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营 今日垦利 今日利津 今日广饶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今日东营 > 正文

苟田田的战“疫”日记

来源:东营日报 2020-04-02 15: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赵尔靖

有人说过,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只是有人选择了无畏与担当;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披上战袍的凡人。苟田田,一袭白衣,纤纤身量,不惧危险,54个日夜无悔鏖战,一路碾压险与阻,勇敢地擎起生命的希望,忠实地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好好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题记

鼠年开春,山河有“恙”。东营,一个疫情“零感染”的小城,同样吹响了“驰援湖北”的集结号,5批77名医护人员陆续踏上征程。

苟田田,东营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用“日记”形式记录下54个日夜的奋战与洗礼,让我们看到了“一袭白衣”从披上“战袍”到前沿鏖战,从逆行而往到喜卸“战甲”的最美身影———

有人问我们:“怕吗?”我说:“怕,但不能怕。我们的同胞,需要我们自己救。”

——摘自苟田田2月5日的日记

黄冈市,一度是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应收尽收感染患者,原定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紧急改建,成为黄冈版“小汤山医院”。这里就是苟田田和她的战友共同“战斗”的地方。

1月25日23:40,苟田田随医疗队抵达武汉;1月26日凌晨2点,到达黄冈市黄州区;不到2天的培训之后,苟田田正式加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危重组,负责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护理。在隔离病区,护理工作既需要参与治疗,还要时时观察病情、照护病人,这让护理人员成为最接近患者、与患者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群,感染风险大大增加。而护理危重症病人,无疑让这种风险达到了顶点。

2月5日,苟田田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走进隔离病房,看着躺在床上的84岁的老奶奶,很清醒,很无助。我瞬间忘记了紧张,战胜了恐惧,“奶奶,您多大年纪了啊?”“奶奶,您有什么不舒服吗?”过了一会儿,老奶奶才用方言说了一句话,“你不走吧?”瞬间心酸,我说“我不走,我们都不走。”

有人问我们:“怕吗?”我说:“怕,但不能怕。可怕的是病毒,不是病人。当我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刻起,我就肩负起了一份责任,一份义务。患者在这里,这里就是战场,我们就是战士。我们的同胞,需要我们自己救。”

苟田田有多年在急诊科室积累的护理经验,有多次参加技能比赛的“积淀”,有好学好问的工作态度,这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危重症病区的工作节奏:抽血、配药、喂药、输液、吸痰、调整呼吸机参数、整理全身管路、记录仪器参数、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个全身剥脱性皮炎,渗液严重的患者,每小时都要翻身换药,还有喂饭、大小便等生活护理任务和心理护理任务。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经常让人措手不及,苟田田在上班的每时每刻都紧紧盯着监护仪上的各个参数,丝毫不敢松懈,她那时每天最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月16日,苟田田的日记:今天是来到黄冈的第二十三天,昨天护理的5床阿姨恢复得很好,已经能和我聊天了,她说:“你们还没走?”我说:“疫情还没结束,我们不能走。我们是山东医疗队第一批支援黄冈的。”阿姨说:“我知道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我都知道。你们真厉害,也不怕。”我说:“我们是医生、是护士,不能怕。”面对死亡,我无能为力,只能给你们更悉心的照顾。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共渡难关。中国,加油!

“我怕吗?”苟田田在静下来时常想这个问题,“怕,怕护目镜会错位,怕口罩会移动,怕一个飞沫带来的病毒……但我不能怕,因为我是一名护士,一名战‘疫’一线的战士,冲锋号吹响,必须往前冲。”

“我不怕!”经过战“疫”一线的考验,她意志更坚,“因为我们的背后,还有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这如同心上穿了另一层厚厚的防护服,时时鼓励着我。”

“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辆正在加油的战车,发动机轰鸣之时,面对任何困难险阻都会一路碾压,勇往直前。”

——摘自1月31日苟田田的日记“田田,8床喘憋得厉害,血氧饱和度下降!”

“马上通知医生,准备紧急插管!”

“叔叔,别害怕,相信我们!”

“开放气道!”

“吸痰!我来操作,你们保持距离!”

“准备插管!”

“固定插管完毕,连接呼吸机!”

……

这是苟田田工作中常有的状态。每天,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感染病区,在厚厚的防护服包裹下,浑身上下满是冰凉的汗水。消毒、换装、再消毒,汗味儿、酒精味儿、消毒味儿混合在一起,浮肿的脸、浮肿的手、打着缕的短发,用医用酒精洗着已经变得干涩粗糙的脸……

1月31日,苟田田的日记:来到湖北已经一周了,护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也告别了最初的忐忑和恐惧。第一批医疗队重症组至今已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十余名,其中气管插管患者两名,气管切开患者两名。目前组里工作进展顺利,医护人员全员健康。患者的痛苦,并没有增加我们内心的恐惧,反而激发我们更大的能量。这些病人需要治疗,需要帮助,需要安慰,需要看到希望。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辆正在加油的战车,发动机轰鸣之时,面对任何困难险阻都会一路碾压,勇往直前。

