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巨野新闻 > 正文

400年“杂技之乡”的记忆与展望

来源:山东商报 2018-10-10 13:57   https://www.yybnet.net/

孔楼村的一片空地成为孩子们练杂技的训练场孔楼村的一片空地成为孩子们练杂技的训练场孔伟杂技经典节目《百尺竿头》孔伟杂技经典节目《百尺竿头》孔楼村,一个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的小村庄,因“孔楼杂技”的招牌而盛名在外。然而,十几年前,在市场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从事这门传承百年的技艺,转投其他行业。“孔楼杂技”的传承步入了瓶颈期。

两年前开始常驻国外演出,孔伟坦言是无奈也是尝试。作为孔楼杂技的传承人,孔伟经历了孔楼杂技走向衰落前的辉煌期,这是一份幸运也让他倍感压力。400年传承的历史给孔楼村人留下了满身的“技艺”,对孔伟而言,孔楼杂技不能止于停留在脑海中的“记忆”。

记者许倩

“杂技之乡”的辉煌

“上至九十九,下自刚会走,村民耍杂技,人人有一手”,用这句话来形容孔楼村曾经的杂技盛况着实贴切。有着400多年历史积淀的孔楼杂技在这个村庄发芽生根,花开遍地。

杂技艺术在巨野兴起源于明代。“明代万历年间,河北沧州两位艺人来巨野收徒传艺。”菏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楼杂技传承人孔伟告诉记者,当时村子里的孔广梅等人首先拜师学艺,没多久,学艺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并渐成风气,到了清代更加盛行。

也正因最初这一带,孔楼村人最先学习杂技,慢慢的也就得名“孔楼杂技”。

发展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孔楼杂技的范围也辐射到了巨野县,形成了孔班和邱班两个班底,也就是巨野县杂技团的前身,当时身怀绝技的艺人就有40名。孔伟介绍,“1959年巨野县杂技团改名为菏泽专署杂技团,后来巨野县重新成立巨野县马戏团,开始行走大江南北进行表演。”

上世纪70年代初,孔楼杂技凭借高超的艺术魅力技惊世界。《单手顶碗》《狮子舞》《顶坛子》《钻火圈》《水流星》《扇碟子》等节目受到美国、日本、加拿大、古巴、西班牙等多国的热烈欢迎,影响甚大,载誉而归。同时向外输送杂技演员5000余人,享誉国外,并多次获国际大奖。

经过多年的演出实践,孔楼杂技逐步形成了以高、精、尖、难、奇、巧、险、新“八字”著称的独特艺术,已成为一项广泛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全村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是行家里手,田间地头、灶台庭院……处处是他们锤练技艺的最佳舞台。

世纪初迎来阵痛

如果说早年间孔楼杂技的盛行是历史的积淀,那么这些年孔楼杂技能够走上越来越广阔的国际舞台,离不开一个人的推动,就是孔伟的父亲,孔祥会。

1978年,孔祥会相继在村里创办组建了杂技学校和孔楼村杂技团,不仅不收费用,还免费提供吃住,以此来传承杂技艺术。自那时起,村里和邻村的孩子都来孔楼村学习杂技,村民们就自发充当起了观众。

舞台上大展身手,轻盈的动作与曼妙的身姿背后是杂技演员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对于孔楼村人而言,村子西南角的一片空地就是他们的练功场。

近千平方米空闲的场地上摆放着铁梯、竖杆、钢丝架等各种练功器材,平时孩子们就在这里练功,顶碗、独轮车、流星锤、蹬桌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大树、桌椅、绳子、独轮车都是孩子们杂技梦的起点。下腰、倒立、蹬人……他们深知伤痛、辛劳在所难免,但却一直坚持着。

从七岁起,孔伟也成为了父亲2000多名学生中的一员。早出晚归,是训练的常态。“每天早上从五点就起床做准备,正常要训练八个小时左右。”回想起训练的时光,孔伟至今难忘。“训练和表演时穿的衣服常常湿透,每次吃饭前都要先洗澡换衣服。”

蹬技、口技、爬杆、飞人、飞刀、舞狮、走钢丝……舞台上所呈现出的精彩节目背后无不浸透着孩子们的汗水与泪水,因为村里的练习场地设备简陋,保护措施也相对差一些,几年下来,孔伟遍体鳞伤,手臂、肋骨、小腿骨都不同程度的摔断过。“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这样,从绳子上摔下来都是常有的事。”孔伟告诉记者,如今自己的拿手节目《百尺竿头》的训练过程也是如此。

七八米高、30多斤重的竹竿,爬上之后倒立并进行其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精彩背后是年复一年的积累。“刚开始学习这套基本功就用了一年。”孔伟告诉记者,学会动作需要一年,真正地想要达到成功演出的效果则需要五年左右的磨练。

也正因学习杂技苦,这些年孔楼杂技也正面临着衰退期。“上世纪90年代还可以,到了2004年左右很多人觉得做这个养活不了家庭,就不愿意让孩子再受苦。”孔伟感叹,2013年父亲去世以后自己依然在坚持教学,但无奈学生太少。“有些年纪大的老人还会这些本事,尽管热爱但也不会再进行表演了。”

如今,那片练功场还在,却难觅练功人。

传承路漫漫

孔楼村人热爱杂技烙印到了血液中。曾经,黄发垂髫,所见之人都能向大家露一手。这是村里的传统,也是村里的财富。如今,这是只能回忆的昔日盛景,如何将这样的盛景延续下去是孔伟思考的问题。

为了改变孔楼杂技的现状,2016年,孔伟和三位搭档怀揣着梦想开始出国演出。“一是想接触一下国外的环境,因为在国外很多40多岁的杂技演员依然在演出,我想来学习一下,看能不能对传统的杂技进行创新;二是想用演出的收入来补贴村里,建一所杂技学校。”孔伟设想着,用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看到杂技的未来。

新西兰、德国、埃及、日本、新加坡……两年来孔伟几乎辗转了全球,让这门源于小村庄的杂技花开遍地。很多时候,孔伟是以船上演出的形式来进行表演。“我参加的是邮轮达人秀,节目还是以经典的《百尺竿头》为主,搭配着《水流星》等节目,每场演出45分钟。”孔伟告诉记者,自己最多的时候一天表演4场,平均一个月要表演30多场。

船上表演场地受限,加上国外的竹子太粗,很难用手握住。对于孔伟而言,这些都是新的挑战,但他依然坚持着。“很多外国友人喜欢我们的节目,这跟他们这边的杂技不一样,特别是华人看到后有新奇感。用孙悟空爬竿的形式演出,孩子们很喜欢。”

在国外辗转了两年,孔伟依然放心不下那个让他牵挂的小村庄,那个承载了一代代人梦想的“孔楼杂技”。他说,这是我想要一辈子坚持下去的事情,还是得回去。

归期未定,对于孔楼杂技的传承,孔伟信念坚定。“孔楼杂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在表演上不能只突出技艺,而应融入时尚元素。现在杂技界流行以组合形式亮相,表演形式有芭蕾、情景剧,并配有舞台灯光、背景音乐,很抓观众眼球。”这些都在孔伟的脑海中已然有了规划。

新闻推荐

巨野县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行动

本报巨野9月20日讯(通讯员刘红红)为严厉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行为,坚决治理从业人员身边的重大安全隐患,巨野县安委会...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400年“杂技之乡”的记忆与展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