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皋兰 > 正文

传统民俗昔与今

来源:白银晚报 2019-09-16 09:48   https://www.yybnet.net/

王岘境内有迁移人口居住的历史悠久,根据从相关资料考证约从明中期到清朝、民国时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约几百年。王岘的前辈们在封建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在周边地区社会生活的传承影响下,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风情。社会物质生活是前辈们生存的基本前提,民俗风情内容十分丰富,最基本的内容为衣、食、住、行。传统民俗风情反映了人们的等级差异和社会地位,也最终体现和反映了生活风情和文化的内涵。王岘的传统民俗风情与白银区的乡镇村社也一脉相承。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发展变化。

服饰风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王岘境内大部分地方种植棉花,农家多以自纺自染的土布为衣料。男性着大襟土布上衣,大腰裤,戴黑色瓜皮小帽,自做粗布圆口千层底布鞋。女性穿大襟宽袖上衣,宽裤腿。以白洋布、各种机制平布(市布)、斜纹布视为上等衣料,除少数富户常用外,普通人家只给子女备婚装、送彩礼用。穷苦人家结婚、走亲戚多借穿别人的市布长衫。富家子女婚嫁之衣,间有用绸缎者,冲服呢多用作鞋面料。

上世纪50年代后,机制平布逐渐代替自织土布。市、斜布,单、双面卡成为生活常用布料。上世纪60年代,兴时花达呢、条绒。随棉布价格上调,合成纤维衣料价格下调,的确良、涤卡、涤纶、腈纶、中长纤维布、粘胶花达呢等化纤面料畅销城乡。上世纪90年代,亚麻纺品、真丝织品、纯毛毛料、毛涤为兴时衣料,颜色趋向鲜艳,服装款式美观、大方。

一、服装:旧时男装,少数富家大户子弟着绸缎和机制布缝制的长袍马褂,大多数民众只穿手工缝制的土布长衫、长袄、汗衫、棉衣等。

袍、袄、长衫及女人的短衫、棉衣等都是圆领大襟,开襟男左女右,襟缝从脖领处右侧呈弧形斜下至腋窝,再直下至下摆边(俗称大兜襟),视长袄、短衫及体形而定长短宽窄。脖领处为第一纽,肩胛处为第二纽,腋窝处为第三纽,在近臀围侧开放部分的等高处为最末一纽,视衣长而缀五纽或七纽。公纽结核桃疙瘩,女装纽尾部盘为美观图案。常以纽结、纽门的齐整评论缝纫技巧。形似短衫无袖者为袈袈,其他服饰等不再细论。

上世纪60年代,兜肚儿、缠腰子渐为线衣、绒衣、毛衣等代之。

男女裤子,腰围大于臀围,以宽15厘米左右的布料做裤腰,另以裤带束之(俗称大裆裤)。已婚妇女、老年男子裤下口多缠扎脚巴带。脚巴带一般宽3厘米左右,长约50厘米。此外,皮袄、羊毛毡袈、用羊毛自纺自制成褐子缝制的褐褂、褐裤,间或有人穿着。上世纪50至上世纪60年代,服装款式为列宁服、青年服、中山服、工作服等,男女装无别。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男女服装及童装日渐新颖。进入上世纪80年代,市售成衣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上世纪90年代,服装款式、质料新颖多变,套装、裙装盛行,因季节而易,男女西装、猎装、皮夹克、夹克衫、运动装、健美裤、休闲服兴时。每年都有新款式,农村中老年人尚有穿旧式服装者。

二、鞋袜:旧时鞋式有浅腰、深腰及平底、高底之分,均为手工制作。

浅腰单鞋,鞋面处略宽于鞋帮,鞋口有圆口方口之分,制作简易,穿着轻便,适应性强。深腰鞋,在鞋面有舌形突出部分,鞋舌与鞋帮结合处以宽约3厘米的松紧布连接俗称牛眼窝鞋,舌形部装有8个气眼的叫八眼鞋。

