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宣城 今日宁国 今日郎溪 今日广德 今日泾县 今日绩溪 今日旌德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今日宁国 > 正文

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来源:宣城日报 2019-04-20 10:36   https://www.yybnet.net/

中鼎集团。皖南电机装配线。本报记者 叶竞文 摄生信铝业。本报记者戴巍 摄黄山胶囊。本报记者 叶竞文 摄

从“草芥之微”到“星光闪耀”,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前进……

近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服务工作机制作为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等喜人局面。目前全市民营经济GDP占比七成、吸纳就业人员八成。

可以说,曾经的本土“草根经济”在春风化雨中已经枝繁叶茂,成长为“参天大树”,形成了“丛林效应”。目前,中鼎入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司尔特、亚夏进入安徽营业收入百强企业名单;中鼎、宣酒、宁国双赢和富旺金属入选安徽纳税百强;中鼎、广信农化、森泰塑木、凯欧纺织、司尔特和黄山恒久链一并入选安徽省进出口百强企业……

发展“给力”民营经济支撑崛起脊梁

——从2011年起,中鼎连续8年跻身“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截至去年底,中鼎总资产突破200亿元,成为遍及南北美、西欧、东欧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企业。

——今年1月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喜事连连,1月份便成功签约出口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等国际市场5万吨磷复肥的订单,实现国际销售“开门红”。

——今年春节的前一个半月,宣酒产销两旺,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去年底实现利税4亿元。

民营企业“大咖”不断吹响“进军号”,也为全市中小企业注入“强心剂”。民营企业纷纷齐头并进,迸发活力。以最强劲的发展势头拉动宣城市经济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现有企业40831户,个体工商户157871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户数约136.3个,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数约546.3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形成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结规上民营企业783户,产值超千亿,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50%以上;社会贡献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142.4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4.66%。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达到10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81%以上。

这一串串亮眼数据,彰显出宣城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快速崛起的发展格局。

更为可喜的是,当下宣城市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民营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快速发展。去年全市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4.5亿元,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417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7个,数量居全省第四,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18个,居全省第二。

支持“得力”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我们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政府在默默推动。”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有形的手”激发了民企非凡的创造力和蓬勃的朝气。

提振民企信心,关键在于纾困减压。

去年12月7日,宣城市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强调大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促进宣城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今年2月11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宣城市在红星礼堂隆重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授予夏鼎湖等20位企业家为宣城市功勋企业家、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0户企业为2018年度宣城市明星工业企业,要求全市上下聚焦工业强市,聚力招商引资,在全市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氛围,全力呵护企业家创业创新创造。

一个个会议,一次次调研,一份份文件,为宣城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明确了目标。

企业有所盼,政府有所为。近年来,宣城市进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登记手续,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加快全市众创空间建设,有效释放场所登记资源;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宣城永翔羽绒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感受颇深。他说,全市首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就是颁给自己的,实行这些改革后,让企业省时省钱省力,实打实地减轻了企业的行政成本,让企业真正将心思放到了生产上,点赞!

——出台一系列“解渴”文件,减轻企业负担。近年来,宣城市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深化驱动战略、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做好促进经济发展的“加法”;并在已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的实施意见》基础上,进一步要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社保等成本,进一步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去年9月28日上午,市长张冬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将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上海市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发放到宣城智谷众创空间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佺手中。

“从申请注册到领取营业执照只用了一天。宣城市民要在上海松江办理营业执照,可能需要来回奔波半个月,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搞定了。”俞佺说,目前市里建立的更加务实高效的一体化合作协调机制,切实降低长三角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速度之快可以用“秒杀”来形容。

——出台系列“得力”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清单项目总数由113项减少为62项,减轻企业负担3.3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涉企收费清理检查工作,32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后保留19项,减负金额4479万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20项清理后保留6项,减负金额约566万元;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推进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建设,清理后市级28个部门保留中介服务事项140项,取消43项,下放42项。宣城市中介服务取消精简力度位于全省前列,通过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市本级年减轻企业群众负担1500余万元。

