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 就是阿来的大半生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京开幕 铁凝、莫言、吉狄马加等数十位中外名家都来了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18 04:02   https://www.yybnet.net/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京开幕 铁凝、莫言、吉狄马加等数十位中外名家都来了 中外文学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阿来的文学人生。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摄

阿来致辞。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摄

铁凝

莫言

吉狄马加

麦家

陈安娜

《阿来散文集》揭幕式。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摄

初冬的京城,阳光灿烂。铁凝、莫言、吉狄马加、麦家、陈安娜(瑞典)等数十位国内外文学名家、学者相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讨阿来的文学世界。11月17日上午,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四川省作协、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承办的“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开幕。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期间,何向阳、陈晓明、邱华栋、孟繁华、谢有顺、施战军、潘凯雄、贺绍俊、穆涛、何平、陈思广、张莉、季进、梁海、刘大先、丛治辰、岳雯等几十位国内文学界一线文学评论家,也分别发表了对阿来文学作品的认知。参与研讨的国外学者、作家团队也非常耀眼,他们以陈安娜(瑞典)领衔,包括山口守(日本)、李莎(意大利)、墨普德(印度)、娜佳(乌克兰)、李点(美国)、金泰成(韩国)、林幸谦(马来西亚)、鲁博安(罗马尼亚)、马海默(德国)、凤玲(俄罗斯)、罗宾(英国)、月月(法国)等来自14个国家的国际翻译家、学者。

研讨会现场,还首发新书《阿来散文集》。铁凝、莫言、麦家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一起上台为阿来新书揭幕。

开幕式 文坛名家说阿来

吉狄马加主持了开幕仪式。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来自瑞典的翻译家陈安娜、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分别上台致辞。

铁凝:阿来是对大自然有着特殊关爱的作家

铁凝首先高度肯定阿来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并回顾了她眼里的阿来:“他是一个对大自然有着特殊关爱的作家,我曾与阿来同去新疆参加一个活动,我们都为那拉提草原神话般的仙境所迷醉。大家都在留影,只有阿来,提着沉重的相机离开了喧闹的人群,将镜头对准了草原上独自摇曳的小花。那朵小花,打从来到世上,是从未被人注意过的。一路上,阿来都在专注于这样的无名花草,发现它们短暂而异乎寻常的美丽。作为旁观者的我,那一刻,心生敬意又满怀感动。”

莫言:边地书博物志史诗概括了阿来的大半生

莫言在致辞时,首先称赞这个研讨会的题目取得特别好,“边地书、博物志、史诗,这三个概括了阿来创作和他大半生的生涯。在地理上确实要承认中心和边地的区别,但是在文学上我觉得没有什么中心和边地的区别。文学只有好的和不好的,没有边地和中心之说。比如阿来的文学已经是中心的文学。阿来用自己的笔把一个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在文学上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引人注目的地。我想我们中国的很多作家都经历过阿来先生的创作实践,就是从写自己家乡的一方土地开始。”

召开阿来国际研讨会,也让莫言点赞“非常必要和及时”,“今天这个研讨会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当然对阿来先生来讲,通过这样一次七嘴八舌的研讨,对他今后的著作也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阿来对植物学的认知在圈内很有名,莫言夸奖阿来并称自己要向阿来学习。

吉狄马加:阿来就是一位跨文化的卓越写作者

吉狄马加在发言中说,阿来作品的国际研讨会没有在他的故乡阿坝开,而是选择到北京来开。这明白地告诉我们,在这个不对称的世界,所谓的中心和边缘似乎永远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现在才这样。但它却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和暗示:对于文学和精神的创造而言,与时间的搏斗将不会轻易结束。可我相信,在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就如同我们曾经知道的那样,某一个人的文字将改变此前我们对“边缘”所下的定义,我们将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吉狄马加分析,“熟悉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人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之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作家是用母语写作的,这些创作是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版图多元性最有力的一种证明。作家对写作语言文字的选择,甚至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极受关注的问题。由于从小对语言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其中也有数量可观的少数民族作家是用汉语来写作的。不同文化间有机地交流互动,为语言的创造性使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阿来就是这样一位跨文化的卓越写作者。”

麦家:自己的文学创作成就70%应该归功于阿来

麦家在致辞中表示,曾与阿来一道在成都生活了15年,其中有七、八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他说,自己的文学创作成就,70%应该归功于阿来,30%归功于父母。麦家还深情地说:“我跟阿哥这种作家之间的亲密和睦的关系,应该是很多作家‘羡慕嫉妒恨的’”。

陈安娜:阿来的文学作品里,有一种特别的“静”

来自瑞典的翻译家陈安娜,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入手,谈到阿来的文学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寂静”。“我初读阿来的短篇小说集《阿坝阿来》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寂静。对我来说,最深的和最难忘的印象就是这份’寂静’。阿来为他的故事情境营造的‘静’是如此幽邃绵长,以至于甚至当动作开始、事情确已发生,读者心中依然保持着这份‘静’,直到故事结束。我在想,他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静’?说明他有特别的耐心去研究微妙的事物。阿来的‘静’,将一直伴随着我。”陈安娜提醒翻译家同行,不要仅盯着阿来的《尘埃落定》《空山》等长篇小说,还要多翻译他的短篇小说。因为在阿来的小说中,有一种特别的“静”。