2月12日,苟田田的日记:今天穿了刚新领的防护服,戴上口罩,衣领遮住了口鼻,喘不动气,张口呼吸,脑袋缺氧,可我还有病人需要照看,继续忍着,坐下喘两口气继续干活儿……终于下班了,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瞬间呼吸顺畅,回到宾馆最大的感觉就是渴,烧壶水补充一下水分。凌晨两点半了,睡觉。明天中午十一点继续。

苟田田护理的危重症患者,大部分是开放性气道,对气管切开的他们而言,那一条小小的通道就是生命的保障。患者气道内若痰液过多,会导致呼吸道堵塞、呼吸不畅,因此需要经常性吸痰,确保畅通,可吸痰往往又会带来患者剧烈的咳嗽,这时身为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一点飞沫就可能带来感染。但是,苟田田从未有过一次退缩:当患者需要吸痰时,当患者呼吸困难需要插管时,当患者需要通过胃管喂饭时,她总会冲在最前面;她还利用自己所学的心理护理知识,倾听、鼓励,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援鄂期间,苟田田先后看护了10例危重患者,配合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2次,独立开放性吸痰12次,密闭吸痰69次,采集动脉血气分析19次,静脉采血9次,静脉留置针穿刺6次,指尖血糖测定29次,皮下注射9次……这每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背后,都是一项项高风险的操作,但苟田田和她的战友们,一直用热忱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词,用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使命。

3月18日上午,随着最后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黄冈市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历经54个日夜,苟田田和山东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抓不住你的手,不能把你挽留。”

——摘自2月18日苟田田的日记此时,苟田田已在济南进行隔离修整,可她常常梦回荆楚,那儿还有她割舍不断的牵挂。她翻阅着自己的日记,眼前出现了那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2月18日,苟田田在日记中写道:6床大爷是跟老伴一起住进来的,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每天都打一通电话。有一天,老太太打电话却无人接听了。老太太明天就要出院了,哭着喊着求护士允许她看看大爷。老大爷基础疾病很多,呼吸机辅助呼吸。我们拒绝了老太太的请求,心里很疼,但不能流泪。来到黄冈25天了,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抓不住你的手,不能把你挽留。敬畏生命。

前几天5床阿姨说指甲很长了,今天去库房拿东西突然看见了指甲刀,立马拿了一个,帮阿姨剪了指甲,她很高兴,能为她做点事儿,我也很高兴。

今天是元宵节,听到窗外鞭炮声,心里很暖,虽然黄冈封城了,虽然疫情很严峻,但是我们依然热爱生活。

最令苟田田难以忘怀的是黄冈人民的一路相送,3月21日,她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满满的情:

黄冈人民为我们举行欢送仪式,出租车队一路相随,黄冈人民一路相送,直到高速路口。人们呼喊着:“英雄一路平安”;一位阿姨边哭边喊“人间大爱,感谢山东”;沿路相送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的怀里抱着孩子,一家三口跪地谢恩情。我们承受不起,我的眼泪被欢送的人们硬生生喊了出来。

马上就要回到熟悉的东营,苟田田再一次翻开日记,里面写着她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

2月16日,苟田田的日记:今天是来黄冈的第二十三天,早上九点多下班,晚上十一点要去上班,生物钟有点乱。失眠了,突然很想念家里的普洱茶了,阳台上泡一壶普洱,跟妈妈一起喝,喝那熟悉的味道。

2月19日,苟田田的日记:大年初一到现在,已经二十六天没见到女儿了,给女儿打电话,我问她想要什么玩具?女儿兴奋地说,“妈妈,你今天就回来吗?”我说,“提前给你准备礼物呀。”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知道是传染病,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听到女儿这么说,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

往事可回首,离家时的情景依然会浮现在苟田田的眼前:1月24日,除夕夜,32岁的苟田田接到中心医院征集支援湖北志愿者报名的电话,她毫不迟疑地报了自己的名字。大年初一,正在值班的她接到援鄂通知,紧急出发。来不及告诉多日未见、正在单位值班期待着今晚团聚的丈夫,来不及叮嘱每天黏在她身上撒娇的女儿,来不及安慰不知所措的父母,她含着眼泪随队出征。

路上,她接到了丈夫的信息:“老婆,到底怎么回事?”她没敢回话。

“到底怎么了?你要去哪儿?大过年的,这是怎么了!”她有些害怕,回道:“下飞机后联系你。”然后关机。

到达黄冈后,手机再次收到丈夫的一条信息:“我都知道了,加油,保护好自己,我爱你!”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照顾好女儿,我也爱你!”

经过这一场灾难,苟田田的丈夫徐鹏最大的感受是,“深深觉得祖国是与我们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是普通人,以前觉得,为国家做点事,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我能为祖国做一点国家急需的事情,感到非常自豪。”苟田田这样说。

新闻推荐

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写在东营市改革攻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王俊杰风起黄河口,潮涌渤海畔。三月的东营,处处是春的活力与美丽。无论是身处日新月异的产业...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苟田田的战“疫”日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