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电影 今日外语电影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今日外语电影 > 正文

休假中 如何让你的寒假比别人“更多”一些?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2-14 21:49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 华东师大心理中心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本文共6998字,建议阅读时间18分钟@Anna Ross Kleiss

作者:擢宁

编辑:SOYYY

美编:沈星雨

看到这儿的时候,诸位的美好寒假生活应该都踏上了正轨。虽然无时无刻依旧会受到DDL、以及家中无止境家务的侵扰,但想必一段期待已久大概会更甜蜜幸福悠闲的假期正在被你所享用。

然而,在无数个瞬间:和着黑眼圈和手机酣战到下半夜的时候,伴着正午阳光吃着早午餐的时候,发现咻的一下就已经把期待已久的娱乐活动消遣好的时候,假期余额肉眼可见消逝、甚至得计划返程的时候,你就会切实体会到“逝者如斯夫”的惆怅。一次又一次,日出(大概率你是看不到的啦)、日盛、日落;又日出,日盛、又日落。周一,周二,周三,到周日,再周一。你会发现整整一个寒假甚至追不完一部周更的剧!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你两手空空,边哭着,边问出了本文的主题:到底有没有办法!才能让我的寒假,哪怕是比别人更多一些?

我在旁冷笑:当然有,方法可多着呢。一来,逃课:只要胆子够大,天天都是假期。你是个合格的985大学生,于是摇了摇头。那好吧,还有第二个法子:把自己的灵魂献出,和魔鬼订立契约。超脱现实时间束缚,假期想怎么延长就怎么延长。你向后躲了一步,我终于在后面噗的大笑:2021年了,争取更多假期的法子怎么可能只有这两种呢!快把这份记载着本世纪新研发出来的魔术说明书,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吧!@Anna Ross Kleiss

1

01

1

时间,是世界时间还是自我时间?

还请允许我先把时钟往前回拨。实际上,「扭曲时间」的奥秘在物理学上早就被讨论过了。我们可以看看爱因斯坦两大相对论,借助这两个原则,可以得出以下启示:时间的流逝受到引力和速度的影响。所以呢,想要延长假期,可以从改变这两个量做起。先看引力:海拔越低,引力越大;引力越大,时间越慢!据估计,假设你从青藏高原(假设海拔5000m),搬到华北平原(假设海拔0m)

那么每秒就会多出:5×10-13,每天就会多出4.32×10-8秒!要是能活个几十百万天,就能+1s!

再看速度:速度越快,时间越慢。为了延长自己的假期,首先可以考虑天天在飞机上度过。假设民航飞行速度为v=300m/s,经计算,一圈下来,飞机上的人比地面上的人就要多出6.7×10-8秒。

怎么样!大约飞个200万次,你又可以+1s啦![1]欸,哎,别走啊!还是有比较见效快的方法啦,比如你看《星际穿越》里的时空旅行…又或是《信条》里面“逆熵”的启示……

(你摇了摇头,果然还是和魔鬼下契约比较好吗?我笑了笑,乖乖往下看…)@Anna Ross Kleiss

我们现在试着假设一下这样的场景:

假期结束了,新的一学期终于开始了。阔别已久,你见到了日思夜想的舍友,远远望见他就狂奔过去抱着他,“啊,小美,终于见到你啦!好久没见了!”可是你的舍友却嫌弃着一把手把你推开,“蛤?很久吗?我怎么感觉那么快又见到你了?”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倒贴。我们所认识到的,所谓「时间」其实是有两类:一为「世界时间」(the world time),一为「自我时间」(time of self)[2]。世界时间对应的是客观世界(an external time),自我时间对应的则是我们的自身存在(time of our being)。而世界时间与自我时间的比对,由此生成了「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passage of time)。

其实联系生活现状,我们还是深有体会的啦:忍着肚子饿意等老师拖堂结束下课,即便是一分钟也如一世纪一样难熬;和喜欢的人一起玩游戏,即便是一整天也如一分钟一样短暂。因此,一种较为靠谱,见效不错、难度不高、成本较低的「对抗假期时间」的方法就是借助心理学来得以实现的!

1

02

1

如何控制时间的“快慢”?

「快慢」?

「快慢」?