研讨会 中外学者看阿来

“阿来的作品,在西方应得到更充分的翻译”

开幕式之后,莫言主持了第一场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晓明教授,文学评论家何向阳、孟繁华、谢有顺、潘凯雄,以及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东亚语文系的中国文学教授罗福林、日本学者山口守、意大利的李莎、印度的墨普德、乌克兰的娜佳,分别从各自不同的学术角度,研讨了阿来的文学世界。下午举行的第二场研讨会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位中外评论家、翻译家先后发表高见。

意大利翻译家李莎:我接触阿来作品时还只是个小女孩,如今已两鬓斑白。阿来作品的外文翻译量,与他相当丰富的创作比起来相差甚远。阿来的作品,在西方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翻译。

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阿来是一个有超越性精神的作家。这个判断看起来很普通,但我觉得阿来的意义,是他用人的角度重新理解世界,重新理解了历史、部落。

著名文学评论家邱华栋:我想谈一下阿来的文体意识。他在诗歌写作、小说写作、散文写作、非虚构写作这四个文体的写作上,都取得了特别重要的成绩。这个在当代作家里面,除了阿来还真不太好找。

答谢辞 阿来忆写作之路

看着《古文观止》练习五笔打字

《尘埃落定》灵感“从天而降”

在研讨会的最后,作为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主角,阿来做了一番十多分钟的答谢辞演讲。

写作之路 经历了一番自我拷问思考

在演讲中,阿来首先梳理了自己为何走上文学道路。他说,自己在年轻时对写作没有准备,“在我十三岁之前,我根本没听说过文学、作家这个词。我上学读书,也没有念头要写作,虽然我读了很多文学书。当时最方便得到的书就是文学书,那时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各种各样思潮和流派的作品都进来,反正我是非常贪婪的阅读。直到后来我到了一所中学教书,身边出现了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跟我是同龄人,有学地理的、学数学的、学外语的、学历史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部在写小说、写诗歌。我想这太奇怪了,他们怎么不多阅读,而是吭哧吭哧在那写?但慢慢地,也许是我读的东西多了,也许是别人都在写作,我自己也开始写。但是写了以后,我脑子里面突然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因为我已经读过很多很好的经典东西,如果我写的东西就是三流、四流的东西,那世界上难道缺少三流、四流的写作吗?很多人好像毕生都在从事这种水准上的写作,在我看来意义是不大的。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工作。”阿来在经过一番自我拷问思考、行走储备后,写作进入更高一层的境界。

《尘埃落定》 练五笔打字时突然来灵感

阿来讲述了在家乡进行历史文化调查的细节,以及写《尘埃落定》《瞻对》《机村史诗》的缘起。在谈到《尘埃落定》时,阿来回忆说,原本没有想过计划写这部小说。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阿来用当时家里仅有的一万块钱买了一台286电脑,“面前放一本《古文观止》,就在那练习五笔打字。突然有一天,或许是此前阅读的积累,那些家族的历史故事,像从天而降一样出现在我脑子里。我想都没想,就打下了一行字。这就是《尘埃落定》的开始。就这样,这本小说陆续被我写出来了。”

阿来透露他写非虚构作品《瞻对》时,“我原准备写一个小说。不断有人告诉我要去哪哪,那有一个传奇人物。但如果要我写一篇一般来讲传奇意义上的小说,讲个故事,我完全可以写。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多一篇传奇故事跟少一篇传奇故事无所谓。我最想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地方出现这样一个人物?慢慢把档案打开,把当地史料打开,这时候我发现,当把所有这些材料拿到一起进行整理以后,还写什么小说呢?它自己就已经是最有想象力的小说家都很难想象出来的族群复杂关系。不如照实写下来、记录下来所思所感。”

文体意识 文学对我来讲,是要解决问题

对于此次研讨会上,中外文学评论家们对自己作品的剖析,阿来也给予回应。比如关于自己在小说、非虚构、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中游走,阿来说,在不同的文体、体裁之间穿越,自己不是有意的。“整体上说,文学对我来讲,是要解决我的问题。我解决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写诗、写小说、写非虚构、写散文。当我的情绪、思考、材料,更适合哪一种体裁,我就用什么体裁。这个材料可以讲故事,它就变成小说。故事讲不了,但要抒发某种情绪,它就是诗歌。如果想做更理性的分析,那就是散文。”

面对如此多的评论家讨论自己的作品,他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对大家认真的评论,我内心非常感谢!”11月18日一大早,参加此次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的国外学者们,将随阿来一起,前往他的故乡阿坝参观采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致力技术创新 造福人类健康

以胥泽彬为团队负责人的川农大创业项目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应用夺得了此次创业设计项目组的冠军。据了解,该项...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 就是阿来的大半生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京开幕 铁凝、莫言、吉狄马加等数十位中外名家都来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