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巢湖 > 正文

江淮运河记

来源:铜陵日报 2021-01-28 06:48   https://www.yybnet.net/

□斯 雄

合肥有不少三国遗迹,比如曹魏新城、逍遥津。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合肥,就都专程去过。

最近听说有条曹操河,而且与古江淮运河有关。我有些诧异,倒也饶有兴趣。

记得2016年底的时候,被称为安徽版“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条崭新的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又被称作江淮运河,它将打通长江、淮河水系,结束安徽江淮之间水运必须绕道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曹操河与江淮运河,到底有何隐秘的关联?

安徽自称江淮大地,长江、淮河穿省而过。长江安徽段号称“800里皖江”,淮河安徽段430公里,约占淮河全长的一半。省城合肥居中,处江淮之间。

地理位置不东不西的安徽,多在江淮之间做文章,可能也是别无选择。

江淮分水岭,处安徽中部,又称江淮丘陵,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岭头在岳西县,主要岭区横跨安庆、六安、合肥、淮南,岭尾差不多涵盖滁州全境。合肥所属肥东、肥西、巢湖等市县所在位置尤为典型,降雨从这里往长江或淮河分流,南麓流往长江,北麓汇入淮河。

查看安徽省地形图,在合肥西北的将军岭一带,流入巢湖(再汇入长江)的南淝河与流入淮河的东淝河,分列江淮分水岭两侧。两河支流很接近,距离仅10余公里。

这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如果在此开凿一条河,把两条淝水连接起来,安徽境内的江淮水系即可由“二”字形变成“工”字形,南北贯通了。

据说,曹操河正是如此。而且自古及今,一直有人执著地动此心思。

春秋时期,吴、楚的边界,在江淮分水岭一带,有吴首楚尾之称。因其特殊的区域位置和战略价值,历来为兵家所重。春秋吴、楚争霸,三国魏、吴相争,均在此有过交手。

曹操在江淮分水岭开凿人工河道,南北间连接淝水和施水,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的角度,既有需要,也有可能。

当地土人世代相传,曹操河开挖之后,“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周而复始,河道难成,只得半途而废,望岭兴叹。

当代诸多专家综合历史资料,结合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和野外考察,基本确定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将军岭、曹操河遗址周边,包括曹操河、鸡鸣坝、大陂、小陂,自西向东排成一线,确实存有一条古人工河道遗迹,正好把东淝河和南淝河的源头连接起来,总长5公里。当地人习称曹操河,又称“十里旱河”。

“运河”是一个特定概念。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人工开凿疏通的河道;全河道能够完全通航。

曹操河确实有人工开挖疏通的痕迹。但在江淮分水岭一带的江淮水系是否曾经做到了全程完全通航,抑或只是在将军岭一带翻坝过船,目前尚无直接证据可以确定。

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邗沟运江南漕米以后,曹操河业已湮塞不通了。

曹操河历千年而风貌残存,依稀可见的轮廓,隐含着一言难尽的无奈,仿佛欲说还休。

沟通江淮,几乎成了江淮儿女心中难以抹去的梗: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可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第一条被大规模系统治理的河流,在安徽境内打通江淮的构想,再次浮出水面。几经波折,前赴后继,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论证和研究,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江淮运河。

引江济淮工程从枞阳引江枢纽和凤凰颈引江枢纽引水,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段,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涉及安徽、河南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将长三角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连为一体,润泽皖豫、辐射中原,造福淮河、惠及长江。它是继京杭大运河后打造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

不过,江淮运河没有走曹操河这条线路,而是选择东淝河与同为发源于江淮分水岭的派河相连,与巢湖贯通。

当江水自巢湖顺着派河一路向北流去,到达合肥市蜀山区及肥西境内的江淮分水岭,引江济淮途经的这一地段,仍然是必须穿越的雷区——传说中当年开挖曹操河遇到的情形,实际是一道世界性技术难题。

所谓“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其实是江淮分水岭区域广泛分布的膨胀土造成的。膨胀土是一种富含亲水粘性矿物质的土质,遇水膨胀,失水收缩。下雨时,吸水膨胀,松软如泥;天晴后,迅速收缩,硬如岩石。开挖河道遇此土,易致垮塌。

为攻克膨胀土处理难题又不影响引江济淮水质,在江淮运河工地上,云集了中国最顶尖的水利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试验段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实验,最终通过把膨胀土换填成水泥改性土,攻克了这一千年难题。

在踏访热火朝天的江淮运河工地的时候,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些体现综合国力的技术和装备上的领先和卓越,而是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标签——“生态优先”。

话说,地跨桐城和枞阳的菜子湖,是引江济淮的必经之路,又是内陆湖泊中黑腹滨鹬重要迁徙和越冬地,周边的湿地吸引众多候鸟在此栖息。特别是珍稀鸟类白头鹤,每年有1万多只由西伯利亚南下迁徙,其中约2000只在菜子湖过冬。

为让引江济淮的江水能够自流,必须抬高菜子湖的水位1米多,淹没滩涂丰茂的水草。而草籽、草根皆为水鸟的食物,食物源减少和生存空间缩小,破坏了候鸟栖息环境。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湿地国际候鸟迁徙专家,很快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反复论证之后,决策层拍板:专门增加约3.5亿元工程投资,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大幅调整:将航道西移约1公里,远离团结大圩鸟类集中分布区;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降低水位,保护候鸟越冬栖息湿地基本不减少;修复团结大圩附近湿地,改善和扩大湖区湿地环境;冬季候鸟期,临时停航,设立投食站,给候鸟准备充足的饵料。

引江济淮所有工程环节的先导条件是保护生态和减缓环境不利影响,谨慎论证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调水规模、引江口门、输水线路、枢纽布置等重大方案……早在工程论证阶段,鱼类、鸟类、生态等专家就已按问题导向提前介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的影响。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值得深思,令人警醒。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一定有许多是古人想象不到或者毋需考虑的。一项浩大的工程,讲究生态优先,充分照顾到鱼、鸟以及生态环境等等,有时候甚至不得不不惜代价、不计成本。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有梦想,才有方向、有远方、有未来。好梦成真之日,便是福祉惠至之时。

千年梦圆在今朝。引江济淮工程全线竣工之时,生机勃勃的江淮运河将使安徽腹地实现“通江达海”,真正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便捷对接“长三角”、中部崛起,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经济版图和生态美景——“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

运河,从来都像是一条流动的生产线,带给人类的,始终是发展与进步、文明与富足。

古往今来,只有那些顺应自然、福泽众生的事,才会世代传扬,并最终为历史所铭记。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1月25日 第07版

新闻推荐

传统糕点飘香 年味越来越浓

本报讯随着春节的临近,又到了传统糕点消费的旺季。近日,记者从巢湖烔炀镇了解到,镇上的几家主要糕点作坊正开足马力,全力...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乡村年货节2021-01-26 00:47
猜你喜欢:
评论:(江淮运河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