当我们在说到时间快慢的时候,其实说的是「当前时间流逝感」(momentary passage of time)(Droit-Volet & Wearden,2015)。整体而言,对时间快慢流逝的感知影响因素指向状态变量。时间动态占用(dynamic occupation in time,DOT)理论对此展开了阐述(Flaherty,1993;Larson,2004)。在此研究之中,研究者重视个体与活动、环境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心理占用(occupation)从而导致不同当前时间流逝感的。研究发现,载荷越高,时间流逝感判断越快,也就是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因为载荷越高,人们的认知卷入程度更高,而忽略了时间,因此时间就会过得更快。研究者让被试重复观看同一影片,降低被试对影片内容的参与度,将更多注意转移到时间信息,从而导致慢时间流逝感。这在实验层面表明:时间快慢的感知,受到注意力影响。[3]

从此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结果:在专注状态下,时间流逝得很快。反之,对事情不参与,没有投入时,时间流逝得很慢。对于前半部分,学界常运用「心流状态」(flow)对此加以描述。@Anna Ross Kleiss

比方说当你玩游戏的时候,又或者是我此刻正在写说明书的时候,都会感觉一恍惚时间就过去了好久。所以说呀,为了延长假期时间,你要放弃游戏;而我也要放弃赶稿啦~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也完全能够理解起“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当我们在进行娱乐之时,当我们追剧、听音乐,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会很快乐很享受——在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事情之上,而非时间信息上,时间过得自然就特别快。因此,与其说是快乐时间过得快,倒不如说是“当我们完全投入时候,时间流逝得特别快”[4]。

相反,当我们在超市门口乖乖等妈妈买菜出来回家的时候,那段百无聊赖、无事可做、完全没有投入的状态就会让你集中在时间信息之上,因而感到时间难熬之长。由此可知,想要体会到假期的漫长,可以选择整天拿着一个闹钟,看着秒针滴答滴答。当然,提前预告一下,虽然这样能减慢你的时间,但同时也会缩短你的时间。这点在后文我会解释。

除了上面所说的情绪会影响注意力投入,进而影响时间快慢感知;诸如环境或事件的新奇(novelty)与复杂(complexity)、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同样能做到这点[5]。假设我们刚到一个较为陌生的地方度假,陌生感和新奇感会消磨掉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变慢;但随着我们对环境的逐渐变熟,我们与外部环境的参与感越变越高,使得时间又越变越快。这就使得许多人都会感到,去度假“前几天时间过得很慢,然后慢慢加速”。所以土豪朋友想让假期延长,只需多旅游几个陌生景点,且等到马上要熟悉这个环境之后马上离开。这同样可以解释我们的寒假,为什么前几天(假设没有整天都在睡觉的话)会显得较慢,而后面(尤其接近开学时)则越来越快。@Anna Ross Kleiss

时间压力与时间快慢感知呈正比(Friedman & Janssen,2010)。比如,当你的时间压力越大,你就越感觉时间快。当你对知识点一无所知头脑空白,可是考试明明就在一小时后开始的时候,你就更有可能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以应对考试,由此使得时间变快。而当你的时间压力小,过起了养老式悠闲假期,你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慢了起来。这点也同样印证了论者所说的,“感到平静的休闲时光流逝得很慢”[6]。

关于控制时间快慢,显然不可能只和“注意力”/“心理占用”这一状态变量有关,还有一些有趣的结论:从动机层面上看,如果你强烈期待正性结果(等成绩的时候希望能够满绩~),时间可能流逝得更慢;而如果你强烈回避某种负性结果(等成绩的时候保佑千万别挂科55),时间就可能流逝得很快[3]。更有趣的是,颜色似乎也与时间知觉有关。早在1969年,Smets就发现,红色的光比蓝色的光会让被试者感到时间变快。当然,这些结果还需更多的实证研究予以明确[9]。

因此,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假期变得慢些,可以:选择一种平静的休闲生活、利用如日记、摄像或vlog等记录生活的方式来提高时间意识、或者把自己抛弃在题海之中挣扎、再不济,也可以尝试每天穿蓝衣蓝裤。@Anna Ross Kleiss

我们还会发现这么一种,似乎是“时间悖论”的现象发生:

去年因为疫情引来了超长假期。从三月份到九月份,关在家里的日子无聊,单调而难熬,显得时间是那么得慢。可是现在再回忆起来,却为什么又显得是那么短暂呢?和npy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日子虽然过得是那么快,可是现在再回忆起来,却为什么又显得是那么漫长呢?

