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电影 今日外语电影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今日外语电影 > 正文

一个影响了马尔克斯的男人

来源:江淮晨报 2019-12-15 07:15   https://www.yybnet.net/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1904年10月2日—1991年4月3日)

“20世纪公认的故事圣手”、“最具镜头感的作家”、“间谍作家”、“写作导师”、人类意识和焦虑的记录者,众多头衔加身都指向同一个人:格雷厄姆·格林。更有意思的是,格林虽被连续提名21次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生没有摘得诺奖,而奈保尔、库切、戈尔丁、略萨以及马尔克斯等这些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却都是他的铁杆粉丝。马尔克斯直言:如果我没读过格雷厄姆·格林的书,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本期,小编想带着大家去看看格雷厄姆·格林的传奇人生。

20世纪世界文坛公认的故事圣手

“在长长一列火车里,桌上的灯亮着,透过雨雾看去像一串蓝色的珠子闪闪发光。一台巨大的起重机旋动着、下降着,一时间,绞盘咔啦咔啦的响声甚至淹没了无处不在的水声——雨水从阴沉的云天上倾盆而下,海水冲击着渡轮和码头……这时正是下午四点半,事务长心想,他记起了那个穿厚皮大衣的年轻犹太人,这个人因为上渡轮时被分到一间双人船舱而怨声不绝,其实一共才不过该死的两个小时。”

这是《斯坦布尔列车》开头部分,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作品。精准、视觉化的景物描写毫不拖拉,简洁的心理描述直接就把读者拽进了情景之中,可以说,在景物和内心活动之间来回切换的“格林”写法,在这部作品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

在长达67年的写作生涯里,格林创作了超过25部长篇小说、4部游记、6部剧作、3部自传,以及数部短篇小说集,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作为公认的故事圣手,源源不断的故事素材其实来源于格林的传奇人生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滋养他写作能力的养分。可以说,格林的大部分小说都夹杂着他真实的生活经历。

格雷厄姆·格林,1904年出生于英国中部赫特福德郡,家中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格林曾在牛津大学攻读历史,毕业后当过记者,信奉天主教,更为传奇的是,二战期间,他还为了寻求刺激,主动申请作为军情六处的官员被派往非洲,成了一名“间谍”。而这期间他所经历的种种人、事,都成为他战后创作间谍小说的丰富素材,也因此,他被指控为“间谍作家”。这样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官方对于他文学价值的认定。

格林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生命的边界,他热爱刺激冒险。他曾说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百无聊赖。 游历于西非、南非、南美、墨西哥、越南、古巴、中东这些战乱之地,并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他曾徒步穿越非洲560公里的热带森林,探索非洲“黑暗之心”,身染疾病后险些丧命。他曾亲临奠边府战役,在法国军营里呆了一整天。他也曾在中东战争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沿岸遭受炮击,整整四小时听着密集的炮弹从头顶划过,在身后爆炸。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 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探险般的生活却是对枯燥写作的逃避。格雷厄姆·格林显然属于后者。

一个影响了马尔克斯写作生涯的男人

从1950年开始,格林一共被提名了21次诺贝尔文学奖。尽管最终未获诺奖,但格林一直被视作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以至于后来诺奖评委之一拉尔斯·福赛尔也不得不承认:“未授予格林文学奖,是诺贝尔奖历史一个重大错误。”

格林也是20世纪最具明星效益的作家,一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是他的忠实读者。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威廉·戈尔丁、V·S·奈保尔、J·M·库切、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这些诺奖作家都极为推崇格林,甚至将他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1991年,格雷厄姆·格林去世时,马尔克斯怀着沉痛的心情回顾了他与格林的交往。马尔克斯直言:如果我没读过格雷厄姆·格林的书,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马尔克斯曾经表示,自己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去阅读《恋情的终结》。“我曾从这部书中借用过一只船,这只船和马格达莱纳河里的船一模一样。这是大主教的船,我曾把它用在《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里……”对于格林,他不吝溢美之词,“从技巧上来看,《恶时辰》的结构几乎是对格林著作的模仿。我喜欢他所有的书。”

格林的很多作品直接影响了马尔克斯的创作。出生于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因为对热带太过熟悉导致无从下笔。他说自己“因为知道的东西是那样多,以至于无从下手,要说的话是那样多,以至于最后竟说不出一句来。”

而格林的很多小说都发生在热带地区。马尔克斯说:“格林精选了一些互不相干但是在主观意识中却有着非常微妙而真实的联系的材料。用这种方法,从热带的奥秘中可以提炼出熟透的番石榴的芳香。他教会我们怎样去解释热带地区,如何认识加勒比。”

格林对马尔克斯的文学影响还不止于此。是他让马尔克斯意识到文学中的现实并非照相式的,而是合成式的。“发现用于合成的基本要素是叙事艺术的一个秘密。格雷厄姆·格林对此十分内行,我是从他那儿学来的。我认为,在我的那几部作品里,特别是在《恶时辰》里,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永恒的主题:人性是令人纠结的

格林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电影兴起的年代,如格林所说,他的有些小说就是为电影而写的。

