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齐辛民:突破己有之法才有新发现

来源:淄博日报 2020-05-29 02:47   https://www.yybnet.net/

齐辛民近照又是一年芳草绿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淄博画院名誉院长、淄博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以写意花鸟画名世,构想大胆,墨色浓重,多富乡间情趣,并具现代意识。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天津博物馆等收藏。

作品《朝晖》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最高奖,《醉秋图》等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全集》。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齐辛民》《中国美术家大系·齐辛民》《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研究——艺道天成》等画册及研究书籍多种。近年,在北京、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成功举办全国巡展。

□张宜欣

编者的话任何画家的风格面貌都离不开民族艺术的传承,只有继承的多寡之别。近日,客居北京的淄博市著名花鸟画家齐辛民先生在接受《艺术市场》杂志采访时,就艺术守正创新、写意精神、个性风貌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齐辛民在对话《艺术市场》访谈中认为,民族艺术是源头之水,活水之源,无传统的继承即无源之水,而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只有突破己有的法才有新的发现。

多年来您在艺术道路上默默耕耘,埋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成为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您的创作贯穿了几十年的时间,作品从年画、人物画、花鸟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与创造,特别是在写意花鸟画领域最为突出,您的创作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到了我这般年纪,不可能像年轻人怀有远大理想的举动,只能凭借这一生的创作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日复一日不停地创作,直到无力执笔为止。我的从艺之路,自60年前开始,在山东艺专(现在山东艺术学院)五年经授老师培育是关键的一步,艺术的成败与奠定深厚的基础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在校五年几乎什么与艺术有关的科目都学过,除了学习文化课、美术理论课、素描课、还学过剪纸、板画、水彩、水粉、工艺美术、篆刻、书法,中国画的山水画、人物、花鸟,诗词等。如此比较全面的艺术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广开思路,更全面地认识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不是单项思维,需要有充分的联想和想像力,这样才可能创作出有艺术高度的作品。

我赞成林散之的名言:艺术创作除了读书及前人的艺术作品外,还有社会和大自然这两卷书,它的篇幅是无限的。艺术创作要具备熟练的技巧和造型能力,但不只是以有了单纯的技巧为目的,作品中必须承载着人文精神和一切生物的灵性,如果没有对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关怀,则不会画出有情感的作品。

我的画风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得益于母校的培养,还有坎坷曲折的人生阅历。离校后长期学习临摹过齐白石、潘天寿、崔子范、张朋等名家的大量佳作以及对民间艺术、油画、儿童画等学习借鉴,广泛吸纳,加之日积月累地磨练和不断思考、探索、试验,一步步形成了现在的画风。

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应该怎么继承传统、表现传统,怎样体现时代精神?怎样理解“笔墨当随时代”?

当代画界一派繁荣甚至繁杂、花样百出的景象,但是,正宗的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数仍是起着主导地位,任何画家的风格面貌都离不开民族艺术的传承,只有继承的多寡之别。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不是凭空而来,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并不存在无师自通现象,学哪里哪里就是老师,画集书刊是老师(它是老师著作),社会和大自然是老师,其身边的一切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直接与间接地传授之别。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一代代传承至今才促成了现在的艺术高度,若无传统的继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必然枯竭。

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艺术作品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花鸟画创作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同样画竹子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就是怎么画的结果。花鸟画应该表现出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气质风采要跟时代的眼光相一致,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那活跃的精神状态,活泼、豪放、自由自在、随意、充满活力,喜欢新鲜事物,不愿受旧思想、陈规陋习的约束,他们代表着时代精神,特别是花鸟画就该体现出这种青春活力之时代精神,通过笔墨语言诉说画家的心声,有一颗随时代的心方可描绘出时代的艺术语言。

我年龄虽老思想并不算老,乐意接受新鲜事物,譬如一些年轻艺术家那种激进的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我大都能接受,像曾翔、沃兴华、何应辉等书法家,被有些人贬斥为“丑书”,我认为所谓的“丑书”不守旧有创意,那种激情昂扬的亢奋精神,我欣赏。这些新颖的艺术风貌也是激发我不断创新求变,对有创意的画家和作品多观察研究,从中吸取新的创作理念,创新要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要有旅行家的探险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应是李可染先生之言:“可贵者胆。”在继承传统基础的高度上大胆创新,假如还未具备深厚的传统功力就急于创新,结果必然会失败。

在艺术实践中,秉承传统又追求创新,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创作又有“追求变法”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您一直在思变。近年来您对“变法”是如何思考的?在这方面有怎样的收获?

