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泰安 今日新泰 今日肥城 今日宁阳 今日东平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今日新泰 > 正文

铅华褪尽 古韵悠长 老泰城南关(一)

来源:泰安日报 2020-07-01 09:09   https://www.yybnet.net/

泰阴碑(法国文学家沙畹于1907年拍摄)。老城居民(来自网络)。

□顾川泰山

人在岁月中慢慢变老,城在发展中日渐年轻,老城的味道渐行渐远,心中的眷恋与日俱增。让我们一起品读老城老街历史,留住老城的根,留住老城的魂。

老泰城根据四门(东迎暄、西岳晏、南泰安、北仰圣),可分为东、西、南、北四关。对于南关,将分为三个篇章,描摹老城街道、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此文为第一篇,旨在追溯那些久远的历史,使其在尘封中逐渐显现。

南关街北首。

五马街陈家胡同南首。

大关街东首(来自网络)。

南关街是南关的一条主干道。南关街旧称泰安街,1982年始更今名。从方位上来讲,此门应是老城的正门,故以泰安名之。门外是通往省城与京师的大道。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泰安县志》云:“南门外是通往省城与京师的大道,每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一·疆域》云:“泰安门外向为京省通衢,冠盖往来,废著(fèi zhe;贱买贵卖,指做生意)繁集,今稍稍萧索矣。”随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布局,特别是津浦铁路的开通,西关鹊起,成为最繁庶的地带,南关渐渐没落下来。

旧南关街北起南城门,迄南至菜市口一带(今南关菜市场),条石路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拓展,南北不断延伸。据《泰山区地名志》(1995年),其北起财源街,与通天街对接,经灵山大街,穿辛泰铁路、五马街、徂徕路,经灌庄,南至泮河,长2700米。

南城门外是护城河,俗称南海子。沿南海子形成一条东西街,遂称南海子街,现在已并入财源街。

在南海子街东段有一处著名古迹——泰阴碑。泰阴碑即宋真宗御制御书《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碑,简称《登泰山铭》碑,五碑合列如屏,碑文北向,又名阴字碑、金字碑、禋祀碑、雁字碑等。旧志载其位置在旧城南门外迄东三百余武(“武”作为测量单位指半步),大约在今军分区大门路南偏西的位置。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任式《重修会真宫记》云:“观宋祥符间,有颂二圣功德碑,在宫(会真宫)之南百步许,朝觐碑在宫之南一里许,传者谓宋真宗封泰山驻跸于此。”

宋真宗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后,宋真宗意欲通过泰山封禅大典以振时局。为取得封禅资格,由大臣王钦若得天书于泰山。“(红门)西为垂刀山,宋时得天书于此。”(清聂鈫《泰山道里记》)并建天书观以纪其事。《宋史·礼志》详记其事:“大中祥符元年闰六月八日,封祀制置使王钦若言:‘泰山西南垂刀山上,有红紫云气,渐成华盖,至地而散。’其日木工董祚于灵液之北见黄素书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居正睹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遂迎至官舍,授中使捧诣阙,因建天书观于此。”天书观在今东岳大街上河桥西,由原乾元观(初建不详)改建而成,以纪念得天书这一祥瑞盛事。其他祥瑞神奇亦是接连不断,诸如王母池出醴泉。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丁丑,王母池水变红紫色”,“十二月,王母池醴泉出”(据明查志隆《岱史》),为祥瑞吉兆。于天书观得泰山灵液。“兖州乾封县民王胜地田中,有儿童掊土,得小青钱数十,争取之,钱坠石罅,因发石,有涌泉二十四眼,味极甘美。又枯石河复有涌泉二十五眼。又一眼出层阜之上,经宿势浸盛,又别引数派,双鱼跃其中;有果实流出,似李而小,味甚甘;及古今钱百余。封禅制置使王钦若贮水驰驿以献。分赐近臣,诏设栏格谨护之。六月诏建亭,以‘灵液’为额。”(据《文献通考》)。

