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讯(记者 陈谋)当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和有着“文学教父”之称的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相遇,而且就在大家熟悉的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明日上午10:00,“文学中国·大家视界”茅盾文学奖得主主题演讲,将在四川省图书馆新馆举行。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将围绕《中国故事与文学理想》这个主题作演讲。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将主讲《“尘埃”何时落定》。两位嘉宾将与成都商报读者分享他们的文学观、世界观,以及他们眼中的文学中国与世界文化前瞻。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
一个人永远不要说没有时间读书
“到北京干什么?登长城,吃烤鸭,见敬泽。”这是在众多文学青年中流传的一句话。此处的“敬泽”,就是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昨日,李敬泽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四川文学
成都商报:您的开讲主题是“中国故事与文学理想”,为何想到以此为主题?
李敬泽:我看到,本次文化活动主要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演讲,主题是“文学中国·大家视界”,在我理解,这次演讲是以茅盾文学奖为线索,总结一下茅盾文学奖,第一,它是中国故事,茅盾文学奖从开始到现在,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一部又一部的作品,都是在反映、表现中国人的生活、记忆、梦想,都是对于“何为中国”的一次表述。同时,获茅盾文学奖的一代一代作家,也是用他们的作品,在时代变化中,见证一种文学理想之光芒,文学如何追求真实,文学如何有利表现我们的经验,文学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中,去寻求探索和建构一种生活的意义。所有这些可以说,茅盾文学奖既是中国故事,也是对文学理想的持续坚守和重生。
?论非虚构写作
成都商报:去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获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提到“非虚构”这个词。
李敬泽:广义上,非虚构,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只不过是调整了眼光,被我们重新认识了可能性,包括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史传写作,都属于非虚构范围。去年,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这会很快过去。我倡导非虚构不仅是一种写作,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我真正不乐观的是很多作家和写作者行动能力和行动意愿,是否愿意走向田野,去花这个工夫,吃这个苦。
前天我碰到一个记者,费了很大劲采访,最后也只是写就了两万五千字,但很多小说家坐在家里,几个小时就把一万五千字写出来了。
成都商报:业内人士也呼吁把报告文学改为非虚构,您如何看待呢?
李敬泽: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特别想过。我更在乎的是,越来越多的作家探索非虚构写作,而不是在没探索前先为概念、为了这个地盘打得头破血流,争得一塌糊涂,说到底,最后都要拿出作品来说话。理论阐述得再完善,没有作品都是等于零。
?个人写作和阅读
成都商报:您被称为新生代文学教父,“到北京干什么?登长城,吃烤鸭,见敬泽。”这是在众多文学青年中流传的一句话。您如何看?
李敬泽:对我来讲,这是一个没什么道理可讲的,这属于性情和知识上的趣味倾向。我比较有好奇心,趣味比较博大,这反映在写作上,经常跨界。
成都商报:读者比较好奇,您的阅读量非常大,您的写作是如何安排的?您每天的阅读时间又如何安排呢?
李敬泽:我始终是一个业余作者。因为我有自己的工作,要上班,有时候工作还很忙,好在就算这样我还是养成了业余作者的习惯,我差不多在任何地方写,而且越紧张越好,前些日子我去日本,白天参加各种活动,晚上就写东西。5天里,写了1万3千字。我已经习惯于在紧张和压力下的写作。甚至有时候,紧张压力越大,自己就越有感觉。此外,我还在飞机上写作。读书也是这样。一个人永远不要说你没有时间读书。其实读书不需要很多的时间。我经常在手机上阅读。通过电子阅读,读了很多过去的书,24史已经读了9史。手机上有很多有深度的微信公众号,关注这些公号会读到很多很新的文章。阅读这件事,如果你说太忙不读书,我不信。我每天上班下班,会在车上阅读。平时电视我也不看。晚上不写东西就读书。
成都商报:目前倡导全民阅读,能否给成都的读者推荐几本好书?
李敬泽:伊恩·麦克尤恩的《甜牙》;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蕾丝》;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蓝诗玲的《鸦片战争》。
李敬泽主讲《中国故事与文学理想》
1964年生于天津。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毕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主编,创办了英文文学期刊《Pathlight》。
阿来主讲《“尘埃”何时落定》
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 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
100个免费听讲名额等你来抢
请报名的读者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于4月29日13:00-17:00之间到成都商报热线部(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9号成都传媒集团10楼)领取门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请领票读者注意于明日(4月30日)上午9:30提前凭票入场。
茅盾文学奖得主是怎么炼成的?李敬泽和阿来在现场又会聊出什么样的“金句”?今日起,成都商报征集100名市民读者免费听讲,欢迎报名。
今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1、拨打成都商报热线86612222报名的读者,请告知工作人员,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打进热线的前100名读者可以直接免费领取门票。
2、下载成都商报APP,点开本次活动预告的文章,点击我要报名,填写清楚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参与方式
■领票提示
新闻推荐
成都首家民间“羌医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馆主是羌医第六代传人,向社会广招弟子
羌医文物、器皿、法器、采药工具……在成都金牛区金科苑路一小区里隐藏着一间“羌医博物馆”,里面收集和保存了1000多件与羌医文物、文献等有关的物件。馆主杨福寿是一名羌医,羌名祚穆·喏姿擀佈,是...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