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韩城新闻 > 正文

易俗社:用秦腔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18-11-27 09:32   https://www.yybnet.net/

大隐隐于市。被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称赞为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的西安易俗社,坐落在西安市钟楼附近的闹市里。

润物细无声。改革开放40年间,易俗社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睿智老人,在见证中国大地沧海桑田般巨变的同时,坚守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文化强国的百年信念,春风化雨般以戏载道,用秦腔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

坚守信念:从“三滴血”到“柳河湾”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10月28日晚,一段百转千回的秦腔合唱在西安北站响起。这是从各地自发赶来的戏迷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迎接易俗社《三滴血》京津冀巡演团队归来。

一个地方戏的小剧场为什么能传承百年而屹立不倒?一部生于草根的秦腔剧为什么能传唱百年而经久不衰?要读懂易俗社的文化现象,秦腔《三滴血》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自1918年首演至今,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创排的秦腔剧《三滴血》已整整演出了100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该剧以三个古代司法案件审判过程为主要内容,以三次滴血认亲为线索,鲜活地塑造了一个尽信书本、迂腐断案的“昏官”形象,深刻阐释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朴素道理。

“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讲老百姓能听懂而且能信服的道理。”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说,“启迪民智、文化强国是易俗社的初心,也是一代代易俗人的坚守。从百年前的强国梦,到如今以戏载道、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易俗社一直都是那个有理想、有梦想的小剧场。”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并确定了“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的宗旨。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清政府死而不僵,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中华民族正处于空前的危机中。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希望通过秦腔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将进步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唤醒浑浑噩噩的民众,自立自强。

百余年一路走来,易俗社以优秀传统文化托举强国之梦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2008年,易俗社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艺术地反映陕西女人朴实、善良、执着的性格和一诺千金、信守诺言的优秀品质,从侧面反映了陕西军人与日军在临漪一战中的惨烈和陕西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贡献。该剧一经问世就火遍大江南北,已陆续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多项荣誉。

“易俗社的长盛,得益于易俗人对社会和国家强烈的责任感。移风易俗、文化强国,易俗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代易俗人就是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

传承秦腔:从“去粗取精”到“吐故纳新”

传统的秦腔剧目数量庞大,内容良莠不齐。作为秦腔传承的重要载体,易俗社在传承秦腔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13年,易俗社名誉社长李桐轩编著《甄别旧戏草》,以“可去、可取、可改”对传统剧目进行筛选、重编,同时提倡使用白话文,普及社会教育。他认为,“声满天下,遍达于妇孺之耳鼓眼帘,而有兴致、有趣味,印诸脑海最深者,其唯戏剧乎?”《新女子顶嘴》、《看女》、《三回头》、《将相和》等一大批反抗封建礼教、提倡民主自由的秦腔佳作在这一时期陆续出炉。

1924年,一向对旧戏曲颇为反感的鲁迅在西北大学讲学时,多次到易俗社观看演出,不仅捐赠讲学所得的50块大洋,而且题“古调独弹”匾额相赠。鲁迅称赞易俗社“改良旧戏曲,推陈出新,征歌选舞,写世态,彰前贤,借娱乐以陶情,假移风以易俗”。

“易俗社先人的付出帮助秦腔健康生长。我们这一代人则要在敬畏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优化传统。面对电视、电影等多种文化形态的市场竞争,我们想要让秦腔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出人、出戏、出效益。”雍涛说。

任何行业的兴衰都取决于专业人才。秦腔艺术老中青少“传帮带”的传承模式至关重要。据介绍,为了打造老中青少合理分布的人才梯队结构,西安秦腔剧院特聘50余位秦腔界老艺术家为传承老师,为年轻人传艺传德;为实力派演员打造剧目,参与全国平台竞技。易俗社旗下演员不但摘取了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大奖,还荣获了大量省部级奖项。为了彻底解决剧院的人才储备问题,2017年,西安秦腔剧院启动“秦腔幼苗计划”,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定向委培生。

优秀的剧目是剧院生存之本。截至目前,西安秦腔剧院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艺术长廊,旗下的两个百年剧社——易俗社和三意社为将秦腔艺术打造成更符合时代审美的舞台呈现,大胆尝试,分别创排出了《柳河湾的新娘》、《易俗社》、《司马迁》、《曹植》等10余部新创精品力作,还在“尊重传统、挖掘传统、优化传统”的思路下精加工复排了《三滴血》、《双锦衣》、《火焰驹》、《玉堂春》等60多部久演不衰的传统经典戏,有效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用文艺精品擦亮了这两块金字招牌。

 同时,西安秦腔剧院不断探索、实践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途径。剧院通过低票价剧场惠民演出、秦腔进社区、秦腔进高校、戏迷培训班、“每到周末有好戏”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回馈观众,还戏于民。张江舟

新闻推荐

我的穿衣经历

王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年我八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对于那个年代的孩...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易俗社:用秦腔讲好中国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