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兴平新闻 > 正文

对《西狭颂》价值的肯定和定位 祝贺“西狭颂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来源:陇南日报 2017-10-15 01:42   https://www.yybnet.net/

文/王东祥《西狭颂》摩崖石刻群的产生,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不论是在中国文化的学术史,说小一点,至少是在书法史、绘画史和交通史等方面,还是在我们陇南人的心灵史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甘肃西狭颂文化促进会组织人力、物力,在成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西狭颂文化丛书”的选编工作,这套丛书一共6册,近日将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陇南文化史上的大事件,是对《西狭颂》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定位。《西狭颂》摩崖石刻群,是甘肃陇南古代的一部石头书,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把全国各地研究《西狭颂》的文献资料、文章、诗歌、戏剧和绘画作品等汇集精选,选编成一套丛书,通过国家出版社统一书号统一出版发行,就是要给《西狭颂》找到一个合适的历史定位。当然这一步走得有点迟,不像同类型的《石门颂》《郙阁颂》早就有研究论文集等公开出版发行。一、《西狭颂》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源远而流长。在历史的岁月中,在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都有许多文化学者,曾经投入精力对《西狭颂》进行研究,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付出了心血。由于自然的法则,许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丛书中依然收集了一些他们的部分作品,这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次丛书的出版,也是对他们的再次纪念。《西狭颂》的产生,距今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西汉政权开疆拓土,把陇南拉入管辖区内,使陇南人进入文明教化的范围。东汉时期,大约在公元133年左右,朝廷派大学者马融到陇南(当时的武都郡)任太守,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这是陇南文化教育环境的大改善。从此,陇南从西秦岭自然的高地走向文化的高地。西汉以前,陇南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按《史记》记载,汉以前,中原人(今天的关中河南一带)把四周的人称为“东夷”“北狄”“西戎”和“南蛮”。这是什么意思?“夷”字表示人在开弓射箭,代表狩猎和捕捞;“狄”字是一只狗和一堆火,表示的是游牧生活;“戎”是身穿盔甲,手持长刀的人,是猎人和刀耕火种的形象;“蛮”就是长蛇,表示人和蛇在一起生活。这是《史记》描写的古代边疆人的生活场景。西汉以前,陇南就是氐羌民族的发祥地。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陇南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中原人眼中的“西戎”。根据《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出生于公元79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重孙。永初二年,即公元108年,29岁的马融首次到我们陇南,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二郡之间。永初四年,马融31岁,被拜为校书郎(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建光元年(121年),汉安帝亲政,拜马融为郎中(即皇帝侍从官)。延光元年(125年),北乡侯刘懿即位,马融任郡里功曹(郡守佐吏)。阳嘉二年(133年),朝廷下诏推举淳朴之人,城门校尉岑起举荐马融,马融赴召,经考核出任议郎。又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从事中郎,后升任武都郡太守,时年54岁。任职6年后,大约61岁后调任南郡太守。马融一生注书甚多,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他尤长于古文经学。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他不拘儒者礼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成县志记载,抛沙镇广化村有马融降帐台遗址。那么,马融任武都郡太守,又给陇南人带来了什么?根据《西狭颂》等摩崖石刻记载的内容判断,如果没有马融在陇南设帐讲学,就不会产生仇靖、仇佛等一批当地知识分子,就没有公元171年出现的《西狭颂》,172年出现的《郙阁颂》和174年出现的《耿勋碑》等一系列的摩崖石刻。根据目前资料推算,马融是陇南办学第一人,是陇南教育的祖师爷。教育改变了陇南人的知识结构,也必然会改变陇南人的生产生活结构。从《西狭颂》的碑文内容看出,东汉的陇南人已经改变了《史记》记载的西戎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环境良好:“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年谷屡登,仓庚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这说明那时候,在马融、孔奋、李翕、耿勋等历任文化官员的治理下,陇南已经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二、《西狭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影响力光照千古。根据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记载,中国的隶书最初形成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汉代。东汉桓帝和灵帝时代,也就是《西狭颂》产生的年代,是中国石刻书法掀起的第一次高潮。隶书从发展的大趋势讲,是从秦人的篆书演变而来,所以有许多字形仍然带有篆书的遗迹。用笔形式改圆润为方折,形成了隶书独特的笔法。明代文字学家、文学家和书论家赵宦光在他的著名书论《寒山帚谈》中说:“篆籀相向成文,其势波折左右,其形结屈沟连,篆势有转无折,隶笔有折无转。”在后来的楷书形成以前,隶书一直是国家的通行文字。隶书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学者普遍认为:隶书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了以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时代,中国文字篆书的象形痕迹被磨灭了,把象形文字的弧形曲线变成了规整的点画波碟,字形由纵长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历代的书论家都主张学习书法要从篆隶入手,探本求源,学习书法的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西狭颂》是隶书走向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从《西狭颂》文化丛书的论文选集中,我们就能看到中外学者对《西狭颂》书法价值的高度评价。中国的许多书法大家,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都与长期临摹《西狭颂》有着不解之缘。

新闻推荐

兴平“五大工程” 全面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今年以来,兴平市坚持“抓规范、抓精细、抓提升”,以“五抓五解五提升”为载体,打破惯性思维,分析短板不足,聚焦主责主业,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突破赶超,全面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抓队伍建设着...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对《西狭颂》价值的肯定和定位 祝贺“西狭颂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