小脚女单鞋,或宽帮,或窄帮,或浅腰,或深腰,呈尖头;大脚女式浅腰鞋,多有襻带。

上世纪50年代后,商品布鞋、球鞋、凉鞋、皮鞋进入民家。上世纪70年代后期,农家制鞋采用塑料鞋底。上世纪80年代后,商品鞋品类多,款式新,逐渐取代家制鞋,农村现还有穿自制鞋者。

旧时,民间普遍穿自己缝制的布袜,多数人暖季一般不穿袜,冬季也有着自织毛袜者。上世纪40年代,始有针织长腰线袜,经上底衬帮后穿用。上世纪60年代末,丝袜、尼龙袜兴起,花色品种繁多,美观耐用,不必上底衬帮,已普遍选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女式长筒袜流行。

三、发型及饰品:旧时,农村男子多剃光头,戴瓜皮小帽,冬天戴毡帽。但大多数终年戴一顶单帽,天寒时,或戴耳圈、耳套御寒。上世纪50年代后,中老年农民仍多剃光头,公职人员、学生多留分头、平头、背头,戴前进帽、军便帽。“文革”时期,兴时草绿色军帽。上世纪80年代后,又新增鸭舌帽、绒线帽等;男性青年中有留八字胡,蓄长发齐肩者。

旧时,妇女婚前梳扎独辫,垂于背,以长者为美。婚后挽成发髻(俗称“攒攒”)戴网子、插簪子,青年妇女或结丝、绸、绒花于其上;中老年妇女或戴平绒帽或箍手帕。上世纪50年代后,妇女发型有剪发、有双辫。双辫垂于双颊下,长者垂于肩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兴烫发,发型多样。上世纪90年代各种美容美发店,遍布城乡。农村老年妇女仍多梳发髻,箍手帕。

旧时,妇女穿耳环眼、戴耳坠、戴玉镯、银镯。上世纪50年代后戴耳环、镯子者渐少。上世纪80年代后复兴,尤以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镯子为时尚。

饮食风情

上世纪50年代前后,农家以麦面、糜面、谷面、小米、黄米为主食,间食豆面、荞面、炒面、洋芋等辅助食品。上世纪70年代后,杂粮食品渐少,肉禽蛋用量增加,餐桌食物逐渐丰盛。

一、小麦面食品:长面(臊子面)以“和尚头”小麦加工的精细白面加适量的蓬灰水或碱水,手工擀成约50厘米见方的面帐,用切刀均匀细切,一帐一把,用笈笈小棍穿好晾干。食用时煮熟,捞入加少许醋的凉水中,然后盛碗用开水冲热,浇上用臊子、豆腐干、胡萝卜丁、葱花、鸡蛋花等佐料调好的汤,放上碎蒜苗、香菜。为逢年过节或喜庆待客、自食的上等好饭。

面条面和好擀成帐,均匀切成宽约3—5毫米宽的条,煮熟,视情况和口味调入其他佐料,为一锅子面。亦可煮好捞出,拌上佐料和炒菜,谓之干拌面。

面片子擀同面条,切成小长方形、正方形或菱形,煮好后调入臊子、葱花等佐料的称臊子面片子,调入鸡蛋、醋、葱花等佐料的为酸汤面片子,不调其他佐料的叫甜面片子。面和好后,手工拉条揪片,随揪随下入开水锅内煮熟,称手揪面片子。

拌汤也叫拌面汤。把麦面加少量水搅拌成颗粒状,下开水锅煮熟,调佐料或不调佐料,春夏食用,既解饥又解渴。

馍类白面加“酵头子”用水和好发酵后叫发面。将发面加碱水使酸碱中和,揉搓成长条,刀切成块状入笼蒸熟叫刀把子,将切块揉搓成圆形蒸熟叫馒头,擀作面饼,卷入清油、苦豆粉、玫瑰花粉、姜黄粉等佐料,拉拧成花入笼蒸制的叫花卷儿。船馍是农村馍类的上等品,蒸熟的馍底似船形,船馍配有吉祥花样,并用食色点上红绿点以兆喜庆,主要用于嫁女、娶亲、盖新房等家中大事之用。将切块擀成圆饼卷入上述佐料,再擀成圆饼放入平底锅,烙制的叫锅盔或干粮子。放在石板或厚铁板上,扣上铁锅,用草烧熟的叫烧锅子。把面擀成圆饼,包入肉馅、菜馅或其它馅蒸制的叫包子,其他面食均不细论。

