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南 今日合作 今日夏河 今日玛曲 今日舟曲 今日碌曲 今日迭部 今日临潭 今日卓尼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今日碌曲 > 正文

云朵里的尕秀村(报告文学)

来源:甘肃日报 2020-09-25 03:52   https://www.yybnet.net/

王琰

出碌曲县城,沿国道213线行进23公里,海拔3000多米处,一个美丽的高原生态藏家村寨在云朵里成长,甚是醒目。这里,就是甘肃碌曲尕海镇尕秀村。

尕秀村392户1885人,是典型的纯牧业村,十几年前全村300多户村民都以牧业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余元。成为生态旅游样板村以来,村民们的收入像是坐上直升机般上升。2018年,尕秀村实现整村脱贫。

村党支部书记拉毛加是个黑黑瘦瘦的藏族汉子,一早起来他就在村子里忙碌着,总有各种忙不完的事。群众说他是草原雄鹰,亲切地叫他“尕秀爸爸”,他朴实且略带腼腆地笑着,说,这是牧民群众信任我。

拉毛加高中毕业后,在尕秀村当村会计,后来,他把家安在了这里,被群众全票推选为尕秀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了,不管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帮忙,小到代办户口、开具证明,大到调解纠纷、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他总是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村里的大小事情,这些年,他攒了厚厚的十几本了。

2015年,他的小本子上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甘南州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甘南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干部们张贴和发放宣传材料,拉毛加拿着大喇叭,在村民大会上作组织动员,给大家反复讲要打扫卫生,把公路周边和村子里打扫干净,干净了才能发展旅游致富。又把全村划成3片,分给3个村民小组,明确了责任区域,成立了村民卫生队。然后,干部们分头入户,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

在牧村,说环境卫生整治,用牧民们的话说,这是给马加汽油呢,没有做头,意思是多此一举。

尕秀村和碌曲别的牧村一样,三百多户世世代代以畜牧业为生的群众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随着畜群搬迁转场。在冬夏不同的牧场上,牲畜放到哪里,主人就跟随到哪里。牧民们零星地居住在偌大的草原上。行路难、吃水远,不通电,信息闭塞,手机联络不畅,远居草原深处的人们,过着近乎原始的闭塞生活。你要是问他怎么生活,他很可能说,下苦。

养的牛羊多了,草场沙化严重,国家实施退牧还草政策,不能再无序扩大养殖。发展生态旅游,这可是件带领大家脱贫的大好事啊!

周一一大早,带队的干部就来了,说安排村民卫生队沿213国道捡垃圾,群众一个也没有来。拉毛加只好带着干部,一个一个上门去做工作。一大圈跑下来,已经中午了。他再和大家一起,带上工具,带头去捡垃圾。

尕秀村在国道边上,是最佳自驾游线路兰州—夏河拉卜楞寺—九寨沟旅游线的必经之路。路过的人们拉开车窗,什么都往外扔。烟盒、饮料瓶、尿不湿、塑料袋、包装纸……

干部们捡着捡着就有了情绪,我们班不上了,工作就是捡垃圾?群众袖手旁观,说,哪有垃圾,我看干净得很呢。

工作推进艰难,拉毛加翻来覆去睡不好。他反复看着小本子上记的,重点都画上了杠杠。

后来,村民们轮流加入村卫生队。

拉毛吉九岁那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皮卡车撞伤。还是拉毛加及时赶到,把孩子送到了县医院。孩子的父母都在冬牧场,家里只有拉毛吉的奶奶。当时还是拉毛加日夜在医院里陪护,照顾着孩子,直到她转危为安。拉毛吉的奶奶说:“拉毛加书记,你说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样的事情,二十多年来,拉毛加做了无数件,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拉毛加做事公道,也得人心。这些年,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拉毛加给自己定了个硬要求,必须公平、公正,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惠民阳光。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如低保户、五保户的申报,新型合作医保、新农保都要落实到位,村民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全部实现了“一折统”,按要求把生活困难的村民选为救助对象,从来没有一户因为这些事产生不满或上访。

拉毛加带头捡垃圾和打扫卫生,大多数群众点着头:噢呀。

2015年年底,碌曲县尕海镇副镇长王麟被派到尕秀村担任包村工作组组长。他原本是碌曲县公安局的干部,妻子也是公安干警,可能是多年的职业习惯,都是干脆内敛的个性,有什么话也不太说。他要去驻村时,儿子刚满月。临走那天,孩子喂过奶放进旁边的小床,妻子在床上坐着,转头看到他收拾好的行李,眼泪就下来了。王麟连忙把行李拿出去,用抽纸给妻子擦眼泪,一边擦一边劝,说:“你刚出月子,不能哭,对眼睛不好。”

王麟舍不得家和孩子,可是工作更需要他。

驻村工作辛苦、具体且繁杂。总是要有人做,既然做就做好。每周的一、三、五,王麟带着尕秀村的村民,沿着213国道捡垃圾,二、四、六入户讲政策。

国道两边,还有游客随地大小便,村民也不愿意打扫。王麟就带头打扫干净。他说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要把它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惜。家里的马桶和下水道你不是也要清理得干干净净吗?河里的树枝上挂着破塑料袋子,也下河去捞出来。摔碎的酒瓶从土里一片片撬出来,看到什么捡什么,一个烟头也不放过。附近路边的垃圾捡完了,就再往远走,一点点向前延伸。一开始捡垃圾一天得拉几车,后来就少多了,国道边越来越干净。

