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钦州 今日灵山 今日浦北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今日灵山 > 正文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筹资建设脱贫产业基地

来源:钦州日报 2019-04-22 09: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江洪作通讯员 林泓宇)“我原来一直以种水稻为主,都不知道种什么能赚钱。在扶贫工作队员的鼓励和帮助下,去年11月,我发展种植3亩马铃薯,如今快丰收了,亩产估计有30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每公斤两元的收购价格,总收入都有1万多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英巧说。

近日,记者到那隆镇充头村采访,看到连片种植的马铃薯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获季节。驻村干部与种植户正在田间检查马铃薯结薯情况,只见他们揭起薄膜,拨开薄土,一层大如鸭蛋的马铃薯映入眼帘,每株马铃薯产量超过0.5公斤。

据了解,充头村是那隆镇山区村,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过去,村里群众一直种植水稻和一些常规农作物,经济效益很低。近几年,灵山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挂点联谊充头村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认为发展优质高产马铃薯产业比较适合充头村实际,是一条增收脱贫的好途径。于是,争取后盾单位县妇幼保健院支持,并与经销商联系,落实收购订单,及早谋划,多方筹措资金16万多元,去年冬季在村委周边建立马铃薯脱贫产业基地,专门种植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村干部集体带头种植,带动30多户贫困户一起发展,几个月时间,一个脱贫产业基地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充头村去年建设马铃薯脱贫产业基地,总面积45亩,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28亩,这个基地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群众收入也有5万多元。”充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曾雨麟说。

新闻推荐

芳华绽放扶贫之路 灵山县文利镇甲叉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起邦素描

本报记者梁生黄起邦(左三)与工作队员一同查看香蜜黄皮生长情况本报记者梁生摄他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找路子”,帮助...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一句话新闻2019-04-19 10:03
猜你喜欢:
评论:(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筹资建设脱贫产业基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