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安 今日华蓥 今日邻水 今日武胜 今日岳池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今日华蓥 > 正文

响彻华蓥山的桂兴唢呐 访桂兴唢呐艺人杨秀明

来源:广安日报 2019-06-23 02:30   https://www.yybnet.net/

杨秀明(左)教夏仁武吹奏新编的桂兴唢呐曲目。

杨秀明口吹双唢呐。

□前锋区记者站 兰林前 黄方瑶 本报记者 周文平/文 康建林/图

6月13日上午,一阵高亢激越的唢呐声在前锋区大佛寺街道中城社区一栋居民楼内响起。循着唢呐声,记者走进桂兴唢呐艺人杨秀明的家中,只见他正与徒弟夏仁武合吹《喜洋洋》。

2018年,省文化厅发布了拟列入第一、二、三、四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公示名单,桂兴唢呐榜上有名。得知这一消息,杨秀明格外开心,他说:“本来学桂兴唢呐的人就少,面临失传的境地,随着政府部门不断提升对非遗的重视力度,我也不用担心这门老手艺会失传了。”

历史悠久 桂兴唢呐曾是军中号角

唢呐是中国传统婚丧嫁娶活动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大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逐渐在中原大地开枝散叶。到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桂兴唢呐距今已有770余年历史。据《广安县志》记载,南宋末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麾下的一支抗元军队,转战华蓥山,战士们平时将唢呐作为乐器,活跃军中生活,训练和战时将唢呐作为军号发号施令。桂兴位于华蓥山中,自然成为军中战士主要的生活场所,因而唢呐制作工艺及演奏技艺便传入桂兴。桂兴唢呐高亢激越的旋律、气吞山河的气势,是其曾经作为军旅乐曲的最好诠释,也见证了这段抗元历史。

桂兴镇地处华蓥山中段西麓,平均海拔750米,是典型的山区乡镇,矿产资源丰富。由于桂兴镇地处偏僻山区,人们消遣方式极少,唢呐传入后,大受欢迎并迅速流传。

清末民初,桂兴唢呐艺人们认为木(竹)质音杆的音色偏柔软低沉,不能充分表达山里人的豪迈粗犷,于是,他们尝试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冶炼技术,就地取材,仿照木唢呐、竹唢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铝制唢呐。“铝制唢呐管身凹凸呈节状,发音孔位于节凸上。与木管唢呐相比,铝制唢呐音色更显高亢、激越,音域拔高了8度,更为宽广、热烈。”杨秀明介绍说,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良,铝制桂兴唢呐制作工艺日臻精熟。

杨秀明告诉记者,桂兴唢呐在演奏时可以采用“鼻吸口呼”和“口吸鼻呼”的换气技巧。演奏时唢呐艺人的两腮高鼓,气息充足,如蚕吐丝,一口气可演奏数小时,吹奏出来的音色圆润,无换气、断气痕迹。桂兴唢呐有齐奏、独奏、重奏、轮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技艺高超的唢呐艺人还可口吹单双唢呐,也可用鼻吹单双唢呐。

以前,桂兴镇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因此,桂兴唢呐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小,形成了独特而浓郁的地方特色,并在桂兴周边区域流传数百年,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勤学苦练 终成十里八乡唢呐名人

记者了解到,桂兴唢呐的曲牌有“七叉子”“将军令”“扮妆台”“普岸州”“水落英”“花牌子”等20多套,在演奏过程中有不同的讲究。如接亲开场曲中,“七叉子”以音阶的“2”(即“来”)起头,表示归来之意,且全曲要有“2”穿插其中;“将军令”以音阶的“6”(即“纳”)起头,表示纳财、纳新娘之意。而在白事活动中演奏唢呐曲时,就要以音阶的“3”起头,代表“去”的意思。

“唢呐是原生态的音乐,多是唢呐艺人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所以没有曲谱,都是靠师傅口传心授。”杨秀明说,在他开始学习唢呐之前,在学校学过曲谱,13岁拜师学艺时,他就根据师傅刘立成吹奏的旋律,将曲调通过“1234567”音阶音符谱写出来,为后人学习唢呐提供了便利。

