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选择留在泸州过年。打卡迎春景观、体验采摘乐趣、在书香中汲取养分等等;此外,不少市民走进电影院,据统计,泸州三区四县24家电影院共放映6653场次电影,有333132人次观影;对万达广场、步步高新天地、贵丰园、王氏大酒店6户企业监测统计,2月11日至2月17日,客流人数比同期上涨约24.2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42%。春节长假,留泸的市民安排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在酒城的大街小巷邂逅牛年别样的年味儿。(《川江都市报》2021年2月19日01版)
即便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斩断”文体活动,而应该是在强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增加节日文旅活动,这才能真正考验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要知道,春节在大众的眼中,不只是几天假期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情感的依恋,市民对春节的需求安排是格外看重的。这种巨大的需求,不能在节日的保障措施中被忽略不计。
今年就地过年的人们,选择了付出与忍耐,对于他们而言,自然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泸州在内的不少城市,让众多文体设施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还可以免费游览景区和参加展会等等,这既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当然,要改变传统佳节回家团年的习俗,光靠倡议与自觉,显然是不够的,这需要配套完善的惠民举措与细心周到的服务。所以,不少城市推出的“政策红包”,吸引了公众眼光。然而,要让大众真正“留”下来,还应该在过年活动安排配备上多下功夫,不论是就地开展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还是开展“网上团年饭”等家人之间互动的联欢节目,让“就地过年”变得充实丰富、欢乐祥和,一句话就是要有吸引力,如此才能真切地走进大众内心。
在提倡“就地过年”的同时,还需要统筹考虑,比如提倡错峰探亲、错峰出游的新观念,避免春运人员密集迁徙;此外,更要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建立灵活的休假模式,避免扎堆迁徙,既考虑“防疫”,也照顾“团圆”,这样两不误的新模式,才能让春节不再“纠结”。
无论故乡和他乡,身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既是为了自己及家人,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防疫大局,更是为了将来大家能更加踏实的团圆。今年的春节,吹奏出一首最温暖的新春序曲,为那些无论身在家乡还是异乡的人们,撑起了一个“安全港湾”。
新闻推荐
◎李思韵川江都市报记者刘春本报讯2月18日,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开年第一讲”,集中开...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