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汉中 今日留坝 今日镇巴 今日略阳 今日宁强 今日勉县 今日西乡 今日洋县 今日城固 今日南郑 今日佛坪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今日佛坪 > 正文

秦岭大熊猫保护的人和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9-07-13 02:10   https://www.yybnet.net/

秦岭大熊猫本报记者 沈继军 摄佛坪大熊猫科普馆标本、棕色大熊猫“丹丹”本报记者 沈继军摄日前,秦岭大熊猫种群又添新丁,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的大熊猫“珠珠”产下一对龙凤胎。据统计,目前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这是陕西省各界不断努力的成果。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工作中,上演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本报将带你走进其中的人和事。

1975年

救治第一只秦岭大熊猫“弯弯”

时间倒回到1975年1月,佛坪县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附近出现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这两位“客人”一大一小,体型憨态可掬,甚为可爱,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材、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这就是秦岭大熊猫“弯弯”和它的母亲。“弯弯”也是第一只走进科学研究者视线的野生秦岭大熊猫活体。

在佛坪县岳坝公社三官庙村的弯沟内,大熊猫幼崽“弯弯”和它的母亲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张纪叔研究员相遇了。后来,“弯弯”不慎和它的母亲走散了,小家伙在广袤的秦岭中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这可咋办?张纪叔见状,将“弯弯”寄养在岳坝乡政府附近一户杨姓人家,“弯弯”被寄养的两个月时间里,张纪叔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了小家伙的奶粉钱。

据了解,“弯弯”的发现,与佛坪保护区成立、局(站)点选址关系颇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弯弯”作为大熊猫人工种群的“四大帅男”之首,对大熊猫人工种群贡献极大。后来,“弯弯”长期在西安动物园寄养,曾与“丹丹”交配后生育“秦秦”。

1985年

科学记载中的首只棕白色大熊猫“丹丹”

1985年3月,在陕西省佛坪县悬马沟口,吕国友与村民一起巡逻时发现了一只烦躁不安的大熊猫,它正在用爪子拍打着竹叶,随后踉踉跄跄地向前走了几步后,便倒在地上来回打滚,看上去十分痛苦。

当时正在秦岭考察大熊猫的潘文石教授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这只大熊猫已经奄奄一息。随行考察的学生们在接触这只大熊猫时,因为野生动物的警惕性,它高声叫喊并挥舞着爪子。

潘文石将一把嫩竹递到它嘴边,但它用爪子将其推开,后又把头深深埋在前肢中间,脊背高高弓起,这是熊猫害怕或生气时的表现。经调查研究发现,这只熊猫的粪便中有大量的蛔虫卵,后经多方努力,它被运到保护区管理局,蛔虫被打掉了,它的体重从120斤上升到165斤。

刚发现这只大熊猫时,其毛色引起了考察人员的注意,原先大家以为是尘土的颜色,后来才发现其毛色呈棕白相间。这是科学记载中的第一只棕白色熊猫,潘文石教授为其取名“单丹”,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棕色,为了更加口语化和易于被常人接受,最后定名为“丹丹”。

现如今人们熟知的“七仔”,也是一只与“丹丹”同类的棕白色大熊猫,它至今享受着与“丹丹”同等的关注。2009年10月27日,发现于佛坪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辖区,因是第七只科学史记录的棕色大熊猫,故名“七仔”。所以“丹丹”并非形单影只,到底还有多少只棕白色大熊猫生活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进一步考察。

1990年

最善解人意的大熊猫“斌斌”

“斌斌”是被佛坪保护区成功抢救大熊猫工作史上最善解人意的一只大熊猫,之所以称其“善解人意”,是因为它是少有的未乘坐担架的“病号猫”,也是唯一一只根据抢救者姓名命名的大熊猫。

1990年10月13日,一只伤病大熊猫被发现于西河。在现场为其处理过伤情后,工作人员决定带这只“病号猫”前往大古坪保护站继续治疗。漫长的山路担架难行,大熊猫跟着刘小斌等救护人员步行到大古坪保护站,一路上多处涉水,多处陡坡,这只“病号猫”好像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人员很难抬着担架前行,所以它表现出极强的自理能力,在刘小斌的导引下,安全通过各处危险路段。因与刘小斌配合默契,这只大熊猫故得名“斌斌”。