周五这天干完活已是下午,一直弯着腰,抬起头的瞬间有片刻眩晕,高原的阳光无遮无拦地照下来,213国道箭一般射向远方,尕海在尕秀村的左侧,有成群的水鸟起起落落,家在尕秀村的另一侧,有多久没有见过儿子了?今天是周末,还有一堆材料要处理,处理完了就可以回家了。那天他到家,儿子已经睡了,他在儿子的小床边看了又看,不敢出声不敢动,甚至呼吸也要轻。

王麟说:“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幸福是需要屏住呼吸的。”

2017年3月,尕秀村被甘南州确定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样板村,开始了100天的大会战,夏天,这里将开门纳客,成为旅游村。

环境卫生整治不再只是马路边和村容村貌的打造,而是深入尕秀村的每家每户。

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户内配套设施的改造要同步进行,最最关键的,是要劝说牧民改变生活习惯。这是一场改变人的革命。

尕秀村只有9个村干部,加上帮扶单位的驻村干部一共是十几个人,干部们要入户去讲,也就是一个干部要做二三十户牧民的工作。要理清楚每家每户已经享受的基本优惠政策,你不讲清楚,群众是不知道的。可是,干部们一遍又一遍讲政策,去得多了,牧民也很烦,开始说知道了,后来生气,知道的也说弄不清。讲完政策,要求牧民把房前屋后的东西收拾整齐,不得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也要拆了。还要给牧民改造家中的厨房、厕所,告诉他们要讲卫生,要洗澡,要剪指甲,头发也要洗干净。

牧民说:“你管的多得很,我就这么舒服,我不想洗澡。你装的那个厕所我也不会用。”

牧民觉得干部们是不务正业。还有不会说藏语的干部,因语言不通,沟通不便,比比画画半天,直接被轰出来都是常事。

那3个月,拉毛加和村干部们没有休息过一天。王麟带的包村工作组的干部住在村里,没有回过一次家。

时间这么紧,眼看就到旅游季节了。施工和改造任务很重,这是硬件,工期可以夜以继日地赶,可是群众抵触、不配合、执行缓慢,工作怎么做?拉毛加又开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

70多岁的桑吉加木措老人脾气最大。上门去做工作的人总是被他赶回来。他家的房子背后,堆着一大堆牛粪和羊粪。他说:“这是我冬天烧炉子的时候用的。”干部们说:“房子里都装上暖气了,炉子在哪里烧?”他说:“那我不管,下雪了我就要生炉子烧炕。”

拉毛加骑上摩托车去了牧场,找他的儿子和儿媳来做老人的工作。

好不容易给桑吉加木措老人说好,第二天村里派车帮他拉走他家屋后堆成山的牛粪和羊粪。

第二天一大早,村干部就跑来找拉毛加。拉毛加书记连忙赶到桑吉加木措家,这时牛粪和羊粪已经装上了“兰驼”,可是桑吉加木措扑到车头上,拦住车,说什么也不让走。儿子也说不动他,人多,拉扯着,不小心把兰驼车上的后视镜给撞了下来。

司机跳下车来,拉着桑吉加木措老人,非要让他赔。桑吉加木措又急又怒,黝黑的脸涨得成了酱紫色。拉毛加拉开司机,说:“别说了,我赔给你。”

大家静了下来。

那天,拉毛加坚持把后视镜的钱赔给了兰驼车司机。村里拉走桑吉加木措家屋后堆成山的牛粪和羊粪,一共装了30多兰驼车。

现在你要是见了桑吉加木措老人,一定不认识他,他会笑呵呵地告诉你,现在的尕秀村,不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方面面全变了。以前不讲卫生,现在大家都“讲究”了,打扫卫生的事大家都抢着干。

站在自家牧家乐的吧台前,桑吉加木措老人说他家的牧家乐开业以后,生意很火爆,两三个月就挣了几万块钱。

说到幸福生活,桑吉加木措老人的笑声更加爽朗:好得很!

夕阳中,尕秀村广场悠扬动听的藏族弹唱声里,游客和村民一起在广场上跳起优美而奔放的锅庄。

这里有百兆光网、免费wifi,在这里,草原联通世界。尕秀村新建的帐篷城,白布上绘了各种吉祥八宝图案,呈莲花般散落在晒银滩草原上。82户贫困户每家都分有一顶帐篷,到了年底可以分红。这是尕秀村的集体经济,由村里统一经营管理,拉毛加说,集体经济有了钱,个人的事情就更好办了。

王麟又好久没有回家了,驻村干部仇庵拉平时工作认真,从没请过假,这个周末说要请两个小时假,两个小时后小仇回来了。他说队长,我看你很久没回家了,床单都破了,也没有时间买,我去县城给你买了个床单换上。

王麟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了。王麟每次回家都看着表,他给自己定了个时间,只能待15分钟,就得走,不管孩子怎么哭,也得走。村里的工作忙,离不开他。

在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引领带动下,旅游天堂日渐呈现出它本该有的样子。甘南生态环境城乡综合整治的经验正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践行。

远处,鹰张着翅膀傲然滑翔,偶尔扇两下翅膀。汽车追赶着尕海大片大片的水奔跑。尕海宁静,如一大面加入白银的镜子,在曙光中越擦越亮。不时有来往的车停下来,尕海边有水鸟起起落落。(文中配图为尕秀村村貌,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新闻推荐

再进冶力关

完玛央金在冶力关一家酒店的时候,心里格外踏实,从青海到甘肃,从甘肃甘南州的碌曲,卓尼县到定西市的岷县,又回到了甘南州。近几...

碌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碌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敏彦萍诗词2020-07-26 23:30
评论:(云朵里的尕秀村(报告文学))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