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兴安新闻 > 正文

兴安灵渠的龙文化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6-19 12:06   https://www.yybnet.net/

灵渠上的接龙桥。

灵渠飞来石上的明代“虬如”石刻。

灵渠两岸的添丁祭龙习俗。

■陈兴华文/摄

在湘桂走廊核心区的兴安境内,有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它的名字叫灵渠,也称为陡河。灵渠,自从公元前214年,被视为龙化身的秦始皇开凿成功后,在其周边产生出多样的灵渠文化,其中就有与之相关的龙文化。不管在文献记载,还是灵渠两岸居民的信仰和民间传说,以及节庆活动,都表现出了特定的灵渠龙文化。

灵渠是一条龙

灵渠,乃灵巧之渠。在灵渠河畔的飞来石上有明代的两个题字“虬如”,“虬”就是小龙。“虬如”是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的倒装句格式,本意为“如虬”。也就是说灵渠如龙(虬)一般。

查清代《兴安县志》:“兴邑龙王庙,所创莫考。踞分水潭之山巅,曰分水龙王,是水也。发源海洋山,九十里至此,东下湘江,西分一支与漓江,会并漓而拓之,与融江会,龙之咽喉通也。湘抵湖,漓归海,南北之达甚远。龙之血脉贯也,河桥十,龙跨其足。陡闸三十有六,龙耀其鳞。渠眼二十有四,龙唾其液。天平石者三,隄如铧觜四,以龙耀在渊”。

文中清楚地讲到,灵渠是一条龙,在灵渠上的设施中,十座古桥就是龙的脚,陡门三十六重,是龙鳞,二十四个渠眼是龙在吐液。

陡,或称斗门,是灵渠内用于壅高水位,蓄水行舟,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由于灵渠上有不少的陡门,清代时,不少人将灵渠称为陡河。又因为灵渠像一条龙,分布在灵渠上的陡门被视为“龙鳞”。历史上最早记载陡门的是唐代咸通年间任桂州刺史的鱼孟威所作《桂州重修灵渠记》,到唐咸通九年(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达到36座。后来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由于有了陡门这种设施,故使灵渠能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

渠眼,又称水涵,俗称塘孔。是引灵渠之水,用于灌溉的穿堤水道,被古人形像地说成是灵渠这条龙在吐液。明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严震直维修灵渠时,建有灌田水涵24处。清顾祖禹称:“今县东有水涵十,灵渠之水经此,每遇霖潦,往往啮堤为患,因置石涵以泄之,灌田数千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农田灌溉的配套设施陆续修建,除直接引水灌溉的进水闸外,其余的水涵多已堵塞。南、北渠尚各有2处在使用。

飞来石与“猪婆龙”

在灵渠的景区内,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

据《兴安县志》记载:“飞来石,在兴安县东三里,灵渠堤侧,突兀挺起,上平如砥”。传说秦始皇为统一祖国大业,在现在的兴安境内,开凿了一条名叫灵渠的人工运河。在开凿灵渠的过程中,先是一位张姓的工匠建好了灵渠,不久就被猪婆龙破坏,灵渠无法通航,张工匠被朝廷所杀;刘工匠继续修渠,结果与张工匠无二;朝廷又指派李工匠继续修渠。这时,一位从四川峨嵋山云游过此的神仙,见此地怨气冲天,得知是张、刘二人本已经建好灵渠,反而落得个杀头之罪。于是这位神仙有心要帮助李工匠,成全其修渠事业。等到半夜时分,风雨大作,猪婆龙现身要拱倒灵渠的堤防。神仙见时机已到,将四川峨嵋山的座底石,飞来镇住猪婆龙,灵渠最终修建成功。灵渠建成后,李工匠被封官加禄,但是李工匠觉得自己是无功受禄,自刎于灵渠河畔。当地民众为纪念这三位创建灵渠的有功之人,将他们合葬在灵渠岸边,供人祭祀。清乾隆年间,朝廷将三人封为镇国将军。

三将军的传说,暗示着湘江与漓江同源。话说猪婆龙为什么要破坏秦始皇修灵渠?龙有多子,九为多,俗称龙生九子。猪婆龙是东海龙王的儿子之一,它的职责是守卫进入东海各水源的源头。湘江源头在兴安境内,秦始皇要把湘江的水引三分之一到漓江、进珠江而入南海。猪婆龙当然要尽己之职,不让东海之水入南海。对于猪婆龙,各有各的见解。大文学家郭沫若说:“说猪龙,其实是祖龙,能开创。”

