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吴堡新闻 > 正文

让爱听得见把爱讲出来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4-19 06: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秦华 见习记者 李羽佳 实习生 尚艺帆

  “2018年,来,跟老师读,2——0——1——8——年。”“2——0——1——8——年。”4月9日上午,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教室里传出清晰洪亮的跟读声。教室里的孩子们都有听力语言障碍,需要靠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来聆听世界、沟通交流。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几个字,也需要老师重复数十次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听懂、说清。令人欣慰的是,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经过康复训练,也可以正常学习、生活。

  对于重度和极重度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是改善听觉状况的重要手段。现在,听障患者可以通过申请国家或省上的项目资助,免费获得一套人工耳蜗装置,并免费进行手术和术后一年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始终把为0岁至6岁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作为一项抢救性康复工作来抓,已有1303名患者直接受益,康复训练后进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小学的比例达到85%以上。

  2017年起,陕西省把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段放宽到18岁以下。当年,全省共有151名18岁以下的听障患者通过人工耳蜗项目初筛,目前已有部分孩子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在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另有部分孩子在准备手术。

  爱之声最初体验

  高山流水、莺啼虫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声音是美好的,但对种植了人工耳蜗的薛浩阳来说,声音最初带来的却是害怕和紧张。

  薛浩阳2011年2月出生在榆林市吴堡县,2岁多还不会说话,家人误以为是男孩子说话晚,但其实是因为他的听力严重受损。

  2013年10月,薛浩阳通过国家七彩梦人工耳蜗抢救性项目成功种植人工耳蜗。“刚能听到声音的一瞬间,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他不知道耳朵里感受到的是什么,就觉得害怕,只能用哭来表达。”薛浩阳的妈妈张晓说。

  对于没有听说基础的薛浩阳和毫无经验的张晓来说,2014年是一个新的开始——适应声音、学习说话。这一年,孩子慢慢开口,从一个字一个字蹦到慢慢说两个字的词语,一直到会说简短的话语。“那年3月的一天,他突然慢慢地说出‘妈妈\’,这是他会说的第一个词语,我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虽然语速很慢,但是我听得清清楚楚,原来我的孩子发出的声音这样美妙,我觉得好幸福。”张晓说这段经历她特别难忘。

  现在,薛浩阳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性格外向,活泼开朗,不但讲话流利,而且喜欢唱歌,还学起了电子琴。张晓激动地说:“人工耳蜗项目能让听障患者直接获益,很感谢国家。”

  目前,陕西省已实现多渠道申请,18岁以下听障患者可向当地残联申报,可以到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现场报名,也可以拨打029—86399910联系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或者在人工耳蜗项目定点合作医院西京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查后由医院直接推荐给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爱之声改变性格

  “2014年4月30日。人工耳蜗开机之后,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儿子会和我一样听见这个世界的声音吗?”

  “2015年9月4日。在一些人看来,我对他太溺爱了,导致他的坏脾气,可是谁又能了解他的心理?”

  “2015年10月28日。我一直教他认数字,他今天上课看到‘8’好高兴,大声喊了出来。”

  “2015年12月22日。今天儿子两岁半了,会说‘我爱爸爸和妈妈\’这样的长句了。”

  ……

  这是听障患者吴震东的妈妈何婧记录的儿子的康复日记。

  吴震东于2013年6月出生在咸阳市乾县,出生后8个月被确诊为重度耳聋,这个事实让全家人难以接受,何婧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中,甚至不愿带孩子出门。2014年4月,吴震东通过国家七彩梦人工耳蜗抢救性项目成功植入人工耳蜗,从此他能听到声音了,但语言训练成为他要迈过的“坎”。

  何婧回忆说:“刚进入康复中心时,孩子听不懂指令,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意思,总认为肢体接触就是与人互动的方式,所以经常出现抢玩具、攻击他人的行为。”经过一个多月的纠正,吴震东改变了错误的行为,学会了等待和轮替。很快,他就从能听懂指令到会模仿发音。为了让孩子理解生活情景,何婧带着吴震东逛公园、坐火车,让孩子真正体验这些场景,进而学会描述。

  经过2年多的康复训练,吴震东现在已经进入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愉快,还当过幼儿园升旗仪式的主持人。他也乐意和何婧交流,每天早上只要耳蜗一开机,他马上就会对何婧说:“妈妈早上好。”有时晚上睡觉前他还会说:“妈妈,我不想把耳蜗取下来,我想跟你聊会儿天。”

  听懂进而会说,听障患者经过训练后能够正常交流。康复训练的过程,凝结了家长和康复培训机构老师的心血。在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178名孩子根据年龄分别进入大班、中班、小班和亲子班,学习说话等交流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每学期也要进行2次培训,配合机构做好家庭康复训练。语训教师石凡说:“孩子和家长都经过培训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楼道里的哭闹声和训斥声少了,亲子交流多了。融洽的家庭关系不但有助于提升训练效果,还能够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接受独特的自己,勇于面对未知的世界。”

  爱之声改变人生

  对于重度和极重度听障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不仅意味着打开有声世界的大门,更让他们的未来有了无限可能。

  今年9月,18岁的童佳乐就要升入服装设计专业二年级了,现就读于陕西城市经济学校的他毕业后能够进入服装厂工作。“儿子终于过上了正常生活。等有了稳定的工作,他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还能组建家庭。”童佳乐的妈妈石杏花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6年5月,童佳乐的左耳听力突然严重下降,家人在他耳边大喊他才能隐约听到。童佳乐从外向、开朗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他对医生说:“我想植入人工耳蜗,听不到声音我心里难受、着急。”

  在省残联的帮助下,他申请到了人工耳蜗项目。去年年初,他重回有声世界。石杏花激动地说:“如果没有项目支持,人工耳蜗装置和手术费用的20多万元,对于我们这个靠打工赚钱的农村家庭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顺利种植人工耳蜗后,儿子能正常上学、社交了。是人工耳蜗项目改变了他的人生,让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

  “国家用20多万元去帮助一个听障患者恢复听力,这个人重返社会后所创造的价值是远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作为医生,我们希望可以用医学的力量去救助更多的人。”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查定军说。

  为了使更多的听障患者特别是新生聋儿及时得到治疗,最大程度改善和恢复听力,西京医院正在牵头建立全省全区域覆盖、多单位合作的耳聋三级防控体系。通过孕前检查干预实现一级预防,避免聋儿的出生;通过开展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加强二级预防,提高聋儿诊断率,让每一个新生聋儿及时进入规范的治疗轨道;应用人工耳蜗植入等治疗手段实现三级预防,让听障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任利敏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救助听障患者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让每一个生命都感知到有声世界的美好。”

新闻推荐

安全第一课

本报通讯员李云隆报道3月5日上午,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吴堡县公安局民警走进县第一小学,开展了安全教育宣传第一课活动。民警向全体学生散发了《校园安全防范常识手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汇编》读本...

吴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吴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窑洞是我家2018-03-30 00:00
猜你喜欢:
清明遗梦 慕明媛2018-03-28 05:48
评论:(让爱听得见把爱讲出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