“以前我们办理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事项时,找中介机构不仅‘抓瞎’,并且服务和质量都无法保证。现在大不一样,‘网上中介超市’开张后,企业可以通过比较,自己挑选符合需求和心意的中介服务单位。”安徽跃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生说,宣州区在全省率先建成“网上中介超市”,运用中介服务公开选取系统,推动中介服务采购发布、竞价报名、选取签约、服务评价全流程网上运行,极大破解了企业投资审批的隐形之痛。

向好的营商环境,让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日渐肥沃、阳光雨露更为充沛。

创新“助力”驱动民企转型提质增效

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是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宣城市在全社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批批民营企业不断孵化、壮大。

在宣州区向阳街道,毗邻夏渡社区的一处幽静的院子里,有一排简朴的办公室。在办公室一排排闪烁的电脑显示器前,年轻人聚在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正在展开。

这里是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一群有梦想的80后在这里创新创业。他们积极引进北上广以及南京杭州这些地方的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创业团队来这里落户。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60多家软件、大数据企业。智谷也正在成为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像智谷产业园的奋进之路一样,宣城市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战役一次又一次地打响。

更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推动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去年,全市新认定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个,居全省第2位;新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7个,全市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累计32台(套);广德经济开发区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金宏化工等4家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助推企业智能改造,宣城市还全面实施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致力于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目前,泾县获批筹建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县筹建的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卧龙”泵阀、“东波”紧固件等3件商标还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26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

如何将传统产业“扶上马,送一程”?宣城市将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转型升级放在重要位置。去年列出220户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清单,强化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服务。

装备“智慧大脑”,是宣城市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重点打造“万家企业上云”平台,推动从“互联网+”向“云+”迈进,编制了《宣城市“万家企业上云”计划》,建成企业云开放实验室和智慧体验馆。

眼下,正值春光明媚。走进位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山园区的安徽欧凯密封件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

作为一家生产汽车橡胶零部件和家电橡胶零部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安徽欧凯通过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一跃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能自主研发、生产耐高温油封(气弹簧)的企业之一。面对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扩大生产规模已成定局,但“开发区无地可供”的现状让公司一时犯了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好消息传来: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下,安徽欧凯收购了当时正处于破产清算中的安徽中淼精线有限公司,并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改造了破产公司遗留的厂房等设施,迅速上马了汽车减震器油封项目。

正是行之有效地处理好“僵尸企业”,才让欧凯插上了进一步腾飞的翅膀。

是的,近年来宣城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出台了《宣城市处置“僵尸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配套《宣城市处置“僵尸企业”若干指导政策》、《宣城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率用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现重点行业“僵尸企业”基本出清,低端、无效产能全部退出,以服务为“翼”,助力企业“高飞”。

四新“添力”推动走向更广舞台

企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宣城市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绿草茵茵”。

近年来,宣城市着力壮大“四新经济”,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积极鼓励发展“专业技术平台+早期投资”模式的新型孵化器,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3家、市级9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

积极打造研发合作平台,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在宣城市建立了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绿色制造检测中心,为企业技术研发、攻关、试验检测、标准制定等提供综合性服务,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制造瓶颈。

聚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宣城市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博瑞特在全国特种设备行业中第一个建立“院士工作站”,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运维服务,开发出锅炉远程运维平台新模式。

——黄山胶囊建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内首家“药用胶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空心胶囊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首家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产品质量可追溯的全过程可视化胶囊智能工厂。

——中鼎集团建成了首个密封件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材料研发、模具制造、试制和试验等环节叠加出全国领先的新业态。

重点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围绕大中型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博瑞特获国家级首批“服务制造示范”平台,并与五粮液集团、江淮集团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司尔特肥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全市共5家企业获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新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

新闻推荐

十年恩怨一朝解

4月3日,宁国市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长达11年的执行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2008年,黄某借用程某的二轮摩托车与胡某在道...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