迴龙堤,是建在灵渠北渠的一道用于平衡水量、以利行舟,排洪、灌溉行多功能的堤坝。根据清代《兴安县志》记载,迴龙堤是因为原来北渠“利于舟楫,不利灌溉”,因而修建迴龙堤,堤畔有迴龙庵。

黄龙堤,位于灵渠的南渠中段,对于如何治理水流湍急的情形,古人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为了降低流速,古人在这里开挖成“Z”字形,但是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从飞来石上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秦晟题的《重修黄龙堤记》摩崖石刻可以看出,起码是从宋朝开始,在这里“重”修了一条叫黄龙堤的滚水坝,让多余的水超越而过,把适量的水引入新开凿的人工渠道绕过一个大大的“U”字形弯后回归原渠道。

独特的接龙桥接龙习俗

添丁祭龙:一般情况,村中如有哪家添丁,要在家中香火案前烧香化纸,向老祖宗报喜。灵渠两岸与兴安其他地方不同,别处是清明节要到祠堂祭祖,灵渠两岸祭的是龙。农历五月初一,谁家小孩还没有满周岁,就要到祠堂向龙头供奉食品,祭拜龙头。这些食品中,生男孩子的以松糕为主,另有彩红布三尺六、金花一对,硝药一斤(打铁炮用),鞭炮。生女孩子的以粽子为主。由村子头人主持,会讲一些“风调雨顺、老少平安”之类的吉祥话。祭拜结束后龙头才安装在龙舟上下水。

特有的接龙桥接龙:龙是管水的,一年是否能风调雨顺,灵渠周边的人寄期望于龙王。五月初一,灵渠渠首附近村子选出一到两条龙船插上彩旗,携香带炮,擂鸣大龙鼓。顺水进入县城,行往县府北门旁的接龙桥。在接龙的途中,灵渠两岸的居民只要听到远方传来的鼓声,就会把家中早已准备的鞭炮拿出来;一边烧香化纸,一边请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商的少不了来个财源广进。龙船到了门前,燃放起已经准备好的鞭炮。此时情景如同过年一般,热闹非常。水上龙船敲锣打鼓,岸边居民炮仗迎接,热热闹闹充满了喜庆,这个传统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接龙桥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以往,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兴安县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比赛之前的祭龙仪式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就是老百姓迎接龙的地方,历来就看得非常神圣。

在接龙桥接龙,敬香鸣炮(包括响声很大的铁炮)祭祀后,龙船沿程返航。

在返回过程中,打渔村龙船队在湖南会馆进香。湖南会馆也叫湖广会馆又名濂溪祠、周子庙。道光版《兴安县志》记载:“湖广会馆,在城外上水关,国朝雍正二年建,祀关帝、文昌及周濂溪先生,旧曰濂溪祠,嘉庆八年邑人何登嵀倡募重修。”从记载中可以看到,湖广会馆的旧名字是“濂溪祠”,谈到周濂溪,有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他的那篇《爱莲说》以及当中的那句“出污泥而不染”,可是众人都知。

在灵渠周边,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不少与龙相关的内容,比如说板凳龙。原本是民间通过常见的实用品———板凳,几个人合起来玩耍,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板凳龙。2006年,兴安镇被央视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的板凳龙在央视舞台上的表演得以加分。

在农耕文化中,有一种常见工具,名叫水车。但是,在灵渠两岸被称为“龙骨车”。

草龙驱虫,在灵渠两岸,还有一种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的活动,那就是舞草龙。在没有药物治虫的年代,遇到虫灾,人们想到的是龙的神力。所以,在受害的田里扎草龙。草龙的造作是先在田梗上做一定数量的草龙标,然后在龙标之间用草绳子连成一条长龙,龙身插香,烧香驱虫。

龙文化已经将灵渠两岸民众的生产、生活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

新闻推荐

用党建创新凝聚兴安两新组织“红色力量”

本报兴安讯(记者/李春生通讯员/周玉祝)5月31日,兴安县工业园区党总支巾帼标兵小分队参与县委统战部、县妇联、县直属机关工...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来教你唱2018-06-01 00:00
评论:(兴安灵渠的龙文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