英国作家康拉德曾说:“使你们能感觉到,能听见, 最重要的是使你们能目睹我所描绘的一切。”格林把偶像康拉德的话听了进去。读格林的小说更像是在看一场电影。他的语言富含镜头感而且行云流水、收放自如,读者不但能感受到电影般的节奏和画面感,更能感受到超越文字本身的情感表达。

但同时,格林又是一个极其简练的作家。他可以用极少的词去描写一个场景,达到非同寻常的效果。所以他的作品篇幅都较短,很少有超过400页,大多都是两三百页。

正因如此,格林大多数小说都改编过电影,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总数量更是超过百部,演员们一度都以出演格林的电影而自豪。

坐不住的时候,他也会跨界自己操刀当编剧,竟也玩得风生水起。1948年,格林改编了自己的小说《堕落的偶像》,一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编剧。他编剧的《第三人》,更是被誉为黑色电影的巅峰代表,在英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部英国电影中,被评为影史第一。

1991年格林去世时,《时代》周刊撰文称:20世纪严肃作家里从未有一个像格林这样对大众文化有如此深的影响。

格林在接受“莎士比亚奖”时做过一个主题为“不忠的美德”的演讲。他说:“不忠给小说家额外的理解维度。”他一生都在背叛,背叛父亲和哥哥,背叛妻子,背叛天主教信仰,背叛严肃小说,背叛娱乐小说……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停地背叛。但就像他在文学里不断重申的主题,人性是令人纠结的,无法用道理掰扯明白的,旁观者无法也不能评判他的不忠。

被称为“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的格林,大多数小说故事都不算复杂——没有繁冗的结构,也没有离奇的情节。他的小说总是有一个俗套的架子,三角恋+追捕+凶杀。但是当你以为他要一俗到底的时候,他又用书中的剧情嘲讽了你一脸。他始终孜孜不倦地通过大量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的痛苦,人性的复杂。对处于焦虑时代下的我们来说,读格林是一件多么理所当然的事情。作家约翰·勒卡雷(《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作者) 曾经感慨道:“格林拥有智慧、优雅、个性和故事,以及一种卓越而普世的同情心,这让他永远在世界文学中享有一席之地。”

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终将散去,而深刻记录了人类的意识和焦虑的格雷厄姆·格林,将永远留在我们的文化共同记忆中。

据《格雷厄姆·格林传》等 晨报记者 侯梦梦

■延伸阅读:

《斯坦布尔列车》

故事发生在斯坦布尔列车,这一名噪一时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上,围绕逃亡与追捕、梦想与现实展开,浓缩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社会问题与精神风景。从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德国的科隆、奥地利的维也纳,到塞尔维亚的苏博蒂察,主人公们相继登场:精明又多情的犹太商人迈亚特、高贵而失意的政治流亡者津纳、柔弱而善良的歌舞演员科洛尔、强悍而机敏的小报记者兼女同性恋梅布尔、虚伪又做作的畅销书作家萨沃里、猥琐而凶残的惯偷格伦利希等各色人物,怀揣各自的梦想与企图,在这趟浪漫和冒险之旅上相遇、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场景。暴风雪中,革命者津纳为信念命丧异国车站。车至终点君士坦丁堡,虚假的欢乐奢侈、诱惑勾引的气氛消解了对艰难旅程不安的记忆,主人公各自有了不曾预料的归宿,一切恍若隔世。

《命运的内核》

二战期间,英属西非殖民地善良正直的警察副专员斯考比,为送妻子去南非度假,被迫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在妻子离去之后,出于怜悯,他和从海难中生还的女子发展出一段恋情。在商人的威胁利诱,以及责任和信仰等情感的折磨下,斯考比一步步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命运的内核》是格林对命运的探讨,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会经历的一切考验:爱情、 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没人能看到完整的命运,但可以守护一个完整的自己。“《命运的内核》是我写得最好的作品。这部小说有着某种腐蚀性的东西,因为它过多触动了读者内心薄弱的部分。”

《恋情的终结》

关于爱情,我又想起了你……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莎拉。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莎拉不辞而别,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

这段恋情终如莫里斯所预言的那样,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莫里斯记述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以及后来的时刻。

《安静的美国人》

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一部影响几代美国人成长的巨作,这是格林最受欢迎和公认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剖析美国人精神的巨作!它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成长,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

作品以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为背景,老牌殖民主义者法国面临失败,一个年轻而文静的美国人乘虚而入,靠一帮土匪搞恐怖活动,企图建立所谓的“第三种势力”,受害者还是无辜的老百姓。最后这个多行不义的美国人也遭到暗杀。作品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恶劣行径作了有力的揭露和嘲讽。

名家印象: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恋情的终结》是我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

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虽然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地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的书,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雷厄姆·格林一直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变化,他的焦虑无处不在,始终致力于记录这个世界。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

当代文坛小说宗师约翰·欧文:直到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

新闻推荐

《南方车站的聚会》火了然而武汉人有点儿“坐不住”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刁亦男、桂纶镁、廖凡凭借《白日焰火》折桂柏林金熊奖后的再次合作,是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影响了马尔克斯的男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