至泰山,在南天门内甚至还遇见周代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神仙自天而降,与语甚详,乃封三仙为上元道化唐长君、中元护止葛真君、下元定志周复君,称天门三将军,同列岱岳祭祀,岱顶及山下岱庙均有祀。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乃玉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据明王之纲《玉女传》)。

于山下,在奈河之东奈河将军庙,原本干涸的泉眼中忽然涌出水来,“俄而涌涨,嘉其神异,而封建之也”。(明查志隆《岱史·第九卷·王祯记略》)其神被真宗封作灵派侯,庙名亦改称灵派侯庙。还得灵芝草38250棵,形状各异,呈于真宗。陈放灵芝的地方称灵芝街,此亦街名由来。伴随迭出的祥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封泰山,禅社首,得以完成封禅大典。

《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完成于封禅礼成的第二年,即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初,王钦若向真宗进谏效唐皇以勒圣制。真宗认为自己的功德无所纪叙,惟谢上天之庇佑,叙祖宗之盛美尔,遂作此《铭》,勒石以答天眷。祥符二年五月,真宗召对辅臣于后苑,出示此《铭》文。六月,内臣言已刻石于太平顶,另刊于会真宫。

为什么称泰阴碑?为什么文字北向?有两种说法。

一说与会真宫有关。明萧协中《泰山小史》云:“此碑与城内会真宫对,真宗驻跸是宫,以碑作屏,故字向北。”也就是说,之所以选择立碑于此,实因会真宫故。会真宫旧称奉高宫,初建不详(一说创建于汉),宋真宗东封驻跸于此,斋于宫之穆清殿,宴群臣父老,更宫名为会真宫。以碑合列,横陈于会真宫之阳,犹如宫之屏风。这也是镌于碑阴,文字北向的原因。后来,随着老城区拓建,城墙修整,将会真宫围于城内,泰阴碑隔于城外,“人鲜有知其意者”。(明萧协中《泰山小史》)明查志隆《岱史》、明汪子卿《泰山志》亦作此解。

一说与岱顶(登封台、唐摩崖、宋摩崖)有关。明宋焘《泰山纪事·地集·泰阴碑》云:“以圜台(登封台)在峰顶,故碑文北向,以示尊上帝之意也。”对于泰阴碑称谓,宋焘还说,真宗自谦,不肯自纪功德,仅勒石北向以答天眷,然“后人未溯其意,猥名之曰泰阴碑”,是后来人没有正确理解真宗深意的缘故。清聂鈫也认为,以圜台在山顶,故字从北向,俗呼阴字碑。(《泰山道里记》)清孔贞瑄则认为,北向岱顶,则为了与唐摩崖“取对越之义”。(《泰山纪胜·阴字碑》)此解作为后来的主流分析,亦贴切。

除泰阴碑称谓外,此碑其他称谓,如所谓“金字碑”,以金色涂饰名;“禋祀碑”,取精意享祀意,而且“皆声相近而义亦通”(《岱览》);“雁字碑”则是因其形制给出的称谓。该碑由五碑合列,碑额及趺盖两旁雕刻云龙字画。至于大小规格,清聂鈫《泰山道里记》有记:“高九尺,通宽二丈三尺一寸;额高二尺八寸,宽四尺八寸,与岱巅残碑字画无异。”远望真如巨雁展翅一般。至于“泰明碑”的说法,则是因为明人吴从宪有篆刻于泰阴碑前即碑南面的缘故。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称此碑为泰山老奶奶的“迎门墙”。

后人对于泰阴碑有极高的评价。清孔贞瑄《泰山纪胜·阴字碑》云:“(阴字碑)宋真宗御书,于钦若文,文典雅有清庙气象,书端凝有明堂气象,世称双绝。”后因战火损毁,1952年因垒坝施工被毁灭无迹。

对于《登泰山铭》碑有一还是有二,也有两种说法。

一说为一,即只有泰阴碑。孔贞瑄在其《泰山纪胜》中也做了比较圆融的解释,说当时大臣王钦若在山顶为真宗摩崖纪功,欲与唐摩崖并峙,且已成其额,然“宋真宗谦让未遑”。乃勒于山下,取对越之义。之前明人宋焘也似持有相同看法,说当时王钦若已经在唐摩崖东侧“欲摩崖成碑”,然宋真宗以其功德无可纪,特命勒石北向,也就是只建了泰阴碑。

