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解码“塞上江南”的绿色崛起 媒体人走进宁夏看变化聆听发展故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8-08-12 02:00   https://www.yybnet.net/

沙漠治理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

银川塞上湖城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是一个神秘而又富有魅力的地方,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8月7日至9日,第23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宁夏银川市举行,来自全国27家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相约宁夏交流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报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做法,聆听“塞上江南”的发展故事。

奇 人进沙退让沙海泛绿波

8月8日,媒体大咖走进以沙闻名的中卫,观摩治沙成绩。如今的中卫,不仅人进沙退,蓝天白云常驻,现代农业、旅游业、特色产业都因沙而富。

1950年,中卫县防沙林场成立,在国家科研部门、地方政府和中卫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治沙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包兰铁路两侧巨网般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泛起了层层绿波。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卫人成功在铁路两边建立起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化”,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

因治沙成果卓越,沙坡头治沙科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慕名到沙坡头参观访问、考察、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中卫人发明的“麦草方格治沙法”成为中卫引以为豪的一大杰作,向世界宣告了中卫的治沙成果!

从沙进人退,到防沙治沙,最终变为人进沙退,中卫人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对此,来自《北方新报》的高玉珍表示,作为西北地区的治沙盟友,西北三省区可谓各有各的高招,而这些方法中,“麦草方格治沙法”改善沙漠土质,让沙生植物能驻足沙漠,是名副其实的“良方”。

在谈及用沙经验时,高玉珍说,近年来,内蒙古在治沙之余也在用沙,通过中草药、沙棘等作物的种植,将当地的沙漠变废为宝,带动地区经济效益。

而作为以沙闻名的城市,中卫市则走上了另一条用沙之路,利用沙漠,发展成为旅游城市。5A级国家旅游景区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又有西北风光之雄奇。

如今,已有不少农业企业在沙漠里建成农场,利用干燥通风的地域特点,在沙漠中养牛,利用牛粪改善沙漠土质,最终变成了草畜一体化,包含奶牛场以及沙漠蔬菜大棚、经果林和酿酒葡萄的现代沙漠农场。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带动周边1200余人就业。

对于中卫如今的治沙成果,《大河报》社长王自合表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极少与沙漠打交道,可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要学习和了解如何治理沙漠,更重要的是要珍惜上游城市的治沙成果。来中卫之前,通过“麦草方格”的名字我能想象到这种治沙方法,但我没想到,在这片沙漠里,一个又一个连成片的小草方格居然覆盖了近40万亩沙漠,这是壮举,中卫人把这片沙漠变成了聚宝盆,如此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存的成果让人大吃一惊。

妙 月牙湖乡树莓麻编都是宝

8月9日下午,当媒体大咖们来到月牙湖树莓生态产业园有机树莓种植基地时,2500亩树莓园散发出阵阵清香,立即吸引了大家进园拍照。这里过去曾是沙漠荒滩,经过改造,不仅让沙漠变为绿洲,还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了附近的生态移民一起种植红树莓,直接带动户均增收21160元、人均增收7053元,成为了生态移民、产业脱贫的典范。

《贵州都市报》总编辑范朝权说,两年前贵州的贫困人口数量达620多万,几乎接近宁夏的总人口数,虽然这两年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不少,但也面临巨大的脱贫攻坚压力。根据经验看,通过种植红树莓这样产业脱贫还是非常有效,培育起好的产业,让移民有了可持续发展,就不会出现返贫现象。

从月牙湖树莓生态产业园出来,媒体大咖们又来到了月牙湖乡滨河新村的月牙湖手工工坊。在工坊里,十几位移民正在认真地制作麻编。

“我们已进入麻编初期生产完善阶段,每人每月收入达到1000元左右。”据介绍,手工工坊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滨河新村的移民,而且多数是建档立卡户。月牙湖滨河家园4村第一书记柳普军说,目前,在手工工坊固定上班的建档立卡户就有32人,60岁以上老年人19人,签订订单达20余万元。柳普军说,最近准备开办麻编中期班,届时会为村里群众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这个好。”采访结束后,《兰州晨报》副总编李海生说,手工工坊不仅让移民新村的留守老人以及妇女们学到一门手艺,可以坐在家门口赚钱,还解决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让他们坐在一起边聊天边挣钱,一举多得。

