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股神”荐“牛股”?小心掉进陷阱

来源:潍坊晚报 2017-11-14 10:35   https://www.yybnet.net/

近来,上海股民朱林军几乎每天都接到好几通电话,或要求加微信好友,或邀请加入推荐股票的微信群。朱林军加入了一个群,里边的“老师”每天推荐的股票的确出现了大幅上涨,这让他很心动。不过很快,“老师”就向他提出了3个月收费1.8万元的要求。实际上,向朱林军荐股的“老师”们很可能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10月,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公布《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曝光了228个非法仿冒机构网站、含有非法内容的网页、博客等。中国证监会也正在修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非法推荐股票的监管。

网络股票诈骗案多发

对于朱林军来说,他是刚刚进入圈套的边缘,不少股民则落入了陷阱。据中国证监会披露,一位陕西的投资者在购买了某荐股软件后,又缴纳了1.5万元的“会员费”,接受所谓的“荐股服务”。在遭遇投资损失后,他被告知软件版本不够高,需要再次缴纳1.6万元升级费。此后,这位投资者再次缴费升级,再次投资遇损,这些“老师”们却电话停机,消失无踪。最终,监管机构调查发现,此案受害者较多,仅其中一个账户涉案金额就达30多万元。

2016年11月,深圳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特大网络股票诈骗案,受骗人员超过3万人,涉案金额4亿元以上。据调查,犯罪嫌疑人以虚假公司为掩护,通过代理商团队发展客户,诱使客户用虚假行情软件实施诈骗。涉案嫌疑公司位于新西兰,其通过在境外架设服务器,以所谓开发炒股软件,在中国境内大肆发展代理商。

这些代理商组建团队并安排业务员通过QQ互加好友的方式发展客户,以学习炒股为名,拉拢客户进入QQ群和视频直播间。代理商成员根据分工扮演讲师、分析师、客户等角色,对群内讲师的炒股技术进行吹捧,诱骗客户。

传说中的“股神”到底是些什么人?据监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有的是专业的诈骗团伙,有的是与市场“庄家”勾结、利用股民“抬庄”的“托儿”,还有的是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营销人员违规拉客户。业内人士说,有的所谓“股神”甚至从来不炒股、不看股票,就是把各种二手信息拼拼凑凑。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表示,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交互的时代,“黑嘴”较多地活跃在各种论坛、股吧或博客中。随着上述渠道逐渐受到监管,他们开始向微信移动。因为这种“点对点”的社交渠道比以往的传统渠道更具隐蔽性。获取客户信息、赚“服务费”,荐股牟利手段多

如果推荐的股票真的那么牛,荐股的人为什么不自己炒股赚大钱呢?记者调查发现,荐股牟利的手段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推销“荐股软件”,以免费使用的方式拉客户,随后就以升级等各种名义,诱骗投资人购买软件以便享受“荐股服务”。

——冒充正规券商或持牌机构,从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拉拢投资者上套。

——设立“牛股”公众号、微博等吸引关注,在各种QQ群、微信群,通过所谓的“专家”“老师”指导,赚取高额“服务费”。

——性质恶劣的“荐股割韭菜”。典型案例就是“汪建中操纵证券市场案”。汪建中的手法就是提前买入,逢低建仓,发布推荐报告,再拉高股价抛出股票获利。

“现在的互联网荐股乱象层出不穷。既有QQ群收费荐股,也有私募微信群真假内幕消息满天飞,更有各类无证网站荐股、电话骚扰荐股。隐藏在其背后的,甚至可能是怂恿散户抬庄、进而操纵股价从中渔利的不可告人的动机。”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向公众推荐股票的合法与非法界限何在

我国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相关法律条文指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涉案金额达到30万元或违法所得达到5万元,就可以追诉。”中国证监会打非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按照刑法的标准,现在的非法荐股行为绝大部分已经触犯了刑法。

获得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持牌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都可以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进行查询证实。中国证监会机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荐股行为,我国有明确法律法规约束,不仅有持牌和从业资质的要求,同时有对其在媒体上荐股的专项规定。

目前,证监会正在针对较早出台的一些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以适应当前新传播形势下的监管需要。在加强对持牌机构监管的同时,证监会各派驻机构联合地方相关机构,建立监测网络,并通过“黑白名单”的方式及时曝光披露。中国证券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也积极参与,持续曝光非法仿冒机构网站,含有非法内容的网页、博客等。

受访专家表示,可以对涉及证券信息传播的规模较大的各类群进行技术监管,及时发现存在于其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同时,此类案件从发现线索到调查取证再到依法处理,周期较长,且取证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投资人提高警惕,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跟风。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第三季度诈骗电话和短信双降

本报综合消息“无需抵押、三分钟快速放款”,是不是有时吸引了你。但据腾讯最新监测称,小心陷入“高利贷”诈骗泥淖,三季度每4条短信诈骗中有3条是非法贷款,较第二季度增加25.1个百分点,超过网购和招聘诈骗。不过,同期国内诈骗电话和短信诈骗数量、诈骗总损失金额大幅下降。

腾讯守护者计划发布三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三季度用户反诈骗意识实现倍增,诈骗电话拨打次数和收到诈骗短信人数大幅减少。三季度诈骗电话拨打1.97亿次,环比下降34%;收到诈骗短信人数为556万人,环比下降17%。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双降。经过各方渠道统计,三季度电信网络诈骗造成损失金额44.1亿元,环比下降10.5%;从全国专线接到的诈骗案件数量来看,三季度共12.7万件,环比下降48.1%。

但报告提醒,基于小额贷款的现金贷快速发展带动了非法贷款类诈骗增多,面对“无需抵押、三分钟快速放款”等贷款信息时,用户很可能被优惠条件吸引,从而陷入“高利贷”的泥淖,无法抽身而退。

三季度每5个骚扰电话中有1个是诈骗电话,每4条诈骗短信中有3条是非法贷款——在用户标记的诈骗短信当中,73.5%的内容是非法贷款,较第二季度增加25.1个百分点。

同时,三季度手机病毒感染总数环比下降14%。但支付类病毒感染数量不降反升,影响人数从二季度的137万到三季度的255万,环比上升86%,占病毒感染总数比例从2.8%提升到6.1%。

支付类病毒传播渠道主要在手机资源站、软件捆绑和电子市场三大渠道,其中手机资源站占比19.4%,是最大的传播渠道。手机资源站一般为非官方型应用下载网站,这些下载站无任何安全检测措施,甚至主动内置手机病毒和木马,以情色App诱惑用户下载安装。

报告称,手机病毒配合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可以让电信网络诈骗成功率大幅提升。比如,在诈骗短信中内置一条恶意网址链接,当用户点开该链接后,会在手机中下载安装手机病毒。通过手机病毒来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用户账户信息等,再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实施银行卡、网上支付账户的盗刷。

新闻推荐

期货全行业综合压力测试明年开始

据新华社电13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压力测试指引(试行)》,并表示在2018年初组织开展首次年度综合压力测试工作,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以确保期货市场稳定运行。压力测试是金融机构重要的风险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股神”荐“牛股”?小心掉进陷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