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宣城 今日宁国 今日郎溪 今日广德 今日泾县 今日绩溪 今日旌德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今日旌德 > 正文

仙源有忠介 古镇访周怡

来源:大江晚报 2020-06-12 01:33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古太平县的县治所在地,千年古镇仙源镇一直静静地依偎在麻川河的身边。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麻川(河):县南三里。源出黄山之麓,经县东南七里麻陂潭,一名白虎潭,旌德西北境之水,多流入焉,谓之麻川。又西北径县治东,有富溪水,出县西雾山,径县治西南,亦名仙源水,又东北流入焉。”麻川河是青弋江上游一条重要的支流,不仅哺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百姓,也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

本次“行走青弋江”采访组来到仙源镇,寻访一位敢跟权臣严嵩硬碰硬的谏官——周怡。

交游辨正邪

“吾家无加别业,经史是生涯。探索勤昏晓,交游辨正邪。”这是周怡在《弟恪之子可教可录入学咏以勉之》中的诗句。这首诗是他写给侄儿的一段勉励之言,更像是他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周怡,字顺之,号讷谿,原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人,是历史上著名的谏官。他先后担任河北顺德推官、吏科给事中、南京太常寺少卿等职务。《明史·周怡传》载:“周怡……尝曰:‘鼎镬不避,沟壑不忘,可以称士矣。不然,皆伪也。’……立朝仅一岁,所摧击,率当事有势力大臣。在廷多侧目,怡益奋不顾。”嘉庆版《太平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周怡以“鼎镬不避”的勇气和“沟壑不忘”的是非观,不断弹劾朝中贪赃枉法的高官,他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弹劾户部尚书李如圭、兵部尚书张瓒、提督十二团营兵部尚书李天和,接着又弹劾湖广巡抚陆杰、工部尚书甘为霖、采木尚书樊继祖。在周怡当谏官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拿下诸多嘉靖皇帝的宠臣,有明一代是非常罕见的。

周怡如此对待朝中的权贵,当时有人提醒:“如此下去,祸不远矣!”但周怡却说:“臣即死,当奋作国家镇地鬼。”真正让周怡名垂青史的是弹劾当时的首辅严嵩。明代不设宰相,实行内阁制,严嵩作为首辅,相当于宰相,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别人巴结都来不及,周怡却偏偏要弹劾他。

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月,周怡冒着生命危险,向嘉靖皇帝呈上《劾大臣不和疏》,弹劾首辅严嵩。当时严嵩的头衔是少保、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周怡弹劾这样一位宠臣,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岂知嘉靖皇帝却把周怡的弹劾奏章原封不动地交给严嵩,希望严嵩自查自纠。结果严嵩以“欺君之罪”反告周怡蛊惑嘉靖皇帝,周怡因“诽谤朝政,诬陷上官”的罪名,打入天牢。三年后周怡被释放,谁知回家路上,嘉靖皇帝又听谗言,将周怡再次押入监牢,这一关又是二年。

周怡以“奸佞不除,枉为人臣”的信念,对国家忠心耿耿。他虽屡遭打击,两次牢狱之灾更是命悬一线,他在狱中甚至萌发过以尸谏的方式来揭发严嵩。这种矢志不悔的品质,自明代以来的四百多年间,一直深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所以,周怡成为太平县唯一被写入《明史》的人物,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缘由了。

周怡对贪官、庸官是铁面无私,但对家人、对朋友,特别是对晚辈,却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暖男”。周怡一生留下许多家训,比如《书示贵儿》:“做人要立决烈志,奋刚大气,存中正心,养灵明性,调和平情。出典则言行光明事,积博厚德成悠远业,方做得个大人。”文浅意深,殷殷之情跃然纸上,这些家训至今依然悬挂在专门为纪念周怡而修建的“恭节公祠”里。

周怡对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僚也是情同手足。明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周怡因弹劾严嵩而被下狱后,与同样因弹劾严嵩而下狱的杨爵、刘魁成为患难之交。据《太平县志》载:“怡在狱,与(杨爵、刘魁)言心性之学讨论不辍,暇则赋诗往来。虽濒死者数,而履险夷,造道益深。”

