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在薛城区,有一种传承了千年的艺术表演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1-20 14:09   https://www.yybnet.net/

在薛城区,有一种传承了千年的艺术表演经过一代人的挖掘、考证,成为鲁南地区独树一帜的“春节节目”。每到盛大节日,表演者头顶独凳,陶罐做脸,红眼绿鼻子,这就是起源于沙沟镇的——“人灯舞”。17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薛城区沙沟镇体验了一把这传承了千年艺术文化。

本报记者韩微

孝子为母祛病

留舞传世上千年

作为“人灯舞”的发掘人,世代住在薛城区沙沟镇的张启恩介绍,人灯舞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它的老祖当时叫“傩”,现在有“傩舞”、“傩戏”,在枣庄流传了几千年。而这种表演形式,在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只是民间艺人们的口口相传。

据说,上周时期,有个孝子叫任勉,家里母亲重病在床,一直不见好转。这一夜,任勉睡着时,忽梦一神仙在梦中告诉自己,要想其母病愈,可在子时带着面具到野林中驱赶鬼怪。后任勉如是做之,不出几日,母亲的病真的全好了。以至于后来其他人家有人生病,家人也效仿任勉的做法,带着面具去野林跳着舞蹈驱赶鬼怪。时间久了,大家就把这一种“驱鬼降怪”的行为称为“人面舞”,取任勉名字的谐音。后经过传承与发展,到了唐宋时期,这一“治病舞”逐渐演化成“祭祀舞”,以祈福求祥。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世道动乱,为了讽刺达官贵人,咱今天看到的人灯表演才开始出现。表演者用陶罐做脸,红纸贴着眼睛、嘴巴,绿纸贴在鼻子上,形成咱老百姓说的‘红眼绿鼻子\’,再加上陶罐内点上蜡烛,让一开始看到这种形象的人都感觉到害怕。而且表演者是见东西抢东西,又哭又笑,达到讽刺的效果。”张启恩说,建国后,人们把这种民间游艺活动传承下来,改变了过去的表演方式,成为人们在盛大节日,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的娱乐形式,现在它也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灯舞”现存遇窘境

盼更多人关注非遗项目

“人灯舞”道具是用条型木凳架在表演者双肩上固定,凳上捆绑一个倒扣瓦罐,罐内点上腊烛,瓦罐一面钻人脸型的口,眼,鼻,条凳及人体,由各色布袍遮住,罐顶再戴上一个20公分的礼帽,形成一个最高可达3米之多的“高大的人”型。表演者围着篝火做出各种动作,以引人发笑或驱邪祈福。张启恩说,就是这样特殊的舞者形象,更让他坚定了要将其传承推广下去的意愿。

据张启恩介绍,之所以说自己和其他传承者被称为“人灯舞”的发掘者,是因为在1965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人灯舞”渐渐消失在大众的眼中。后来经过一些走街串巷的艺人,张启恩最终从沙沟三村的杜、刘、段三户人家中将历史的“表演形式”,再次发掘推广开来。

在这两年的活动中,民间艺人在专家指导下尽量还原“人灯舞”历史面貌,同时还特意进行了改革,加入了16名女子组成的宫灯舞,与“人灯舞”的形象形成视觉反差,更有可看性。

但在创新变革中,张启恩说,还是会遇到苦难,除了舞者的继承,仅仅是做脸的陶罐,现在在市场上也是很难买到。在古时,家家户户都有挑水用的陶泥罐,所以取材很方便。制作者在制作陶泥罐时,往往一个人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刻制成,稍微有点不注意,一锤下去,陶泥罐就报废了。而对于现在陶泥罐都缺乏制作者的市场来说,要想保持这种传统表演形式,在道具上确实面临困难。

对此,张启恩说,他年纪大了,剩下的就需要更多年轻人接过去了,为“人灯舞”研究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到非遗的项目,让老传统展换新颜。

新闻推荐

薛城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全区排名第三

1月8日,薛城区委宣传部发布微信公众号全区排名,全区共有41个单位微信公众号参与了排名。其中,薛城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获全区薛城政务微信排行第三名。据了解,“薛城之声”政务微信排行榜,由...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薛城区,有一种传承了千年的艺术表演)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