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邻水新闻 > 正文

从露天电影到“掌上电影”

来源:广安日报 2018-11-06 04:19   https://www.yybnet.net/

□龚治明 口述 邻水记者站 姜慧 本报记者 周文平 整理

11月3日,又到了我每周固定为邻水县八耳镇村民放电影的日子。晚上6点半,我便来到镇政府大院内挂银幕、测试音响,村民们也陆续到来。

我是从2014年7月开始义务为村民放电影的。4年多的时间,来看电影的观众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00人,我感到做这事很有意义,因为有了电影,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1963年,我生于八耳镇石凼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奢侈品,当时只要听说哪里有露天电影,大人小孩都很兴奋,都会提前赶过去占好位子,即便是步行一二十公里也不觉得累。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看电影是在1977年5月的一天。那天放学路上,我与同学听说柳塘乡要放电影《渡江侦察记》,就相约回家吃完饭后一起去。石凼村与柳塘乡相距10公里,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放映点。那时候看电影的人多,等我们到达时,放映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看不到正面就在幕布背面看,虽然电影里的人物是反的,但我们仍然觉得很有趣。

那时候是胶片电影,一部电影4盘胶片,半小时就要换一盘,每次换胶片,放映员都要花一点时间,看完一场电影需要两个多小时。

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有了农村电影放映队,每隔一个月就会到各村放映一次,我们再也不用走远路去看电影了。每次放映前,村干部就会站在村里的最高处,一边敲锣一边通知即将放电影的消息。放映员放什么我们就看什么,没有选择,但大家看电影的热情仍然很高,山坡上、树上,只要能看到屏幕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每次放电影都跟过节一样热闹。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露天电影逐步转向室内,此时电影放映队的半公益性质转为售票盈利性质,当时每张电影票售价在一角至三角不等。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开始进入各家各户。那时候在家里看电视就是一种幸福,所以愿意花钱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些电影公司因经费不足面临倒闭,农村电影放映队被解散,许多电影放映员纷纷转行,农村电影进入了艰难时期。

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提出“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每放一场电影国家都给补助。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推行“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让每个村民都能免费看上电影。

农村电影放映队又重新成立了,村民不用再掏钱买票了,放电影的设备更先进了,屏幕清晰度更高了,配音更加标准清晰,电影题材也更加丰富,渐渐地,来看电影的人又多了起来。

近年来,为了补充公益电影的不足,邻水县文广新局相继在15个乡镇建立起固定放映点,八耳镇就是其中之一。该县不仅为每个放映点配备了现代便携式数字电影设备,还添置了供观众看电影的塑胶凳。在家门口,村民们可以看到图像更清晰、音效更好的数字电影,农村电影的观影氛围正在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2014年7月,我主动担任八耳镇农村电影义务放映员,每周末免费为当地群众播放电影。现在,放电影方便了许多,群众想看哪部电影,我只需用电脑或手机一搜,就有丰富的片源呈现,然后再下载到U盘里通过播放器、屏幕播放出来。

从看露天电影到把电影搬进家,再把电影搬到手掌心……这不仅是农村电影放映的历史,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我相信,沐浴着深化改革的东风,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新闻推荐

打好乡村振兴“文化牌”

本报讯(刘德友邻水记者站孔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邻水县认真谋划,通过建文化阵地、送文化展演、育文化产业、培文化人才,大...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干部任前公示2018-11-03 01:19
猜你喜欢:
迟来的真相2018-10-31 01:02
评论:( 从露天电影到“掌上电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