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电视剧 今日港台电视剧 今日欧美电视剧 电视评论 电视剧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视剧 > 今日国内电视剧 > 正文

文化热点 多部影视剧聚焦教育话题 闫妮:教育焦虑每个家长都有

来源:华商报 2019-06-19 02:13   https://www.yybnet.net/

高考刚结束,聚焦高中生活的电视剧《少年派》在湖南卫视热播,闫妮、张嘉译等用一种温馨风趣的方式讲述了四个风格迥异的家庭共同应对“高考”的故事,应景的话题和犀利的金句引发不少共鸣。此外,东方卫视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即将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一大波影视剧纷纷聚焦教育话题。

闫妮演活中国式妈妈的焦虑

《少年派》主要讲述林大为(张嘉译饰)和王胜男(闫妮饰)本是一对互怼不断的欢喜冤家,随着鬼马伶俐但成绩堪忧的女儿林妙妙(赵今麦饰)升入重点高中,三口之家正式开启高考“备战”状态。

剧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是典型的“虎妈”,刚将孩子送入高中的大门,就开始了高考倒计时。很多追剧的人都表示,看到闫妮就像看到自己的亲妈——一样的焦虑。在生活中也是妈妈的闫妮,表示自己非常理解王胜男这个角色,“好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想让孩子将来显门庭。因为我妈也是工人,她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一个干部。所以那个时候,她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给了孩子很多的压力。所以到我的时候,面对女儿,我是不想给她什么压力的。但是不给她压力就一定是好的吗?其实也未必。爱可能有很多种,一个母亲肯定是爱孩子的,这种爱的方式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这部剧中,王胜男爱孩子的方式就代表了部分中国式家长。这也是六六老师和嘉译老师跟我沟通的。”

虽然理解,但闫妮说自己在这方面可没有王胜男厉害,“我当时看剧本的时候,觉得我生活中不太像“王胜男”,因为我没有她那么厉害。虽然平时人家说养孩子要让他有上进的价值观,但可能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女儿,所以我想让我女儿开心一点,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开始也跟六六老师说过这件事情,包括跟嘉译老师说“这个女的是不是太厉害了”。”

“青春期”遇上步入焦虑的“更年期”

当加速成长的“青春期”遇上步入焦虑的“更年期”,《少年派》深层次探究当下高考家庭背后隐含的成长阵痛、社会焦虑、亲情隔阂等多重问题。

剧中林妙妙和控制欲极强的妈妈的日常相处,令不少网友感觉“这就是亲妈既视感”。王胜男的“望女石”陪读妈妈形象,与当下许多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的家长的心态十分相符。对此闫妮认为,高考焦虑大家都有,“我女儿参加高考时我也很紧张,她那年的高考题作文,我也反复地在想,如果是我写应该怎么写呀、应该怎么构思啊。”尽管现实很残酷,但家长和孩子也很无奈。“因为中国就是有高考这样一个制度,你的孩子要在这个环境中,他就要跟着这个大环境走。这也是我跟我女儿说的一句话,我把这句话也用在这个戏里面了。可能高考有一些很残酷的地方,但如果你在这个环境里,你就要适应这个环境。还是要努力进到大学的那个校门儿,不要落下。”

教育题材剧集靠真实打动人

聚焦教育话题的国产影视剧一直备受关注,之前的《虎妈猫爸》《小别离》都成为话题焦点。最近除了《少年派》,还有聚焦留学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与《少年派》关注高考家庭的视角相同,聚焦三个高考家庭的教育题材剧集《小欢喜》也将接踵而至。

《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导演姚晓峰透露,之所以这么热衷都市题材,原因之一便是“对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作出解答”。《带着爸爸去留学》也是他在现当代都市题材领域里的一次全新尝试,对于这类题材剧集打动人心的原因,姚晓峰认为是“真实”,即剧中的人物、情节是真实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真实与细节并存,唯有真实的故事情节,才能受到观众的认可。”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六六@所有中国家长:

教育是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遭遇战

六六一贯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化解都市人的生活困境,更年期、中年危机、二孩……这次她关注了高考和青春期。

当高考遭遇离婚、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踩着2019年高考热点面世的《少年派》,得到众多家长的共鸣——内容太真实,全都踩在社会热点和人生痛点上。

近日,热门电视剧《少年派》的小说作者、编剧六六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

为儿子买学区房

毕业后把房子卖了

已过不惑之年、儿子偶得已成长为少年的六六思考前半生得出结论:你不生孩子,就不能理解最深刻的爱在哪里,不能理解人这一生要经历三次分娩——一次是物理层面的脐带剪断,一次是心理层面的青春期剪断,而最后一次,就是他们独立成人与你渐行渐远。

华商报:书中人物有原型吗?有你孩子的影子吗?