二年之后,这三人被释放,他们取道运河南下回家,一路上依然讲学不止,三人分别时互有唱和。杨爵和刘魁分别写下了同题诗《舟中赠周抑之二首》,周怡也有感而发,写下了动情的离别诗《舟中写怀为抑之书》:“此日别诚别,把袂心如割。数年生死性,一旦西南隔。停云望渐远,飞雁声偏恻。蓬室移芝兰,幽芳犹未歇。”患难之情,尽在诗中。

进《明史》、入“四库”

这个谏官不一般

纵观周怡的仕途,真的是“一堆堆坎坷”。他出狱之后,在隆庆元年(1567)官复原职,旋即被提升为太常少卿,这是一个正四品的官。可周怡依然故我,据《太平县志》载:周怡“当发疏陈新政五事,语多刺中贵。”由此而触犯了当时许多朝中显贵。周怡在上这份疏的时候,恰好隆庆皇帝正在外面宴游,看到周怡的上疏,极为扫兴,再加上身边一些庞臣纷纷进献谗言,周怡“由是忤旨”,被贬任登、莱兵备佥事。后改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又再次被召封为太常少卿,可惜还未来得及上任就染病去世了,时年64岁。

尽管周怡官位不高,后世对他的评价一直相当高,清代的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认为周怡“顾太平自唐天宝四载分县以后,其能挺名臣之节,著循吏之声者,实惟公一人,与天都青弋竞胜焉。”曾国藩也认为周怡是“‘致良知’三字成德发名者”。

作为一名谏官,周怡所写的奏疏有许多。周怡本身的文学素养就很高,早年曾师从项焕、章衮、邹守义等几位大家,从而练就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周怡去世以后,其二弟周恪、弟子吴达可、沈懋学等人收集周怡遗作编纂成《讷谿文集》27卷,其中以《讷谿奏疏》最为著名。《讷谿奏疏》收录了周怡的十一篇奏疏和二篇太常寺奏疏,书后附有《乞休》一疏,全书约1万7千多字。这些奏疏不仅是明代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真实记载,其本身也具极高的文学价值。因此,《讷谿奏疏》被全文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1936年,又被收进商务印书馆所编的《丛书集成初编》。

纪昀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讷谿奏疏》条目下,有这样一段按语:“盖其平生触犯权幸,至再至三,困踣颠连,存存一息,而其志百折不改,劲直忠亮,卓然为一代完人。”纪昀这是在评价《讷谿奏疏》,更是在评价周怡的人品。

周怡去世后不久,“隆庆壬申,台臣陈道基等檄邑,专祠祀之。”“天启二年,赐谥‘恭节’”。这座敕建周公祠,又称恭节公祠,是仙源镇中唯一一座由皇帝敕建的祀祠。根据周怡第十二代孙周卓群提供的《太平县城仙源街巷图》可知,当年的周公祠位于县署的西北角,背靠亭子山,是整个古城地势最高的地方。周公祠共三进,占地约五亩。周卓群告诉记者,当年的周公祠还是比较有气势的:头门三间,西向;内有仪门,穿堂,大堂三进,皆南向;仪门三间,穿堂三间,大堂三间,中有周怡塑像。整个祠堂共有大小房间二十一间。周公祠建成后,设有专职守祠人员,历明清两朝,依然保存完好。民国以后,周公祠由周氏族人代管,抗战胜利后辟为小学。1949年以后作为太平县城厢小学的周公祠被不断改造,1998年被拆毁。2019年6月,一座崭新的恭节公祠在仙源镇风景如画的富溪河畔重新建成,同时,恭节公祠也是黄山区廉政教育基地。记者 郭青 文梅韬 摄

新闻推荐

行走绿道品旌德

◆方光华东汉桓温有言:“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意思是表扬有道德的人,尊敬贤能的人,这是教育人首先要做到的。1258年前...

旌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旌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追逐春天的人2020-04-12 00:57
评论:(仙源有忠介 古镇访周怡)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