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今日缅甸 > 正文

《自然》封面文章遭质疑 “史上最小恐龙” 还是某种蜥蜴?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0-03-16 09:52   https://www.yybnet.net/

3月12日,中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一篇名为《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的论文登上了当期《自然》封面。但文章刊出仅24小时后,国内便有多位学术同行联合发表了质疑文章《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龙”,也许是史上最大乌龙》,认为论文将琥珀中发现的新属新种——宽娅眼齿鸟,断定为“最小恐龙”证据不足,它很可能属于某种蜥蜴。

学术同行质疑称:“如果这件化石不是鸟,也不是恐龙,那这项研究的一切结论,以及结论的外延、重要性和科学意义都将无从谈起。”

对于质疑,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他已第一时间联系了其他作者,并准备在接到《自然》正式质询文章后再在杂志上进行回应。

论文作者之一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黎刚回复称,当天已将高分辨率CT扫描数据交给了质疑文章的作者,并且欢迎他们提出自己的解读。如有国外同行希望能仔细检查数据,团队也会提供。眼齿鸟生态复原图。

眼齿鸟生态复原图。

最奇怪的“鸟”

这枚琥珀化石产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地质学家经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后认为,胡冈谷地的琥珀形成于约1亿年前。

琥珀中的头骨长仅约14毫米,有尖锐的喙部、密集的牙齿和巨大的眼眶,喙后长度仅7.1毫米。

论文作者认为,窄长而尖的吻部、后移的鼻孔、增大且轮廓清晰的眼窝、缩短的眶后区域,以及圆顶状的头顶,这一头骨整体展现出鸟类头骨的形态,所以将该动物归属为鸟类。

据悉,最小的现生鸟类是蜂鸟,其中,吸蜜蜂鸟重约1.9克、长约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因此,从头骨尺寸来看,眼齿鸟比蜂鸟还要短一些,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古鸟类,同时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龙(广义恐龙包括鸟类)。

而恐龙的极端“小型化”现象前所未见。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在介绍这项研究成果时曾说:“这是我有幸研究过的最奇怪的化石。”

学术同行的质疑

之所以说奇怪,不仅因为它体形小,作者还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标本所具有的一系列解剖特征,发现很多特征只有蜥蜴具有,在已知恐龙/鸟中却很难找到。

耐人寻味的是,研究团队也承认,尚没有找到特定的头骨特征将该动物确切归入鸟类、非鸟恐龙,或其他主龙类,甚至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头骨属于别的动物。

研究团队明确提出该物种的分类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却在演绎标本的重要性和科学意义时,论文仍然完全只考虑该标本属于恐龙/鸟的论断,通篇不提这件标本属于蜥蜴的可能性,这是学术同行质疑的主要原因。

质疑者对该研究结论共提出了几个疑点,包括系统发育分析不合理;鸟类和恐龙在头骨上有一个非常稳定而具有鉴别性的特征——眶前孔,琥珀头骨上并没有;琥珀头骨上颌骨的牙齿是侧生齿,这种着生方式在蜥蜴中常见,但在恐龙和鸟类中是史无前例的;在眼眶的下后方有没有方轭骨,是蜥蜴和恐龙/鸟头骨的又一大区别,但作者只字未提;琥珀头骨的巩膜骨只在蜥蜴中发现过,在恐龙和鸟类中从没有过;琥珀头骨上的牙齿异常多,超过了目前已知所有的鸟类,这在蜥蜴中却很常见;标本的大小对恐龙或鸟来说不合常理,至少极为罕见,等等。

实际上,在论文中,以上这些支持标本更可能是蜥蜴的证据,都被作者当成了一种特殊鸟类的“亮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表示,一旦证明这件标本不是鸟类,而是蜥蜴,这篇论文的重要性和科学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非凡结论一定要有非凡证据

在古生物学领域,科学家坚信一句话:非凡的结论一定要有非凡的证据。

“很难想象有一种鸟长成这样。”一位匿名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与常规认知产生了巨大反差,因此对证据的解释就必须有更严格的要求。

他分析,具体到这项研究,研究人员找到化石首先会有一个基本预判,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认为可能是鸟类,这并没有错。关键是,作者的预设太强,先入为主认定这件标本就是鸟类,并把其他与蜥蜴相似的特征,都加到这种特殊“鸟类”的身上。“作者甚至从来没有试图想要先去严格地证明这就是鸟类,也没有在蜥蜴的可能性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他认为,这样的研究设计和论证思路是有缺陷的。“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件标本有些证据显示像鸟类,有些证据显示像蜥蜴,甚至像蜥蜴的证据更多,那么就要及时调整预判,做一个更大尺度的分析,鸟类和蜥蜴的方向都要考虑,最终看更接近谁。”

比如,计算眼齿鸟的系统位置时,就不能只把它放在一个样本选取全部为鸟类的数据矩阵内运算,而应该置于更大的范围内,样本应该包括恐龙、蜥蜴等其他爬行动物的代表。但作者并没有这么做,这样一来,本该是重要的系统发育证据就失效了。

“对结论的预判应该随着证据分析的深入随时调整。”他强调,尤其当结论颠覆常规理论的时候,支持结论的证据一定要过硬,论证的逻辑一定要严谨。“这也取决于研究人员花了多少时间寻找足够的证据,并验证这些证据。目前看来,作者对证据验证的程度还不充分。”

邓涛还补充道,由于化石标本的唯一性,常常会寻找一些合作者,而标本的获得者也许未必具有足够的学术水平,学术判断能力不足,就会出现失误。

同行评审失效了吗

一篇顶级期刊的封面文章有明显不足,同行评审参与的“把关机制”失效了吗?

好杂志一定不缺评审人,但在现实操作中,一篇论文的质量好坏,审稿人的影响不可小视。上述匿名专家介绍,《自然》最少有两个同行评审,最多可达5个,这取决于文章内容涉及领域的大小。这篇文章的研究方向比较窄,也许找到的就是两个鸟类专家,恰好他们也陷入了“鸟类思维”。

如何选择评审专家、如何看待评审意见,每个杂志的具体操作方式不一样。匿名专家提到,《自然》审稿规定明确指出,杂志没有由高级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主编和编辑的权力比较大。

邓涛说,选中的审稿人,评审风格差异也很大,结果就有了弹性。有的批评倾向很强,有的比较“仁慈”。有的审稿人与作者熟悉,更容易相信作者。

回到这篇论文,它的问题是否有可能被提前发现和纠正?匿名专家的看法是,如果作者或者审稿人中,至少有人对爬行动物有所了解,应该很容易意识到这些问题。“现在的研究领域细分严重,每个科学家只研究他所熟悉的内容,评审专家也不例外。”

当然,论文的发表就算严格遵守了评审程序,也总有漏网之鱼,这是不可避免的。邓涛表示,审稿人最主要的职责并不是重复实验和分析过程。论文作者才是一项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这也体现了科学家的学术态度。

(原标题:《自然》封面文章遭质疑 “史上最小恐龙”或成最大乌龙)(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射象: 殖民统治心理机制的隐喻

“我”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缅甸混得并不开心。治安警官的身份让“我”成为了众矢之的,只要一有机会,缅甸人就会戏弄“我...

相关推荐:
提升海洋科研能力2019-09-23 15:44
猜你喜欢:
评论:(《自然》封面文章遭质疑 “史上最小恐龙” 还是某种蜥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