忆。路上再现老济南的生活版图,那些被石头镌刻的景象是真实的。当生活的碎影真的成了一个个片段,热气腾腾的,不偎上前打招呼是行不通的。从窗口伸出的水罐,拎上去真需要一把力气。汲水的女人只用一个动作就唤醒了老城记忆。如今,拉驴车吆喝卖水的人不见了,任何时候都有人拎着各式各样的桶,去泉边打水。冬天,太阳离人远。影子离得近,就落在台阶上,晃动着,也是想汲一口泉吗?春节迫近,风也赶得紧,吹不动棉衣,便把南方来人的裙摆一次次袭击。欣欣然坐下来留影,事后才发现自己的衣裳被镶了一道彩虹,这就是青睐有加吗?看见旧时的人在黑虎泉边的留影,一样的泉,是不一样的人。心里不由得感慨泉边影影绰绰的人。那张发黄的照片,冲洗着岁月,也注明了泉水流过的日子。

山亭行

九月把通往大地深处的路铺得如原野般旷远,吸引追随者朝着那唯一的方向投奔。视线远不及若隐若现的引领,视野在飞驰中觅得天高云淡的开阔,以及比开阔更遥远的无边无际。生命以植物的姿态匍匐或站立,葱茏是一重又一重的绿纱帐。目光在相遇的瞬间已经预示着亲近。陷入的最初是荡漾,在地势微妙的起伏中,寻访者陷入山亭蓄谋已久的包围。

方圆百里的山都长在

了这里。大的,小的,近

处的,远处的,状如波浪

般的山头连绵不绝。如何

能够停下?次第涌现的山

是原野的主人。它们聚集

着、偎依着,只要有谁发

出呼喊就能获得回应。一

呼百应。这个九月,出行

者乔装成一株潜行的草,

与大地亲近。与山川、河

流、树木,以及隐现的村

落相遇。大地舒展,蓬勃

的原野。自然以自然的举

止,呈现存在的方式和力

量。这些挺立在大地上的

坚实的坐标,划分界限与

彼此。命名是人们尝试融

入其间的最好的归属。每

一个地名都是依山傍水,每一座村庄都能闻得见山的回音、河流的低吟。连云朵都有着自己的名字,更何况依着沟坎的那些清香的花椒树。

历史栖息在每一寸古老的土地。时间穿梭,不辨影迹。那些看不见的光阴,带走了与之相关的风云。带不走的地域用方言的语音语调圈定最适宜的范围,随时随地丈量。由着一辈辈居住其间的人称为故土,生生不息。“山亭”见明万历《滕县志》:“山亭,在高山前。菸菟城后,飞云台上,传说为菸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为此,亭废台尚存。”又有“三停”之说。先民由坞土山至南大洼,再迁结义庙,谓之“三停”,山亭村即由来于此。孰料方言呼出的气息与正史的纸页摩擦,发出别样的声响。可以确定的是,高山,而今称翼云山,易名后愈见高耸。

沉寂与声名,灰飞烟灭与勃勃生机,其间发酵的是时间的重量和温度。探寻文明遗留的线索,历史的天空藏匿于大地沉默的夹层。日常生活附身不言不语的器皿,原本只是在敲击的时候回应,隔了数千年,刹那间的惊呼已然穿越时空的阻隔。俭父瓶、冏纹缶和邾君庆壶内,乾坤翻转,酒香犹在。鸟盖兽流窃曲纹盉,名称造型可谓奇特,却也是一心为此。虎妞方奁是否还能记着梳妆的人?待兒(郳)庆鬲底的火燃起,必能听闻不远处的郳公钟,那庄重、宏大的音响。青铜时代如此真实。沿着遗落的可辨的纹路,青铜器浮现斑驳的光。凝聚着的生命闪烁,深刻地映现重重影像。

小邾国故城土夯的城墙还在。西集镇梁王城早已从不凡的命名中透露密钥,这里正是小邾国故城遗址。一块立在田埂间的石碑纪念着故国文明,也标志着这方土地承载着怎样的起始与过往。历史是代代相传的记忆。所有的颜氏与倪氏的后人会铭记姓氏的根源,追溯祖先的血脉。而迁徙至江夏的邾国遗民,他们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姓氏中的“邑”字。从此,这些远离故土的人将朱姓作为本族新的血缘标志。“子子孙孙永用”的愿望在镌刻时已深深种植,那些湮灭了的岁月依旧在从前的土地上定居。

沧浪渊因击节而起的孺子歌流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千年已逝,沧浪之水没有停息。峄县志的山川里住着沧浪渊和沧浪之水。翻阅清光绪年间版《峄县志山川》卷五,立刻见得王山——— “山之阳为明朝鲁藩乐陵安邱二王墓,墓前为红门村……沧浪之水自西来绕其前,而南流……”。氶水作为境内最大水系,源头众多,正北一支即是来自沧浪渊。再往前追溯,步入元知州梁宜作《沧浪渊感应祠记》,所述沧浪渊,“巨坎连轲,深波澄洁,临瞰使人发竖肌栗”。旧为神龙祠,旱祷辄应。而今,“霖泽庙”依然立足沧浪渊旁,其名系宋宣和间所赐。相信传说吧,从来就没有无影无踪的。相信民间代代相传的记忆,依然由着沧浪渊汩汩流出。后人站立于此,望着深邃的山谷、湍急的水流,心里早已荡起沧浪之歌。

