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夏津新闻 > 正文

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居世界首位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18-04-26 14:58   https://www.yybnet.net/

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世界重要文化遗产授牌的各国代表合影。

在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让这个高寒贫瘠地区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凝结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的劳动智慧;在山东德州夏津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群造福一方,树起了生命屏障,创造经济效益……

4月19日,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对8个国家的14项新认定遗产予以授牌,我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等4项新遗产名列其中。目前,中国所获授牌遗产总数已达15项,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的倡议,目的在于推动保护农民仍在使用且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系统。2016年这项工作被列入了《G20农业部长会议公报》,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与一般自然或文化遗产不同,农业文化遗产聚焦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人类巧妙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各种粮食生产实践。自2005年在6个国家选出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起,粮农组织13年来共认定遗产50项,分布于20个国家。实践证明,遗产的认定为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贫困问题缓解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前不久我刚走访过中国的新化和龙胜,两处的梯田系统蔚为壮观,农宅建筑让人惊叹。当地老百姓不仅对美丽的梯田生态进行严格的保护,而且因地制宜发展起一定规模的旅游业从中获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主席毛罗·安戈莱蒂谈道。

“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有助于将农业生态与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农村社会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论坛现场,记者见到了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叶明儿教授,他全程参与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申报工作,现今获得授牌,远道而来的叶教授甚感欣慰,“农业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在国外,农业文化遗产同样利泽当地百姓。伊朗人2500多年前就发明的坎儿井灌溉系统,让寸草不生的沙漠长出了石榴、开心果等丰富的高价值作物;阿尔及利亚的绿洲农业系统,以椰枣种植为主的农林复合系统,为当地农民在恶劣的荒漠环境中开辟出栖息之地和生计保障;韩国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石板形成的涵洞成为梯田灌溉和排水的重要屏障;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业系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

除了经济效益,遗产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及农耕文化等也因为申遗成功得到保护,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再现活力。“全球农业面临的很多问题都能在这些遗产中找到对策,农业文化遗产也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一大引擎。”长年负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实施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表示。

中国稻田养鱼技术在多国推广

1909年,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土壤学专家富兰克林,曾跨越重洋考察中国古老的农耕体系并著有《四千年农夫》一书,书中指出,间作套种等高效利用土地的原生态农耕方式让东亚三国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足以支撑密集的人口发展。这本书在20世纪50年代成了美国有机农业的宝典。

一直以来,中国的农业文化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智慧,对全球农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本世纪初,尼日利亚通过南南合作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引进。在中国专家的协助下,尼日利亚稻米和罗非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如此一来不仅减少了农村贫困,也让当地群众获得了高质量的食品供给。而后这一成功经验还被推广到塞拉利昂和马里,如今稻田养鱼已经推广到东南亚、南亚、欧洲、美洲以及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乡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加上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影响,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在不断萎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表示,“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最主要的保护者,只有让他们从中受益,才能让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持续。我们要找到保护、发展、传承和农民收益的平衡点,并以经济科学的方式把遗产地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以来,中国便成为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成功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2012年,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现已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91项;2014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署了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自2016年以来,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榜样,中国政府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对全球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巨大,探索出的经验,与世界共享的遗产精华让很多国家从中受益。”毛罗·安戈莱蒂积极评价中国的工作。

“从2014年开始,中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别培训班,如今已经有五六十个国家上百人接受了培训,本次授牌的遗产地中的大多数接受过我们的培训。此外,中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经验也正在通过‘一带一路\’等各种渠道辐射到更多国家和地区。”闵庆文介绍。

中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6%的水资源,生产出世界1/5的粮食,供养13亿多人口。“这一人类农业史的奇迹,不仅与我国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政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有关,也与我国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叶琦

新闻推荐

十九大时光 | 听了报告, 合作社搞旅游的信心更足了

10月18日早上6:30,天空中飘着细雨,夏津县田庄乡永莲蜜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早早来到合作社的百亩花田。为了收看十九大开幕会,他们比往常早来了半小时。上午8:50,大家搬着小板凳来到电视机前...

夏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夏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居世界首位)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