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汉中 今日留坝 今日镇巴 今日略阳 今日宁强 今日勉县 今日西乡 今日洋县 今日城固 今日南郑 今日佛坪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今日城固 > 正文

坚持民生为本聚力引才招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70年来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述略

来源:汉中日报 2019-09-06 14:11   https://www.yybnet.net/

南郑区青树镇社区工厂。 市人社局供图

本报记者 周芳芳 民心关注民生,民生汇聚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回溯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汉中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中心工作,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是近年来,汉中市人社部门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大力实施“15541”工程,整体工作呈现出推进有序、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社区工厂建到村就业岗位送上门

就业脱贫创出新路,扶贫工厂恰逢其时。近年来,各县区社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八月的汉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城固县嘉鸿手套厂里,45岁的阮天福忙着缝制手套,在一群女车工当中显得格外耀眼。多年在外漂泊,虽说干过不少工作,但钱没存几个。因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他选择回到老家,全家人的生计一下子成了他的烦心事。

“当小工干一天算一天,活也不是天天有。”阮天福到家附近的工地做工,有没有收入还要靠运气。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城固县二里镇的社区工厂——嘉鸿手套制品厂挂牌成立了。“出蛮力干粗活”的阮天福第一个报名,这次干起了“精细活”。

“以前不会缝纫,来了边学边做。村里办起社区工厂,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还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哩!”阮天福的妻子是残疾人,也在这家工厂上班,两人一个月有两三千的收入。说起现在的生活,阮天福很知足,也卯足了劲,“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我一定好好干,争取早点脱贫,过上好日子。”

和阮天福一样,很多贫困劳动力在苦于家中老人无人照顾、孩子教育无人督促的同时,担忧单靠种地的微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不过,各县区扶贫工厂陆续开工投产、居家灵活就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上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但无法外出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的“候鸟式”务工者正由“雁南飞”向“凤还巢”转变。

大力引进扶持服装加工、微电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来汉创办社区工厂,建立健全专人包抓包联、全程跟踪服务、补贴资金按进度拨付等机制,累计建设社区工厂113个,帮助201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公益岗位“造血”扶贫促就业 “80年代末,镇上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外出打工。留在家里除了务农没有别的收入来源。现在村里设置了公益岗位,还办起了社区工厂。没想到农民也过上了工人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城固县二里镇副镇长柏峰见证着点滴变化。二里镇有22个村1个社区,2011年以前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687元。

公益岗位的开发安置不但充实了基层管理力量,也填补了农村公益服务缺失的空白。

夏季以来高温持续,城固二里镇金沙滩、月亮湾等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戏水。游客离开后产生的生活垃圾,让村两委头疼不已。自从有了公益专岗,卫生脏了有人管,设施坏了有人修,环境卫生问题不再是难题。

46岁的周景华被聘为保洁员。二里镇有专门的环卫队每天按时清扫主要道路,周景华则负责清理偏僻地段的环境卫生。每2天打扫一次,一个月600元,年收入7200元。“看起来工资不高,可上班时间短还灵活。按小时算的话,比咱镇长工资还高!”老周的话里透着美气。

劳动力流失、人才不足是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公益岗位的开发安置将农村劳动力吸附在当地,同时也吸引了一些贫困家庭大学生回归乡村,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这个岗位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就业也没荒废专业,离家还近,方便照顾年迈的奶奶。感谢这么好的平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稳定脱贫。”汉台区老君镇贫困大学生孟飞说,他是镇文化站宣传员,平时负责宣传工作,还能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长为各村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手绘墙面画。

目前,全市开发公益岗位1.7万个,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1.64万人,拉动人均增收近8000元。

窥一斑而知全豹。阮天福、周景华、孟飞等人的幸福生活,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汉中农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的一个缩影。透过他们的变化,我们看见一个个贫困村、一个个贫困户沐浴着时代春风,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汉中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完成12.3万人,圆满完成年度省、市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目标任务4.4%以内。累计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3个,成功孵化创业实体1025个,在孵实体684个,孵化成功率53.02%,带动就业人数9520人。认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238户,企业贷款达27.6亿元,直接扶持4.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7.6万人。

民生保障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最多跑一次”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越织越密的社保网络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

汉中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2.2万人、202.16万人,工伤保险31.54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12.02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到108元,居陕南三市首位。工伤、养老、失业三项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全面加快人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推广社保卡激活应用,共发放社会保障卡170.3万张,占总数的75%。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近年来,市人社局按照“互联网+人社”理念,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让群众“最多跑一次”。通过手机下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APP,就能办理参保、缴费、领取、查询、认证等业务。“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正逐渐成为全市人社便民服务的新风向。

“我太激动了,以后缴居民医保费在手机上可以轻松搞定,再也不用麻烦同学了。”家住汉台区人民路的小张,在西安工作,每到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期,他总是犯难。父母年纪大了,缴医保费需排很长时间队,小张担心父母身体吃不消,每次都请汉中的同学把父母的医保本拿到社区代缴。今年,汉中实行居民医保线上缴费,小张从朋友圈看到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关注了汉中人社微信公众号,按照操作流程顺利帮父母缴了2019年度医保费。

“以前领养老金,要跑到镇上去,有时候还收手续费。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不出村就取了还没手续费。”家住汉台区汉王镇汉明村的李春芳拿着社保卡,在村里的信合助农E终端,领取了200元养老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减少群众跑路,人社系统工作人员不惜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上门发卡,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针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流动频繁,办理业务不方便等困难,汉中市下大工夫整合资源,健全完善镇、村公共服务中心和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面实现了“五个不出村”常态化优质便民服务目标。

乘盛世之风,创发展新篇。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人社系统将始终遵循筑牢汉中社会稳定之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使命,用新担当新作为谱写嘹亮的民生之歌,为全市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汉中市有效注册商标存量首次突破万件

本报讯(通讯员余国柱)今年以来,汉中市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汉中商标受理窗口综合服务平台,接轨知识产权“互联网+”,疏通商标注...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坚持民生为本聚力引才招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70年来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述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