喜新厌旧是人的普遍心理,如果将这种心理加以强化而用到事业上,则会有强烈的求新愿望,不满足现状,渴望新的发现,但不能盲目创新,而是在原有的高度上更新。假如传统功力不充实,只会瞎创,没有根深蒂固的基础怎能盖起高楼?创新不是凭空而创,我仍在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不断添砖加瓦,点点滴滴增加自己艺术之楼的高度。

创新是画家的理想追求,但是难度很大,在画史上留名的画家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面貌,而且被后人学习和继承,相传于后代而经久不衰,达到有创意的画家屈指可数,自感之,难上加难。

创新不是突变,而是日积月累,步步艰难跋涉,点滴的增加画中的成分。例如,在色彩、笔法、墨法、造型、构图、题材、意境等方面。在这许多元素中只需要有一点新创都不容易。李可染先生言:中国画太伟大,作为画家,只要添一点东西就了不起。我的创新历程,都是在生活中和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加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中进行创造,我画飞鸟的翅膀就是在齐白石画蜜蜂的启示下联想到了可否用此法画飞鸟如何?结果就有人批评道:鸟的翅膀哪能像蜜蜂飞动的频率?自认为这是艺术,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那么,我想历来画飞鸟的羽毛都是一片片那么清楚?难道鸟飞在天空翅膀上的羽毛能看得见?这又怎么解释?再如我的许多鸟、鸭、鹅等,它的头和尾巴都与鸟身是分离的,首先是受张茂才老师画鹅、鸭不画脖子的启发,张老师的不拘成法、不断求新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是我创新的动力。但是,借鉴不同于仿造,要有新的开拓,还有笔断意连,此处无声胜有声,不可全面交代清楚,必须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这些都是我画某些东西不连接的依据。

应该说,创新不是凭空而创,它必然有所依据,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哪里来的?人的所有思维空间,都是学来的,都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感知而得到的,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在一些知识的综合能力中产生的。因此,画家常挂在嘴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知识的源泉,所接触的一切都在行万里路之中,人生之路欲走多远是自己的事,读书亦然。

在近几年的创作中,您的作品是格外关注生态、环境的,在创作中是如何表现和诠释心中的自然的?

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特别是人类更感受到自然环境对生命的重要。以艺术作品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美丽的自然环境,即是一草一木或是微不足道的小昆虫,如蝴蝶、蜜蜂等,画家将它描绘得非常可爱,让观众热爱它、保护它,与它共处。一切动物、植物与人类共生共存方形成了千姿百态、万物繁衍生长和谐相融的美丽壮观、天人合一的景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创作受到生活和环境的感触启发,激起强烈的表现欲,奋笔倾情挥洒于纸面,这是带情绪的笔墨语言,画面充满活力,作品以情感人,它不是毫无生气的纯技术。在创作中当感情完全投入时就像演员进入角色,演坏人自己就是坏人,忘掉了原有的自己,因此给观众真实感。我画小狗、小猫等给以人格化的描写,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景、意味,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以花鸟的题材画过很多与环保、生态环境以及被污染有关的作品。如:《我爱蓝天白云》《天可蓝否》《天朗气清》《秋高气爽》《小院清秋》《希望的田野》《江上皓月》《人间仙境》《相伴天涯》等。这些作品从落款直抒心怀,其表现的内容是我深入生活,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我深爱自然美景,爱心是一切行动的力量。

我爱艺术是我的选择,在其它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我的夫人秋萍在写《艺道天成》一书中曾言:“辛民在艺术上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而他在生活、在人际交流中就弱一些……”我很赞同她这个观点。有一种说法:不管在工作上或在大事小事上深爱着此事业,只要倾其一生精力于其中,必然会有超人的成就。我虽然无大成就,因为太专一而放弃了很多,失掉了很多,有得就有失,大得大失小得小失,样样通样样松,兼擅不如独能。

从水墨写意作品来看,您追求意境之新、诗意之美,追求无法之法,有自己的笔墨、形式及个性语言,这种独立的风格面貌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审美追求是什么?

无法之法是一种无比的艺术高度,达到此境界的画家实在不多。我同学刘曦林的中学美术老师张茂才先生说:有他无我,有他有我,有我无他,无我无他。从开始学习他人到创立自己的画法再到无法之法最高境界,李可染先生为什么要求自己八十学童?儿童画无法之法,他没受过画法教育,小孩子画画天真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任意涂抹,每画每新,从未有过的新。但是儿童画的新与画家的从熟到生、从有法到无法之新有所不同,所谓学童是对无法形象的理解,学的是自然天趣,不受法的约束,只有突破己有的法才有新的发现。

我仍在追求一种写意精神,一种风采气势,画面的精神和作品内涵是画家才情及艺术修养的体现,为人为画是一致的,我还要不断地对笔墨的精练和自身的品格修养上加深砺炼,永不满足现状,不停地追求。

新闻推荐

金融赋能为企业播洒“及时雨”二七新村街道举行银政企对接会,携手企业共克时艰

本报5月27日讯(记者刘阳通讯员张晓翼)“今天组织这样一场活动,找准了特殊时期我们企业的发展痛点,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门前有棵无花果树2020-05-29 01:33
猜你喜欢:
评论:(齐辛民:突破己有之法才有新发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