从这儿我们或许就能发现了“时间快慢”与“时间长短”两者的本质差别。所以你肯定要继续发问了:

1

03

1

那么,要如何控制时间的“长短”呢?

长短,绝对不等于快慢。两者也甚少相互联系。描述时间长短感知的量被称为「生活时间流逝感」(passage of the lived world)(Flaherty,1991)。不同于当前时间流逝感侧重于对知觉与体验的结果(对当前所处的时间过得是快还是慢的判断偏向知觉和体验),生活时间流逝感则是推理与判断的产物(对一段时间的长短回溯偏向推理与判断)。对时间长短的判断与过往经验密度息息相关(Flaherty,2016)。即,越多深刻、新奇事件、情景变化储存在记忆之中,人们在回溯时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并不是那么快;反之,重复性的日常事件过多会导致人们感觉到事件流逝很快。我们可以类推传统时间知觉研究提出的“内部生物时钟模型假设”:收集器收集到的脉冲越多,时间就会被感知得越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能进收集器,只有那些新奇的、深刻的事件才能进入收集器。

对这个变量的影响因素探究,研究者提出了S模型(见图)[7]。在此模型之中可以反映出经验密度(或称为意识参与度),与时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单位客观时间内经验密度越小,则感觉到的时间流逝越快。这或许也能够被简单理解为“个体对过往时间回忆得越少,越觉得时间变得短”。因此我们也可知,经验密度的大小不能仅仅以事件的多少作为唯一依据,而应该以个体感知到的质性变化作为中介。对于上文之中提到的,为了让时间过得慢些,选择抱着闹钟数数的做法,诚然能够让时间流逝慢些,但由于所做的事情只是简单的量上的堆积,而没有质性变化,经验密度小,所以会使得生活时间流逝感较低,表现为这段时间似乎被吞噬了一样。同理,若是选择每天盯着树木、房屋、天空、车马发呆,同样会使得时间被缩短。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显然可以得到启示:要让假期过得长一些,就需要我们多给这段时间一点儿刺激:可以多和朋友在不同的地方玩不同的游戏;可以多进行自己的“第一次”;可以多更换自己的“惯例”;可以多掌握新技能;如果可以的话,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罗曼蒂克当然是一个很妙的想法。@Anna Ross Kleiss

有趣的是,当我们在做梦的时候,往往会面对两种不同的情况。在无数个需要去早八早十的早上,闹钟把你吵醒之后,你按下闹钟——似乎只有2、3分钟的小睡——突然你猛地一震,发现半小时过去了。在你看来,这段时间短而快;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小睡一会儿——在梦里甚至能够度过自己的一生,此时在你看来,这段时间是如此之长(可参见“黄粱一梦”,或者是“步步惊心”)。后者自然是因为梦中事件之新奇复杂而给予人较强的影响,故而生活时间流逝显得较快。而前者是因为意识的涣散,使其忘掉了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感知,跳出了时间的管辖,以至于感觉不到那一分一秒的流逝。从这个角度上看,白日睡梦和看电视的本质是一样的。

正是现实情况之复杂繁琐,使得你果然进一步发问:那我到底是要追求什么?快慢还是长短?

1

04

1

时间作为“幻觉”,存在被超越的可能

「如何对抗时间」的结果依每个人情况不同而不同。假设你抱着异地嗷嗷待npy回校重聚的目的来看这篇文章的,那么你大概率就是希望自己的假期过得快而尽可能之长。按照上文的说法,你就更不能数着日子过、更要把注意力放在非时间性的信息之上,要多借助娱乐,追剧让自己处在较为快乐的状态之中。当然,选择在学习之中享受快乐才是最为985的做法。睡觉做梦当然也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做法;和看电影一样,体验一段不同的活法,得到刺激以延长生活时间、注意力集中以加快时间。

而假设你是希望假期过得慢而尽可能之长。你可以在有时间意识的前提下享受好玩的事情。譬如和朋友去度假,多多尝试自己的第一次,多看电影……在延长生活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借助事前规划、事后记录等的方式来提高时间意识,减慢当前时间流逝。@haley tippmann

