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惠州访东坡(上)

来源:眉山日报 2019-10-11 07:25   https://www.yybnet.net/

惠州西湖。

东坡望远。

朝云相伴。东坡秧马图。纪念东坡。西湖苏堤。

本报记者 吴晓斌 文/图

四川眉山距广东惠州1700公里,如今不到3小时可直飞平潭机场,全程高速也仅需18小时;河北定州距广东惠州直线距离1900公里,当年57岁的苏东坡却在黄尘蔽天、赤地千里的路上跋涉了数月。

1094年从定州出发的苏东坡一行关山万里,10月2日到达惠州;900多年后,我们从眉山出发抵达惠州,也是10月2日。

惠州寻访苏东坡,就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这个国庆假日开始……

东坡遭贬造福岭南

广东惠州,是苏东坡为官以来被贬得最远的地方。当时他也许没想到,三年后还有一个更远的海南儋州在等着他。

北宋绍圣元年(1094),章惇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对新法的苏轼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市)。1094年4月,苏东坡从定州出发,还在赴贬途中竟被“五改谪命”,恐怕是创了最惨纪录。这年的十月初二,他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身份来到惠州安置,并“不得签书公事”,实际就是一个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闲职。

惠州地属岭南。唐宋时期,岭南一带被视为“瘴疠之乡”,贬谪流放至此,即是极重的惩罚。尽管苏轼经历过人生的世态炎凉,更经历过官场的波诡云谲,但也许是因为数月舟车劳顿,一入广东境内,便发出了“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的长叹。

好在这个天生的“乐天派”很快就调整心态,融入岭南。甚至随遇而安,流露“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这样的闲适心境。

苏东坡终其一生,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与困难,都不曾放弃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在惠州虽不能签书公事,但他不遗余力地奔走,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曾修一座苏堤。在惠州,苏轼也修了一条“苏堤”。史载,当时惠州西湖两岸的百姓都要涉水出行,极为不便。苏轼倡议筑堤修桥,并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家族人捐出“黄金钱数千”。绍圣三年(1096)六月,堤桥修成,百姓奔走相庆,苏轼写诗以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后人把这条堤命名为苏堤。“苏堤玩月”成为西湖八景之一。

苏轼一生似乎总与西湖有缘。杭州、惠州之外,苏轼在任安徽颍州太守时还在当地疏浚了一个西湖。“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它们都是苏轼在地方为政时的惠民之举。

苏东坡到惠州不久,看见农民插秧辛苦,根据他的经验和记载,发明了秧马;他见惠州驻军无固定营房,杂居市内,建议建营房三间;他目睹惠州缺医少药,便常蓄善药,施救贫病;他发现江边郊野,到处都有无人掩埋的骸骨,便和知州詹范商量,筹钱雇人埋葬,建造丛冢;他还建议推广水碓水磨,纠正米贱伤农,新居凿井方便四邻,举荐贤良,救民赈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听说广州城居民都饮咸水时,还指导广州太守王仲敏建造了广州自来水。

东坡惠民,桩桩件件彰显大智慧。东坡之大不幸,乃是岭南之大幸。今天,惠州人民把“不辞长作岭南人”七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深深镌刻在东坡居士像石阶下面的广场之上。

东坡诗文唱响惠州

一堤如痕,曲桥如带,碧波轻漾,绿影婆娑。10月3日,900多年后的这天清晨,当我置身惠州西湖,仰望来自家乡的这位“千年英雄”,心潮跌宕澎湃。

进入西湖东门,不远处即是苏堤,一块大石上刻着“苏堤玩月”四个字。苏堤上三三两两晨练的人们,祥和而安宁。堤尽处,一山如屏,曰孤山;有塔入云,曰泗州塔(苏轼寓惠时谓之“大圣塔”)。流连于塔下,欣赏塔影平湖,苏轼在《江月》诗中写下了“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玉塔微澜”已成为西湖名胜之一。

寓居惠州的三年(公元1094-1096),苏轼留下了数百篇诗词文赋和书画作品。这在苏东坡文学生涯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传世佳篇生动地显示了苏轼诗化的价值超越和人生取向,不仅记录了家居俗务,也记写了惠州的山水和人文,是惠州最珍贵的艺术瑰宝。惠州就这样随着他的诗文书画,声名远播。正如明代张萱作《西湖歌》曰“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清代诗人江逢辰也说“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在惠州,苏东坡诗风、文风渐变。随着多次被贬谪,所作诗文多了接地气、世俗化、生活化之意。推行新式农具“秧马”,东坡写道:“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推广水碓水磨,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东坡诗曰:“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

苏东坡住在惠州嘉祐寺时,当他看到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写下了《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成为他的梅花诗代表: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苏轼以他旷世惊鸿的才华,留下众多珍贵的诗篇,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的惠州西湖,随处可见东坡诗词题刻。孤山之上的东坡纪念馆,静静见证着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和谐与文明。

微风过处,西湖湖面泛起了不尽的涟漪,满湖的花影向远处的朝云墓荡漾开去。

朝云远逝东坡痛绝

孤山之上,苏东坡把最爱的人葬在了惠州,也把断肠的痛留在了惠州。

王朝云,一个仙女一般的存在,陪伴了东坡23年。

朝云是浙江钱塘人,字子霞,为人聪敏有见地。据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一次受邀到西湖宴饮,被舞姿曼妙的王朝云打动,即兴赋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有人说,这首诗隐喻了苏轼初见王朝云时的美好感觉。朝云也仰慕苏轼才华,此后,便常伴苏轼左右。

朝云不识字,东坡教她学书识字,后已粗通文墨,学书“粗有楷法”。

据毛晋所辑《东坡笔记》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有人说都是文章,有人说满腹学识,东坡都不以为然。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密州、黄州、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屡遭贬谪,几个侍妾相继离他而去,唯独王朝云跟着他来到惠州。那一年,王朝云才30岁出头。

东坡写过一首《蝶恋花》,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朝云常唱这首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泪流满面。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苏轼宦海浮沉、命运多舛,对苏东坡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是同感在心,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朝云之心,子瞻是明白的。

东坡爱朝云,怜恤有加;朝云爱东坡,深情不移。朝云的陪伴,是东坡后半生的温暖。

朝云的身体孱弱,在当时的恶劣条件里健康每况愈下。苏东坡曾写道:“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到惠州的第二年,朝云染上了瘴疫,后不幸去世,时年三十四岁。一个最懂苏轼的人,就这么离开了,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朝云一步三回头地去了,再也不能陪先生去更远的儋州。袅袅梵音中,她听到她敬爱的先生在为她流泪:“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梅花》),梅花开了,执手相伴的人却不在了。何等的痛楚与孤独!

孤山上的朝云墓边,立着两块石碑,上面是苏东坡亲手写下的楹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东坡与朝云,是如梦如幻的美好,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在惠州西湖游走,恍若交错在现实与历史时空,让人感动泪目,让人思绪翩飞。

新闻推荐

浅谈高中历史知识构建策略教学

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苏金凤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真正作用,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在面对知识联系...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惠州访东坡(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