陶是土。可以制陶的是特殊的粘土。注定不是什么样的土都可以成为陶,这就让作为器物的陶,有了一种先天的不同。山亭区西集镇有个伏里村,伏里村生产伏里土陶。单单名字就让人过目难忘。伏里,相传伏羲的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让人心生怀想。六千年的土陶生产史出自大汶口文化遗址的挖掘,历经汉、唐、明、清诸朝演变,伏里土陶以其荒诞不经、反其实的艺术造型和花纹饰缀闻名。而在乡人口中,伏里土陶被称为“耍货”。民间是一个广大的语汇,有着茁壮的生命力。如果不是甘志友,没人会把“耍货”当成“绝活”。窑拆了,模具砸了,土陶绝迹了。可甘志友一心要让土陶“活”。根脉是牢固的,坚不可摧。甘志友期待它能神奇地复苏。枣树底下有一口废了的地瓜窑,那里埋着祖传的十六副模具。老工匠甘志恩吐出最后一口气,他把根脉传了下去。

村南有两座小山,龟山和蛇山。制陶的土取自山下的黑风口。粘土曝晒,泡浆过滤,脚踩,手揉。这些一气呵成的连贯的动作,是伏里土陶古老的制作。“绝活”是手艺活,自然全凭手上功夫。做模、手捏、控制窑内温度,最后印胚成型。手工艺人实现了自然与人的通力合作。水土交融,浴火重生的陶器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性。甘志友愿意守在窑边,感受旁人难以企及的满足。三十九个品种、六百余件陶器。那是一九八二年的甘志友,他一心把“耍货”送到北京,送出国门。土陶的生命是创造。独具特色的伏里土陶,简朴,超凡脱俗。似是而非的“大站狮”,精灵般的蟾蜍,越过一道道历史的栅栏,焕发生机。

乡村是大地的种子,落地生根。毗邻或遥遥相望,让人烟成为落在地上的云。生长着的乡村恪守自身的秩序,在每一桩事物烙下痕迹。乡村的礼仪是郑重其事的。那顶落在门前的大红的花轿,还在伴着仰天吹响的唢呐。就地取材的石碾一圈圈地转动,以自身的重量与时间对峙。红山峪村与山偎依,肌肤相亲。一本村落民俗志的存在,让田传江和他的红山峪为世人关注。这个身处其间的乡贤,倾注了个人对出生地最深沉的情感。由他记录的这一部乡村史,以健全、翔实的面貌接近事物的真实。这些风俗早已融入了乡村生活,朝夕相处,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参与和塑造。传承就是一辈辈地延续,变得如山一般经久。一座村庄成为民间文化的聚集地,多像过年装点门楣的彩纸,姿态万千,把最热烈的色彩积攒,喜庆盈门。一些应声而出的俚语,闻之心头大振,“两山一碰头,不出将相出王侯。”这一番指点江山的豪迈,所向披靡。民间文化将自己的全部表情赋予了所辖的风物和人情。

洪门村的名字响亮。连呼出的声息都有着别样的味道。站在村口喊一声,最先听到的不是村里最机灵的狗,守在村口的葡萄已列队将宾客迎候。进入洪门村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脚下有路,头顶上空也架设四通八达的路。空中走廊让洪门村与别处有了最大的不同。它们伸展进了每一处藤叶覆盖的院落。静谧的院子里出现一块块青石,沿着铺就的石板,葡萄的清甜的香气飘进了家里的角角落落。盯着一根根虬曲的藤,不明白那些力量究竟来自地下,还是努力向上的梢头。让人确信沿着两个方向都能找着目标。洪门村是一座葡萄园。采摘时节是盛大的。枝繁叶茂,葡萄甘甜丰美,晶莹欲滴。每一粒葡萄都长得如此肖像,定居洪门村是葡萄家族已经实现的心愿。北庄镇洪门村的生活早已酿成了葡萄的滋味。

枣园的风一遍遍吹过。在枣园行走会乘着风,枣园的风一律乘车而来。穿行在枣园,周围重重叠叠。风是成群结队的。一个人在枣园会迷路,深陷其间,仿佛也成了一株会行走的枣树。万亩红枣园是长红枣的家,果实缀满枝头,沉甸甸的。那株百年的枣树早已成了精。听说围着它转,好运气就来了。闻讯而来的人顿时脚下生风,笑声被风卷走。田野在这里拉开了绿色的帷幕,气象一片片、一粒粒地凝聚。当清凉的风一遍遍从四下里涌来,是徜徉其间,还是追随那只突然现身的白鹭越过海一样的枣园。

去汉诺庄园吗?翼云山下,那处群山环抱的山前的冲积坡地,是世界上适宜种植葡萄的最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最南端的酒庄。庄园的存在已经有了最具想象力的注解。所以,当一个地方与内心景象无限接近,每个来访者都深信,这里的葡萄园可以酿造世间至醇的美酒。汉诺庄园有民歌一样的山坡,有转动的风车,还有寂静的山楂树。当山楂树低头化作一支歌,地上的豆荚爆裂,一股脑将所有的秘密袒露。

新闻推荐

乐陵乡村小学“周末大讲堂”开讲

乐陵讯(庞建磊)近日,乐陵乡村小学首期“周末大讲堂”在朱集镇中心小学开讲,校长杨正山担任主讲人。杨正山从学校一年来的变化、教师、课堂和学生行为等4个方面谈起,讲了养成教育标准化、多维度大课堂...

乐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陵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齐鲁三叠夹谷村行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