六六:书中的原型其实是很多高中的孩子,我的儿子是其中一部分,类似于像江天昊这样的小孩儿,很活泼。我儿子懂的乐器特别多,但都不精,长笛、钢琴、小提琴,都能成曲,但一听就不是专业级别的。实际上我没有担心过,因为他成绩不差,未来他喜欢什么,他会自学,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华商报:小说中写到了学区房的经历,你为孩子找过学区房吗?

六六:我在上海为了儿子上学买的学区房,孩子毕业后,我就把房子卖了,因为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特别拥挤,每天早上堵车,住在里面的家长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不是中国独有的,全球都一样,在美国好的学区,房价也贵,还是有家长不遗余力地想把孩子送去。对于私立学校来讲,不仅仅是买房子的问题,上私立学校还跟家长的经济、背景等有关。

华商报:张嘉译说,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原创,可在后天的教养下,很多人慢慢就变成了盗版。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六六:张嘉译的这句话说得特别对,你不能是文盲,你又不能每个人都很有创意,那么最终每个孩子是否能够活得舒畅、自然、符合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这个真的是运气加个人的努力,绝大多数人其实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有创意的工作,过着正常收入水平的日子。

华商报:这次创作为什么会主要关注孩子教育问题?

六六:其实所有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样,都是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写出问题、解决我自己的问题。

现在教育的误区不是孩子的

而是家长的

六六认为,教育是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遭遇战,她曾在随笔集《只有岁月不我欺》中透露,当年写作《少年派》时,朋友张嘉译问她:“这部作品你想表达什么?”她回答:“一个完整的人生。”六六认为: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华商报:小说中塑造的林妙妙形象,学习成绩一般但兴趣广泛,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孩子?

六六:我相信成绩一般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是大多数,成绩特别优秀的一定是少数,这也符合这个社会的构成。我儿子在学校里成绩属于中等,但是作为母亲我对他是非常满意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和我在社会所处的阶层是匹配的,我也没有混到首富,我也是个普通人,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有自己的特长,收入水平可以养家糊口,我做到了。至少目前为止他不差,还要怎样?

华商报:你怎么看现在的教育误区?

六六:现在教育的误区不是孩子的,而是家长的。家长对自己的认知有误区,对孩子的认知有误区。家长看电视里的孩子都是优秀、杰出孩子的代表。我和伏明霞年龄差不多,她当世界冠军才14岁,可是那时候我啥都不会,焦虑的就是我爹妈:你看看人家14岁在干吗?你14岁在干吗?其实是家长把他们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他们对未来的幻想、希望都是非常美好的。其实按照正常的步伐去做,不会人人都是世界冠军。

华商报:很多婚姻已经濒临破裂的夫妻,为了孩子顺利高考,等到高考结束再离婚。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六六:关于孩子考完大学父母离婚这个话题,我特别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家秀才和他前妻就是这样,孩子高考一结束他和孩子的妈妈就离婚了,忍了很多年。其实我觉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没有任何内部矛盾,这个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一直说,家庭能不能过到一块要看三个“一起”:吃到一起、睡到一起、玩到一起。夫妻两个如果已经貌合神离了,仅仅为了孩子而假装幸福,其实孩子又不傻,都知道的。每个人终究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孩子的确要负责,但孩子也是你生命中责任的一部分,你过得好,孩子才能过得好。 (下转B07版)

新闻推荐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昨晚揭晓 苏大强“一家三口”都得奖

最佳女配童瑶最佳男主倪大红最佳女主蒋雯丽最佳男配郭京飞“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上海电视节”系列报道④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热点 多部影视剧聚焦教育话题 闫妮:教育焦虑每个家长都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