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安 今日霍邱 今日霍山 今日金寨 今日舒城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今日霍邱 > 正文

一座城,一生情,一杯酒 台静农与青岛,与苦老酒以及挚友们的不解之缘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6-25 03:06   https://www.yybnet.net/

文/半岛记者张文艳

台静农,1902年11月23日出生于安徽霍邱县叶家集,自幼读私塾,受父亲台兆基的影响,爱好经史子集和书法。1918年,台静农离乡到汉口新式中学就读,与同学创办了《新淮潮》杂志,鼓吹新文化。1922年,因中学学潮离开学校,同年9月考取北京大学旁听生的资格。此后,他研究山歌小调,主持《歌谣》周刊。1925年与鲁迅结识,并在他的引导下成立了“未名社”,出版了《地之子》《建塔者》小说集,被鲁迅盛赞,两人成为师生兼挚友。此后,台静农走上了讲坛,辗转于北京私立中法大学、辅仁大学等。1935年8月,在胡适的介绍下前往厦门大学文学院任教。一年后,辞职转赴青岛。虽然仅有一年的时间,却与这座海滨城市,这里的好友老舍,这里苦涩的苦老酒,结下了一生的缘分,未曾忘却。

台静农在山大讲坛,老舍,苦老酒

台静农来青岛的原因,在他给胡适的信件中可以看到,在《台静农全集》之《台静农来往书信》中,1936年12月21日,他写信给胡适:“适之吾师……生本年度原系仍留厦大,惟因今春在厦,身受湿热甚重,常为疾病所苦,适有友人在山大,遂来此充一专任讲师。山大校长为林济青氏,省政府委员,曾任教会齐鲁大学校长,此次长山大,闻系韩主席保荐。此校无文学院,仅有国文、英文两系,全校学生四百余人,国文系学生六十余人”。

一位新讲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36年7月,一个常常穿着灰布长衫,戴着一副方形黑框眼镜的先生,行走在青岛的海滨。此时的青岛,在大学路上,黄县路周边,早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台静农的到来,又为青岛增添了一抹新文学的色彩。

台静农在青岛的时间不长,也就一年的时间。在国立山大的教学情况,台静农1937年9月27日写给陈垣的信件中提到,“此间秋高气爽,远非南海滨热湿可比。校中上课已一周,学生尚沉静,似无嚣张之气”。国立山大的学生,让他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

后来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当时就读于国立山大,他在《琐忆静农师》中,回忆了与恩师的交往:“静农师于1936年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来执教的时候,我正在那里进入三年级学习。我听了他一年讲《诗经》的课。由于我负责‘山大文学会’的工作,又处于对他的敬仰,经常向他请教,他当时并未带家眷来,去他住处很方便。他总是那样亲切、谦和、耐心。”

台静农讲课操一口洪亮的皖北口音,与黄公渚带有闽味的口音相比,对北方学生来说要较为好懂。很多学生回忆起台静农时,都说他温和、大度、质朴,生活也崇尚简单,不事奢华。台静农在诗中也写道:“心如秋水不沾土”。可能是国立山大的学生沉静的缘故,所以他在课堂上对学生关爱有加,循循善诱。谁会想到,这样一位温和的讲师,后来到了台湾大学,曾经因为有学生扰乱他的上课秩序,被他一把粉笔头扔过去,吓得他们不再敢出声。

一个老朋友

酒逢知己千杯少

台静农没有赶上以杨振声为首的国立青大酒中八仙组合,不过他好酒也是出了名的。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他住在恒山路,门口是龙山路,与老舍相距很近。所以,他专门撰文《我与老舍与酒》的文章怀念好友兼酒友。

1936年的秋末冬初,台静农认识了老舍,“先是久居青岛的朋友请我们吃饭,晚上,在一家老饭庄,室内的陈设,像北平的东兴楼。他给我的印象,面目有些严肃,也有些苦闷,又有些世故;偶然冷然的冲出一句两句笑话时,不仅仅大家轰然,他自己也‘嘻嘻’地笑,这又是小孩样的天真啊”。

老舍的天真和可爱神情刻印在台静农的脑子里,与他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最初印象完全不同,“我在青岛山东大学教书时,一天,他到我宿舍来,送我一本新出版的《老牛破车》,我同他说,‘我喜欢你的《骆驼祥子》’,那时似乎还没有印出单行本,刚在《宇宙风》上登完。他说,‘只能写到那里了,底下咱不便写下去了。’笑着,‘嘻嘻’的——他老是这样神气的”。