一项扩展时间的内部方式,是通过练习佛教中所说的静观: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在,集中在你周围的环境和你的体验之上,并充分认识到你自己正处于这个时刻、这些环境之中。我们的意识会摆脱思维的高速闪现,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体验之上。静观的方式会扩展时间,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会处理更多的感知信息,就像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的体验一样。你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练习。你的日常活动——刷牙、吃饭、玩手机,去商场的路上-都是静观的一个机会。比如,在每天洗澡的时候,不要让你的思维对你当天要做的事情和做过的事情喋喋不休。

反之,你要试着让你的注意力着眼于此时此景,真正注意到水花的飞溅,并流经你的整个躯体,感觉水的温暖和自身的清爽。或者你可以选择在晚上的时候从地铁站走回家。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之中,望着天空、房屋,留心你经过的建筑,注意到此时此刻的自己,在它们之间漫步。最重要的事情是停止思考并开始认知,生活在此时此刻你的体验之中,而不是你思维里的“彼时彼刻”[4]。

当然,虽然我在上端都强调了要多做“刺激”,让时间尽可能之“长”,但事实上这也不会是每个人的追求。“永恒主义”常常援引爱因斯坦的话来说事,“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象”。人们大多都怀疑起线性时间的存在。有的人说时间只是人脑的时间,世界是事件的网络。英国物理学家朱利安·巴博尔(Julian Barbour)《在时间的尽头》中指出,宇宙事实上存在于一种永恒的状态之中。我们的生活是由经历“快照”——孤立和分离开的时刻——组成的,和电影的帧一样。因为这些“快照”连续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每一“帧”都是宇宙中所有粒子的特定排列,或者结构。因此时间自身可能是一种幻觉。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同的现在都被“启动”,或者说所有的可能性都在被“挑选”出来。他有可能发生在1万年前的“过去”,或者几百万年后的“未来”,但对于我们来说,不幸的是,他恰好就发生在现在[4]。@haley tippmann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似乎要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但很可惜,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可能有真理的存在。爱因斯坦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是写在他的挚友米埃莱贝索去世时。在这提及的“幻觉”和令人心碎的话语,或许并没有涉及到物理学家所理解的时间,而是生命自身的体验:脆弱,短暂,又充满幻觉[8]。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假期,乃至于人生有“多长”这一概念已经无所谓了。你会发现你想要的一切都存在于现在,而不是寻找实现未来目标的方法。你将重新获得生命,获得存在的能力,生活在一种被帕斯卡(Pascal) 称为“只属于我们的时间”之中——确确实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思维世界,或者一个不真实的心烦意乱的世界。你能拥有进入一种全新的意义和美之领域的权利,获得一种全新的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感。这也许仅仅是个开始。也许你将会走得更远,遇到一种更为神秘的时刻。在那里,你自己的自我存在感会溶解为一种与宇宙共存的整体感,此时,时间将会完全消失,你也将会体验到永恒。

参考文献:

[1]来自知乎回答:https://www.zhihu.com/answer/934273950

[2]当然,据物理学研究,可能也不存在一个有序的,所谓的“世界时间”。但这里因为探讨的领域不同,且学术性要求不强,姑且沿用这个西方哲学界的说法。

[3]余习德,邓丽仪,熊希灵,鲁成,高定国.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J].心理研究,2018,11(06):483-493.

[4]史蒂夫·泰勒.时间心理学[M].张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余习德,鲁成,高定国.时间流逝感与时间观、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08):493-502.

[6]熊伟,宋鑫鑫.休闲者的积极情绪对时间流逝感的影响——人格的调节作用[J].旅游导刊,2020,4(05):19-39.

[7]Flaherty, M.G.(2016) .An s-shaped pattern in the perceived passage of time.Language&Cognition,(1),1-25.

[8]卡洛·罗韦利.时间的秩序[M].杨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9]Smets, G. (1969). Time expression of red and blu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29(2), 511–514.

小 丘 说

时间旅人必备的魔法说明书你是否get了呢?还在为时间过得好慢,抑或是时间根本不够用而苦恼吗?不妨打开这本手册,试一试其中的几种方法;或者只是尝试着静观自身,感受生活的此时此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原标题:《休假中...|如何让你的寒假比别人「更多」一些?》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从不996,没有绩效制度,网飞是如何创造市值万亿的?

记者|周姝祺2月3日,第7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提名名单公布,流媒体播放平台网飞(Netflix)成为发行方的最大赢家,共获得42项提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休假中 如何让你的寒假比别人“更多”一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