二、糜面及玉米面食品:碗砣子糜面和成糊状发酵后,放碱中和,盛入碗盘等容器中入笼蒸熟即成,凉冷后凉甜爽口。

发糕糜面、玉米面和成糊状发酵后,放碱中和,蒸笼内铺上笼布,将面糊摊开,蒸熟切块,食用松软甜香。

糁饭将黄米(糜子碾成米)淘净下入锅内煮至八九成熟,趁旺火边往锅内加面(小麦面或玉米面)边用糁饭杈搅拌,糁好后盖锅盖在慢火上焐熟,就酸白菜或炒菜食用。糁饭时须掌握好火候,米面份量,软硬适度,搅拌均匀。俗语云:“若要糁饭好,三百六十搅。”

三、大麻籽制品:麻籽榨油,色绿味香,烧热调味,其香胜过胡麻油。磨成粉末,多次加水过滤,去渣,制成麻油水,放入锅内烧开点制,捞出漂浮絮状体即成麻腐。以麻腐作馅,小麦面皮,蒸成麻腐包子。麻腐汤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四、油炸食品:油饼发酵小麦面擀制成小圆饼,中间开小孔或刀割几条3—4厘米小缝,入油锅炸熟即可。麻花、馓子发酵小麦面加入鸡蛋等辅料揉匀搓条,抻成细条,折为三四股拧成绳花状,置油锅内炸熟称麻花。绕成线圈状,置油锅内炸熟称馓子。

油馃儿又叫馃馃儿。面同油饼,擀成1厘米左右厚的饼,再切成小菱形或小长方形,中间切一道缝,将一端从缝中放入翻出,放入油锅炸熟,形状美观。

油花子小麦面加鸡蛋等辅料分为两份,分别以白糖水和蜂蜜水拌和,各擀饼重合,搓成绳状,切片,用筷子夹成花朵或小动物状,置油锅炸熟,糖层黄色,蜜层红色,花色多变,型同工艺品。待客送人,可谓美食。

五、肉食品:农村人的肉食以猪、羊、鸡等为主。春节前家家杀年猪,除留春节期间使用部分外,其余腌制供年中食用,酸烂猪肉是习惯吃法。羊肉一般每年在秋、冬季食用,多为手抓羊肉、羊肉泡馍。鸡肉多在宴请宾客或节日期间食之。上世纪80年代后,城乡群众都能吃上新鲜鱼。

六、风味小吃:风味小吃有酿皮子、手工长面、油糊卷、甜醅子、灰豆子、麻腐包子、荞面凉粉、油炸花子等。

七、调味品:常用调味品有花椒、大香(八角)、丁香、草果、小茴香、胡椒、生姜(姜片)、桂皮、芥菜籽、香菜(芫荽)、苦豆叶、玫瑰花、红葱、辣椒、大蒜;油、盐、酱、醋、味精等。常用调味品中,农家自己酿造的醋、酱,可谓上品。

八、自然野味:境内山野生长的野菜有扁白、沙葱、野韭、羊胡子等,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扁白,蒜味、辛辣,长在山之阴;沙葱,似葱味,脆嫩,多生阳山;野韭,韭菜味,丛生,叶中空,稍煮即熟,凉拌或生咸腌食之;羊胡子,辛辣,稍有葱味,生于滩地及阳坡。苦苣菜,多年野生草本植物,多长在田间地头,挖来后去根洗净煮熟,拌以油盐酱醋及辣椒面食之,长期食用可健胃。

居住风情

上世纪50年代前,王岘的农家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一坡水平房,座北向南者居多,避北风、光线好、日照时间长,冬暖夏凉。