于是两个熟悉且都爱酒的人越走越近,他们常常和周围的朋友一起下馆子,“直到现在,我想到老舍兄时,便会想到苦老酒”。

“苦老酒”对于台静农来说,犹如一扇记忆的大门,让他想起老舍,想起青岛。

他记得,“有天傍晚,天气阴霾,北风虽不大,却马上就要下雪似的,老舍忽然跑来,说有一家新开张的小馆子,卖北平的炖羊肉,于是同石荪、仲纯两兄一起走在马路上”;他记得,“那时老舍专门在从事写作,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太太温柔地照料着小孩,更照料着他,让他安静地每天写两千字,放着笔时,总是带着小女儿,在马路上大叶子的梧桐树下散步,春夏之交的时候,最容易遇到他们……头发修整,穿着浅灰色西服,一手牵着一个小孩子,远些看有几分清癯,却不文弱——原来他每天清晨,总要练一套武术的,他家的走廊上就放着一堆走江湖人的家伙,我认识其中一支带红缨的标枪”。

1937年7月1日,台静农离开青岛到北上,一个多月后又从天津绕道到济南,遇到了山大的同学,才知道青岛的朋友已经星散了。后来,他们又在四川相遇,“他已不是青岛时的老舍了,真个清癯了,苍老了,面上更深刻着苦闷的条纹了”,过了青岛的黄金时代,老舍的生活较为颠沛,衣着破旧,还患有贫血症,幸亏精神不错。两位老友见面,难免又是喝酒尽兴……

一杯苦老酒

隔了很久而未忘却

苦老酒也是台静农对青岛的一份独特记忆。在他1947年10月所作的《谈酒》一文中,着重记述了他在青岛喝到苦老酒,多年以后仍念念不忘。

什么是苦老酒?台静农解释说,“原来青岛有一种叫作老酒的。颜色深黄,略似绍兴花雕。某年一家大酒坊,年终因酿酒的高粱预备少了,不足供应平日的主顾,仓促中拿已经酿过了的高梁,锅上重炒,再行酿出,结果,大家都以为比平常的酒还好,因其焦苦和黑色,故叫作苦老酒”。正是这种焦苦的味道,震撼了他的味蕾,让他此生惦念:

“不记得什么时候同一友人谈到青岛有种苦老酒,而他这次竟从青岛带了两瓶来,立时打开一尝,果真是隔了很久而未忘却的味儿”,“我所喜欢的还是苦老酒,可也不因为它的苦味与黑色,而是喜欢它的乡土风味。即如它的色与味,就十足地代表它的乡土风,不像所有的出口货,随时在叫人‘你看我这才是好货色’的神情”。最重要的是,这种酒让他能够怀想青岛,虽然他自认为一年的停留,让他没有游子忽然见到故乡事物的资格,但他认为自己对苦老酒的爱是很多真正青岛人所不具有的。

台静农为什么痴迷于苦老酒?其实,他是喜欢青岛的。他喜欢到青岛的海滨看海,看山。他擅长书法、绘画,从康有为的文章中了解到平度的郑道昭魏碑,还专程到评剧研究郑道昭书法,认为“郑羲的上下碑及所有题刻,必是道昭门下书家且不止一人所书”。

苦老酒的味道,让他想起在青岛的惬意:“不见汽车的街上,已经开设了不止一代的小酒楼,虽然一切设备简陋,却不是一点名气都没有,楼上灯火明蒙,水汽昏然,照着各人面前酒碗里浓黑的酒,虽然外面的东北风带了哨子,我们却是酒酣耳热的。现在怀想,不免有点怅惘,但是当时若果喝的是花雕或白干一类的酒,则这一点怅惘也不会有的了”。

所以,徐中玉说,老师台静农对青岛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他的心还是深深地留恋当年长期生活、工作、交往过的我们共同倾注着热爱与亲情的地方。当年他的老朋友、老同学都没有忘记他,他同样也没有忘记我们。这样的感情是怎样都分不开、割不断的”。

然而,1937年7月1日,静农还是离开了,虽有不舍,却也无奈。

新闻推荐

朋友借钱不肯还 法官执行化纠纷 ■ 侯威亚

6月9日,霍邱县法院执行法官放弃双休日休息,成功执结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汪某在被拘留的当天将5万元借款通过...

霍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霍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一曲赞歌表真情2019-06-21 11:50
评论:(一座城,一生情,一杯酒 台静农与青岛,与苦老酒以及挚友们的不解之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