抢救成功后,“斌斌”前往济南动物园生活,使得没有大熊猫分布地区的人们,近距离地观察熊猫世界的点点滴滴。

1991年

被贫困村民救助的大熊猫“坪坪”

一张老照片记录了动人的一幕,一只幼年大熊猫坐在一位老大爷的腿上,老人一只手将其抱住,另一只手抚摸着它的后背,另一位老太太拿着奶瓶递到它的嘴边,它津津有味地吮吸着。画面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是佛坪县岳坝镇三官庙村村民何长林和他的老伴,何长林怀中的就是“坪坪”,一只被贫困村民救助的大熊猫。

故事还要从1991年11月16日15时许讲起。佛坪县岳坝镇三官庙村一带下着大雪,佛坪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巫运财、汪铁军等4人正在巡山,走到海拔2200米的草坪一带时,半山坡上传来了微弱的叫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大熊猫幼崽,正趴在积雪的枯草上奄奄一息。发现这个小家伙4个小时后,直到天黑,母熊猫也没有出现,汪铁军把大熊猫幼崽抱在怀里暖着,大家摸黑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回三官庙保护站。大家给其取名“坪坪”。

当时的三官庙村还没有整体搬迁,居住着14户50多名村民,日常用品都要从百十里外的县城靠人背马驮运回来,生活贫穷艰苦。但得知“坪坪”的到来,家有吃奶小孙子的何长林站了出来,虽然奶粉来之不易,但老两口却毫不犹豫地拿出孙子何鑫的奶粉、奶瓶,冲了满满一瓶奶粉,把“坪坪”抱在怀里为它滴喂,“坪坪”像是终于找到了“母亲”,叼住奶嘴大口吸吮起来。

2006年—2012年

一家三代人参与大熊猫保护事业

200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佛保局开始了长期的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何长林的小儿子何庆贵因熟知当地山林和大熊猫情况,受邀加入研究团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熊猫野外跟踪、监测人员。2011年12月,何庆贵的儿子何鑫也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工作。

自1993年离开佛坪后,2012年6月8日,阔别佛坪19年的“坪坪”回到故乡,这时它已21岁、体重109公斤,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年龄,在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安度晚年。基地距当年发现它的地方相距仅20多公里,照顾“坪坪”的工作人员,正是何长林的小孙子何鑫。

何鑫说,“坪坪”喜欢玩奶盆,每次喝完奶粉总要把奶盆舔净顶在头上玩,或睡在地上用爪子举起来“耍杂技”。得知“坪坪”“回家”的消息,巫运财、赵纳勋等也都来看望它。2014年3月,因科研需要,“坪坪”离开基地返回研究中心,何鑫难过了好几天,还抽空去研究中心看望“坪坪”。

2019年

秦岭大熊猫保护进入新时代

在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秦岭大熊猫这一珍稀种群不断在扩大,这是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壮举之一。

据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375只。其中,野生秦岭大熊猫仅345只,占大熊猫总量的18.5%。圈养秦岭大熊猫仅22只,全球唯一的棕色大熊猫生活在这里。

在秦岭家园的庇护下,345只野生秦岭大熊猫甜蜜地生活在此,犹如深山的隐者远离喧嚣,又犹如山区的“居民”偶尔串门走访,又像是竹林中的“谦谦君子”温润谦厚。大熊猫在秦岭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秦岭大熊猫是陕西生态文化的“logo”,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也是陕西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具体体现。秦岭大熊猫的每一次出场,每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都会让公众惊叹不已。

秦岭和大熊猫是陕西的两大生态名片,也是两大生态名篇,秦岭大熊猫是两大生态名篇的合著。历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秦岭大熊猫保护,陕西林业人与社会各界勠力同心,推动着秦岭大熊猫保护事业不断上台阶。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栖息地面积由10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3600平方公里。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已经起航,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已经正式启动,秦岭大熊猫保护已经走进新时代。本报记者白圩珑

佛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佛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秦岭大熊猫保护的人和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