看 “紫色梦想”让群众产生幸福感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带回葡萄。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宁夏这片神奇沃土上,金珠玉露早已结出一片“紫色梦想”。

从2007年推广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产业以来,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这片东临黄河水,西依贺兰山的土地上,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27万亩增至57万亩,是中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产区,成为中国葡萄酒界奖牌榜的领跑者。这其中,汇达酒庄所在的北纬38度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也是贺兰山东麓产区中的精华地带。

8月7日下午,红寺堡区微风阵阵,白云朵朵,27家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的总编辑们刚一抵达汇达酒庄,就被这里清新的空气、怡人的气温和一望无际的绿色葡萄藤所吸引,纷纷拍照留念。

相比起种植传统高耗水农作物玉米,葡萄不仅节水,经济效益也更突出。为了让更多群众种植葡萄,汇达酒庄探索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部分产业村的农户土地流转种植葡萄,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还可就近到葡萄园务工增加收入。

良好的产业合作模式,让农户受益良多。这样的实惠,和兴村村民何飞最有发言权。2007年,何飞种植11亩酿酒葡萄,2017年全部被汇达酒庄收购,结算葡萄款5.4万元,亩均收入4900元。

自2013年成立以来,汇达酒庄每年以葡萄产业链辐射带动农户894户,通过劳务用工、订单收购等方式帮扶农户,户均年增收29490元,人均收入9800元,高于当地农户人均收入。

2016年,汇达酒庄投资2亿元,建设以酒庄为核心,集观赏、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移民文化景观——宁夏(红寺堡)移民风情园,目前已初步完成生态移民文化园、世界红酒博物馆。“在宁夏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产业,得天时地利人和,既能增收,更能让群众产生幸福感。”《潇湘晨报》总编辑伍洪涛告诉记者。

变 吴忠仪表的华丽转身

60年的工业化之路,30年的信息化之路,吴忠仪表这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控制阀生产企业,历经了由兴到衰再到一步一个台阶、核心技术领先国内同行业20年的标杆企业,蜕变过程实属不易。8月9日,媒体大咖们来到吴忠仪表采风,看这个曾走过弯路的老牌企业,用自身对科技的不断追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演变。

“这个机器手臂很灵活,很聪明。”“你看它抓取时非常精准,屏幕上显示它的不合格率为零。”在吴忠仪表车间内,媒体老总们对正在运行的OP10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驻足观察它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并拍照、拍视频留念。

在吴忠仪表的车间内,两三个月就会有新的变化。“上次来,这车间里还没有这样的监控调度屏幕吧?”面对眼前的改变,记者不禁好奇。“虽说是仪器工厂,但这里环境没有灰尘,且生产环境更加趋于环保。”老总们边看边交流。

在3万平方米的大车间里,鲜有工人来回走动,而一台台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小车井然有序地穿行其间,准确无误地将装配零件送到装配机位进行组装。目前,吴忠仪表已在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率先全面建成智能控制阀数字化工厂,被工信部评定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大家看到的这个控制阀,可在深海1500米的环境下作业,这边这台是杭州G20峰会时,组委会请我们制作的天然气三级减压阀,以前这些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现在吴忠仪表实现了这些设备的国产化,价格也比国外设备低很多。”工作人员介绍着。看着一台台陈列在侧的控制阀,老总们为吴忠仪表的先进制造技术点赞。

自2013年至今,吴忠仪表通过“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开展与伊朗方面的贸易合作;在化工行业领域,与世界500强企业BASF合作;在油气石化行业,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参与其在海外项目的供货;并通过多方联系努力,即将获得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合格供应商资质,打开科威特石油天然气市场。

本报记者石喻涵整理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新闻推荐

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企业已达13004户

兰州晚报讯(记者朱浩源)8月10日,由甘肃省人社厅和兰州市人社局主办,兰州铁路局、中铁二十一局承办的“工伤保险进央企”主题...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解码“塞上江南”的绿色崛起 媒体人走进宁夏看变化聆听发展故事)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