上世纪50年代后,木材来源渐广,建房常用松木制做门窗和梁、檩,松椽较缺。上世纪60、上世纪70年代,自植杨木作椽檩建房或翻建者增多。主房(上房)三间高,两边耳房低,东边盖厨房,低于主房。有些地方打破旧形式,采用高低一致的一排数间房,当地人称一眼观透堂。旧多以夹板筑土墙(俗称打墙)为庄院。庄院小者,房屋以庄墙为后墙,其上按房屋高度砌土墼(俗称胡墼)墙。土墼为长方块,以坯模加湿土,以石杵子夯制而成。

上世纪50年代前,一些富裕之家有修建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的出檐堂屋或四合院,其木活和砖活做工考究。堂屋(主房)四门八窗,深檐露柱(两明柱露,侧两柱半露),木材多由外地购进或外地人贩运到此。大多数贫民住土窑洞。窑洞有崖窑和箍窑。有庄院的人家,常挖崖窑,圈养牲畜、羊只,置放农具等。

窨子,旧时一些富家大户,在岩石崖上开门挖洞,逐渐向上,凿成台阶,上挖到所需高度,凿室开窗,出入口安门,出入时用梯子,用以储粮住人,防匪防盗。

上世纪50年代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土木结构平房代替了土窑洞。上世纪80年代后,农村建房大多为砖木结构一坡水平房或人字架两流水出2平房,木门钢窗,宽敞明亮,瓷砖贴面,美观大方。农民家居,夫妻、男女、长幼、亲朋各有其室。中老年人冬天喜欢睡热炕,其居室都盘有火炕。一家一处院落,户户都有院墙,并有建筑考究的大门(财门、街门)。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建起了两三层楼房,室内布置、装潢讲究。

上世纪80年代后,王岘农村户均住房面积90—1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约19平方米。

上世纪50年代前,家具主要有老式炕柜、二套柜、三套柜、立柜、木箱、方桌、琴桌、椅、凳、床等。上世纪50年代后,家具逐年增多,式样日新。上世纪80年代后,各式桌椅、组合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及洗衣机、组合音箱、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冰柜、电风扇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出行风情

王岘境内解放前属皋兰县北山区辖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造成出行交通困难。旧社会路况、交通工具、设施等都很落后,人们出行十分不便。甘肃地域辽阔,沿途村落稀疏,一日之程,有尖站、宿站之分。尖站多面点,供吃饭;宿站多车站,供住宿兼吃饭。路分官道和便道,官道较为平坦,便道则曲折坎坷。交通工具有马、驴、牛和轿子、铁轮、木轮、人力车等。乡民出行多骑驴或马,骑驴者尤多。缠足妇女外出时,常携女抱男骑坐驴背,丈夫或父兄照顾伴随。妇女乘骑出门一般都用手帕遮面。富裕人出行多乘车或轿子。山区有一种交通工具叫架窝子,又名扇子、骡轿,用两匹骡子先后赓行,背负双杆,中驾轿窝,下为绳兜,可铺褥子,放置箱物,人坐卧其上,上搭蔑蓬,旁边有赶骡的人。

黄河成为人们远行的天然屏障,给人们各种社会交往造成交通不便。每年冰解时搭桥,需人数百,或在岸、或在舟、或乘皮筏。惊蛰以后,河面消解,又用船连成浮桥,两岸可以自由畅通,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旧社会王岘人民大多数从境内各村庄较远出行到省城兰州有两个主要通道:一是从王岘三合村刘家窑南叫兰州路沟,从该沟出行到强湾川口南—鹿角岘—皋兰至兰州青白石到省城交换物品;二是有胶轮马车和轿子的富人从大坝滩以西的双孤驿站道口沿原兰宁公路到省城兰州进行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国道109线、兰白高速公路及省道和县乡镇村的交通网络,人们出行快速便捷。

(据《王岘史话》郝尊忠主编)

新闻推荐

“陇风3号”行动合成研判串并分析 皋兰县公安局破获案件6起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伊晓明特约记者苟宏伟)全省公安机关“陇风3号”集中行动以来,皋兰县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厅、...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民俗昔与今)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