说起学吹桂兴唢呐,杨秀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75年,12岁的杨秀明到姑妈家作客,隔壁突然传来了唢呐声。“那声音激情高昂,听得我热血沸腾。我当即敲开姑妈邻居家的门,出来应我的就是当地有名的唢呐艺人刘立成。”杨秀明说,听到他说想学吹唢呐,刘立成二话没说,爽快地收他为徒。但杨秀明的父母却不同意,因为当地有一句“养儿不学艺,挑断箩篼系”的俗话,他们认为唢呐不能算一门求生的本领,不如砖匠、瓦匠、裁缝等实用。但此时的杨秀明已经认定了唢呐,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他想尽各种办法说服父母。许是看到了他的坚定和执著,父母最终同意了杨秀明学唢呐。

正式学艺那天,师傅刘立成给杨秀明端来一碗水,让他掐一节稻草秆,一端放水里,一端含在嘴里,不停地吹气数小时,严格做到鼻吸口呼,气如蚕丝,气息均匀不断,直至水里要一直不间断冒泡,换气技术才算过关。杨秀明说,他花了4个小时才学会这门技艺。

接下来就是学曲目,白天刘立成带着杨秀明四处演出,细心的他趁师傅表演的时候在一旁细心观察、认真模仿;到了晚上,刘立成就亲传口授,遇到难度大的曲子更是重点指教,反复演练。“每晚练习到十一二点,出门干活也要把唢呐带上,空了就拿出来吹一会。”师教有方,徒学不怠,杨秀明说,在跟随师傅参加了4场活动后,他就能够上场吹奏唢呐了。

凭着这股韧劲和一腔热血,8个月后,杨秀明学成出师。不过,他觉得创新才是唢呐艺术的生命,在师傅教授的吹奏曲目基础上,他将自己会唱的歌曲转换成简谱,用唢呐演奏,并天天练习,进一步丰富了桂兴唢呐的曲目。因为演奏曲目更为丰富和新颖,邀请杨秀明参加演出的活动不断,他逐渐成为十里八乡深受欢迎的唢呐名人。

产教融合 让桂兴唢呐薪火相传

小有名气后,杨秀明并没有满足,他再次找到师傅刘立成学习用鼻子吹唢呐、吹双唢呐的技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桂兴唢呐不光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力气活,能吃苦是干这行最低的要求。”杨秀明深有体会,看似简单的鼻子吹唢呐,他用了6个晚上才学会,鼻子有好几次都被磨出了血。

杨秀明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是桂兴唢呐最红火的年代,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去演出,有时候一天还要连着赶好几场。只要唢呐一响,就有人围过来看热闹,吹奏的人也越吹越有劲。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不断丰富,加上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开始走下坡路,桂兴唢呐也不例外。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村民们办红白喜事就开始邀请西洋乐队了,甚至是小品演员唱歌逗乐的,民间自发学习桂兴唢呐制作和演奏技艺的人越来越少。1997年,杨秀明也和其他早已离开的徒弟一样,加入外出打工的行列。

2012年,杨秀明回到老家,偶尔还有人邀请他去演奏唢呐。看着曾经在红白喜事上唱主角的桂兴唢呐,逐渐被电子音乐取代,他更加的惶恐,担心桂兴唢呐在他这一代失传。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广安市、前锋区文化部门对桂兴唢呐极为重视,不断加强保护、培训和传承。前锋区文化馆支部书记曹洪建说,该区将在桂兴唢呐艺术发源地桂兴小学建立“唢呐艺术传习所”,把唢呐艺术引进校园、走进课堂;建立桂兴唢呐艺术文艺表演班(队),由传承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做到桂兴唢呐艺术传承从娃娃抓起。

“同时,我们将加强桂兴唢呐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曹洪建说,前锋区将利用每年文化惠民文艺演出、“三下乡”活动、“欢乐农家”大赛以及节庆日等时机,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桂兴唢呐;在乡镇(街道)人口密集场所或文化站(室),设立“唢呐艺术角”,组织唢呐艺术爱好者共同学习、探讨唢呐表演艺术,进一步推广、普及唢呐艺术;鼓励民营资本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到唢呐艺术的传承与推广中,如在旅游景区、景点展示桂兴唢呐艺术等。

据了解,为推广、传承桂兴唢呐艺术,前锋区还将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遴选国内、省内著名作曲家为桂兴唢呐艺术创作1—2首舞台表演音乐,在大型场所表演,真正让桂兴唢呐艺术家喻户晓,响彻华蓥山。

新闻推荐

跑“摩的”的父亲

6月12日傍晚,华蓥市红星路社区刚下班的曹茂全,又驾驶摩托车奔忙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运送客人。年近四十岁、在社...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响彻华蓥山的桂兴唢呐 访桂兴唢呐艺人杨秀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