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村有持续增收产业 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越走越宽的奔康路

来源:南充日报 2017-11-14 03: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奎

自从当上牛倌后,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村民王素华感到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而在一年前,王素华还是该村的一名贫困群众,如今在村肉牛养殖场当管理员的他,每月都有工资。

岳林垭村是2016年脱贫出列的贫困村,在实施脱贫攻坚后,村里发展了产业,为村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村里建起肉牛养殖场,猕猴桃、柠檬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

村民收入有保障 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走进岳林垭村,映入记者眼中的美景如诗如画:一条条平坦的沥青村道公路宛若玉带般环绕着村庄院落,一条条水渠像毛细血管围绕着脱贫奔康产业园,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川北民居特色小洋楼,掩映在翠柏青山间。

村民宋立银指着家门口的沥青村道公路乐呵地说:“以前,村里不通公路,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拉不进来。现在修了公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农业生产资料直接送到家家户户,老板上门收购百姓养殖的生猪。”

对生活的变化,今年50岁的王素华深有感触。“以前,我家两亩土地种植的小麦和谷子,就是主要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他说,因为贫困,也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2016年,村里建起肉牛养殖场,懂得养殖的王素华在养殖场当上管理员。现在,王素华每天过着按时上下班的生活,月工资有3500元。摆脱贫困后的他衷心感谢中国共产党,今年7月,他正式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实施脱贫攻坚,让岳林垭村60岁村民宋正文也尝到甜头。村里建起蔬菜种植大棚后,他在大棚上班,每个月工资有2800元,他的老伴也在村里打散工,每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现在,老两口每个月不仅有4000多元的收入,还住上了小洋楼。

村民致富有门路 集体经济有活力

当天,记者走在岳林垭村,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忙着给果树施肥、打药、除草、修枝整型,或是在蔬菜大棚忙着采摘新鲜蔬菜。“岳林垭村的产业园区对工人的需求量大,西山乡指定有专职联络员,负责协调村民来园区务工。”西山乡乡长冯志平说,岳林垭村产业园区工人需求量在高峰时期一度达100余人,就算平时,工人需求量也保持在四五十人,村民在产业园区务工,平均每天收入最高有60多元。

“不仅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岳林垭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强介绍,村里建有63亩蔬菜大棚、肉牛养殖场、光伏发电站,种植柠檬260亩、猕猴桃240亩,林下养鸡2万只。在收入方面,2014年全村343户1042人人均收入4500元左右,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2万元,其收入主要来自园区务工、光伏发电站、肉牛养殖场收入分红、村集体收入分成,以及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养殖种植等。

每天,李天强都要在村里的光伏发电站转一转。“每次来到这里,我都充满自豪感,因为光伏发电站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李天强说,实现脱贫前,岳林垭村的村集体收入几乎是零,那时,作为服务群众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强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为群众办实事,或者是村里开展活动,常常捉襟见肘,没有资金支持。现在,这一情况在岳林垭村不复存在。

李天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的光伏发电站于今年5月26日正式发电,截至9月底已发电25万度。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13万元。村里还把养殖场出租,每年租金达3.5万元;出租林下养殖场,每年又可收取租金5000元,村集体一年可以实现收入共计17万元。

村民过上新生活 村民健康有保障

11月3日清晨,岳林垭村56岁村民任碧凤起床洗漱后,立即拿起拖帕,把房间仔细拖了一次,才到村里的果园上班。“家里干干净净,住着也舒服。”任碧凤说。

“对村民们来说,思想意识的改变最为明显。”冯志平认为,如今在岳林垭村,村民们已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好习惯正在形成,风气明显好转。村里20余名村民还成立了腰鼓队,利用夜间时间排练节目,宣传党的政策、文明新风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文明新风的影响下,今年10月,岳林垭村村民杨英明的二儿子结婚时,办了一场节俭型的婚礼,只简简单单地请了亲戚共聚,只有张4饭桌。

另外,岳林垭村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起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演出舞台等休闲娱乐设施。村卫生室医疗设施齐全,西药品种达80种,中药品种达150种;医疗设施包括听诊器、清创缝合包、出诊箱、便携式供氧装置、诊断床、健康档案柜、血糖仪等40余种,村民的普通小病、常见病,都能在村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虽然岳林垭村实现脱贫,但帮扶力度不会减。”冯志平表示,乡上将在发展巩固好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网上销售等销售渠道。同时,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支持群众到果园、蔬菜园务工,或者是劳务输出的方式增加收入,并利用村集体收入建立返贫救助基金,抓好医疗救助等工作,让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新闻推荐

“12369”环保热线、市长信箱收到群众投诉件250件 已办结204件

本报讯(记者罗琴)11月9日,记者从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11月8日,南充市“12369”环保热线收到群众投诉件240件,市长信箱收到群众投诉件10件,来电来信投诉件共计250件。目前,已...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有持续增收产业 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越走越宽的奔康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