一说为二,另一碑原在岱顶唐摩崖东德星岩处,史书称为宋摩崖。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云:“真宗之《述功德铭》,先经磨勒岱巅,后又立碑城南也。”并引元好问《东游略记》以证之。只是后来,先是明嘉靖年间汪坦、邵鸣歧大书题名,后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翟涛更是在宋摩崖上大书“德星岩”,将原铭文残毁,以至后人“知有城南之碑,而不复知有岱巅之碑矣”。(清聂鈫《泰山道里记》),但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13个字仍完好如初。下截尚有225字可读,可谓证据确凿。清代学者唐仲冕的考证与聂鈫基本一致。

比较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后者应该更具说服力。孔贞瑄所言虽然也有道理,殊不知是翟氏等作了手脚。宋焘本为泰山人,又与翟氏同为明人,年代相去并不远,倒是令人不解。

岱顶之碑遭毁,对岱阳之碑总有人想攀附留名。据唐仲冕《岱览·卷第十三·岱阳下》引《东轩笔录》,宋人吕升卿任京东察访使时游泰山,题名于真宗御制封禅碑之阴(唐氏语:“阴谓碑背无字处,实碑阳也”),并四处宣扬,后以大不恭罢撤。又有明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吴从宪及万恭、傅希挚等数十人在碑南面大书题名,且云:“泰阴碑字径三尺六寸,篆法颇伟,而泰阴之义未安”。对此,宋焘讥其“真可贻笑千古”。唐仲冕更愤慨:“足见明代设官之宂(rǒng,同“冗”)。”

泰阴碑北有泰阴亭,又称阴碑亭。吴从宪创建,下凡五间,砌以石基,绕以墙垣,并自为记,“揭其亭曰‘昭事上帝’,翌其门曰‘升中古迹’”。(清聂鈫《泰山道里记》)士民在此植槐种荷,取其地之中以为花坞。翼亭之西,又拓地半亩,筑室数间,往来憩息,为一时美景。清时已久圮。

因南海子横亘,南城门至大关街这段空地,当地居民称之为“隅头”,即南隅之首;也有居民称之为“余头”,即多出来一块。由此向南,过一个十字路口,向东为五马街,向西为洼子街。

五马街属五马庄。五马庄明代立村,原名朱家庄,以朱姓首居名。后宁、吴、车、马、刘、李、楚等姓先后迁居于此,遂更今名。关于五马村来历,一说汉武帝泰山封神,乘坐五马御銮,到此休整饮马,故有五马之名。一说因有马氏五弟兄迁此,引为村名。据五马村委会车雷讲述,原五马庄东至梳洗河,西至南关街,北至南海子(今财源街),南至今灵山大街区域,由五马庄、章家庄、邓家小庄等三个自然村和一个居民小组组成,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200米。时果米(花生米)交易兴盛,庄内东有李家“果米庄”,西有“成泰大酒店”,中有车家、马家、姜家、贾家等马车店。今改为社区居委会,辖五马小区、五马湖小区、章家花园小区、五马东苑小区、五马温泉小区等五个居民小区和五马南村、南坛路等两个居住区。

五马街作为贯通五马庄东西的一条主街,街因村名。解放后,曾名泰新路(由五马街向北可赴莱芜,向南可赴新泰),后复原名。新中国成立前,此街西起南关街,与洼子街相对,向东经东湖公园(原有东西小桥),南斜至梳洗河西岸,长约400米;新中国成立后,又延至魏家庄南铁路洞子一带,原西段铺有条石路面。据车雷回忆,在五马街与今虎山路的丁字路口略南20米处,原有一单孔石桥,当地人称之为凤凰桥,20世纪60年代改建为两孔,后因修筑虎山路埋于地下。

新闻推荐

新泰为新开办企业开展免费刻制印章等服务 企业开办跨入“零成本”时代

本报6月27日讯(通讯员赵洁刘凤永)“政府给我们新开办的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铅华褪尽 古韵悠长 老泰城南关(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