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没能凿断的石碑与不该忘却的战争(节选) 李洁

来源:城市信报 2019-04-22 08:12   https://www.yybnet.net/

没能凿断的石碑与不该忘却的战争(节选) 李洁

◎新书推荐

《晚清三国》,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力邀”作者写成的——“舌尖上”总导演陈晓卿在新闻发布会上自爆更爱历史,《晚清三国》即为陈晓卿纪录片团队原名《旅顺记忆(1904—1905)》的文字总撰稿。这是一部关于日俄战争(1904~1905)的史诗级纪录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等,被“知乎用户”赞为分分钟碾压日本方面制作的(包括NHK)任何一部日俄战争纪录片!

该书作者李洁,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19年4月上市。

2014年7月20日,也就是我离开旅顺口区柳树房村的第二天上午,我专程到旅顺俄日监狱旧址博物馆 ,看到了起自柳树房村的那块“第三军司令部驻营地”的石碑。为了比照出它的高,我还被允许进入展区留影为标。

保存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日本第三军司令部驻营地纪念碑。经馆方同意,我进入展区与石碑留影,以显示该碑之体量大小。的确,那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的汉字,因未描油漆而颇难辨识,而且,碑体背后,真的有两眼儿挺深的凿坑。体量如此之大的巨石,若想凿不断,殊为不易!

因为了解日俄战争之后旅顺口的纪念碑材大多采自“海南”(山东),所以,我难免想起我家乡的名山——崂山。1915年,正是日本人刚刚从德国人手中强占青岛的第一年,率日军新组建的第十八师团攻占了青岛并留任青岛守备司令官的神尾光臣中将 ,10年前,正是乃木希典手下的第二十二旅团的少将旅团长。此人年轻时是个颇有作为的军事间谍,精通汉语,曾奉参谋本部指派,化名“郑永昌”潜入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非常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德国人在青岛留下的建筑,全以崂山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神尾白天在花岗岩砌就的前总督府里办公,晚上回到前总督官邸里的休息,对崂山花岗岩的质地,他自然了如指掌。所以,我猜,这块“第三军司令部驻营地”的巨石,连同建筑白玉山塔上的那些石料,大概都是神尾利用职权之便,从我崂山采购后经海路送来的。

旅顺口最大的城雕作品,无疑属67米高的白玉山塔。此塔是公认的旅顺第一地标,也是日本人当年在这座要塞之城留下的最主要的纪念碑。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决定在城区中心的白玉山顶建一座寺庙,即白玉山神社,将所有战殁于旅顺之役的官兵骨灰存放于该寺,因此,该神社了被称作了“纳骨寺”。为了招魂,日本人在寺前建了一座既是丰碑亦可观景的高塔,名“表忠塔”。旅顺要塞司令伊地知幸介少将担任了建塔委员会的委员长。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伊地知,正是协助乃木希典攻陷了旅顺要塞的原第三军参谋长。塔名请最初参与了旅顺攻坚战的师团长伏见宫贞爱亲王题写,塔匾由参与旅顺之役的陆海军首长乃木希典与东乡平八郎联名撰写。因该塔以祭祀和招魂而立,故塔名与塔门没有按惯例朝南——大海的方向;而朝了北——神社的方向。

日本人的神社早就荡然无存,现在成了白玉山景区里单独收费的军事公园。纳骨寺的原址上,堆着一座从哪艘退役的军舰上拆卸下来的船楼,两旁各摆放着一架老式的歼击机与一架废弃的直升机。但当年的地下室依然完整地保存着——旧军舰的船楼两边,各有一条通向地下室的石阶路。走下去 ,就看到了三间幽暗而空洞的地下室,也就是当年日本人必须在地面的“御手洗”的石盆里洗过手后才能下来参拜的骨灰存放处——“纳骨堂”。

2014年9月12日 ,我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库房里,看见过日军骨灰盒,是用方方正正的松木板订制的。盒子的每一面,都用毛笔写着十几个人名。也就是,每个骨灰盒里,曾盛着五六十个日军官兵的骨灰。摸着那一条条按军衔排序的墨迹清晰的日本人的名字,我突然感觉像是抚到了一个个刚刚仆倒而体温尚存的年轻的躯体,不禁为在我国的土地上成为军国主义牺牲品的成千上万的生命而感叹……

在辽宁最北的昌图县,县史志办的苏相林先生曾告诉我说,他们县泉头镇的山上,曾有过一块儿约3米高的日本碑,上面刻着大字“日露休战碑”,不知道是什么人题的了,那块大碑一直到“文革”以后还在呢!

我猜那应该是乃木希典所题,因为两国正式停战的时候,乃木的第三军正占据着昌图,况且他的汉字书法有些功底,他也愿意题字。

肆意在中国大地上矗着的日军纪念碑,像一枚枚肮脏的钉子,楔在中国的黑土地上,让国人望而生怨。

大约在1911年以后的某一年里,一个正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的十几岁的南方少年 ,跟着同学何某来到了城南的家中作客。在何家,他第一次听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无辜的中国百姓惨遭横祸的消息。同学的祖父告诉他说:只何氏家族,就有4人被流弹打死。瞅着村外的奉天会战纪念碑,这位少年悲愤地说:张家和王家打仗,打到我们李家,杀死了李家的人不算,还在我们李家建塔立碑,真是欺人太甚!

这个思想早熟的聪慧少年 ,即后来成为共和国首任总理的周恩来。当时,周氏因生母与嗣母相继病故,父亲便带着他从淮安老家辗转来到奉天,投奔在东北当小官吏的两位伯父。

铁岭城东有座龙首山,是日俄两军最后一场激战的旧战场。2014年8月24日,在龙首山上,当地文史专家刘汉兴指着一幢倒塌了的“中日友好林”砖碑告诉我说:这本来是日本的“日露战迹碑”,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被老百姓捣毁了 。这一带经常有人挖到子弹。铁岭市龙首山上的“中日友好林”砖碑,原为日本人修建的“日露战迹碑”。

刘汉兴还告诉我说,1962年6月,周恩来曾和夫人邓颖超一起回了趟铁岭 ,在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和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的陪同下 ,他们登上了龙首山。在清慈寺里,周恩来对邓颖超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登上的第一座山。

周恩来对那场不义之战的印象,原来早在少年时即埋在心底了 。难怪一向谨小慎微的他,会断然拒绝了“老大哥”的请求,只同意为俄人在旅顺口建两座纪念塔,即至今一直被保护的中苏友谊纪念塔和苏联红军解放旅顺纪念塔,而不允许在中国的土地上有沙俄时代的殉难将领一席之地。

新闻推荐

“更聪明”的绿波 让交通更“智慧” 海信“城市智慧心脏”解决晚高峰拥堵等交通难题

路上车辆忽多忽少情形难料,红绿灯怎么调控才最畅通?高峰期路口拥堵严重,有什么办法能改进?海信开出了这样的“药方”:“更聪明...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青马倒计时2019-04-22 08:12
评论:(没能凿断的石碑与不该忘却的战争(节选) 李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