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苗免费领,后续维护还有补助。等到3年后,这些树苗变成林,那就是变钱啦。真是给我们送来了 ‘摇钱树\’。”3月17日,在汶川县龙溪乡大门村,村主任陈兴跃一边领取树苗一边笑着说。当日,该县林业局向绵虒、雁门、克枯、龙溪等乡镇农户免费送去首批青脆李树苗7万余株。近期还将免费发放青、红脆李树苗超过23万株,惠及退耕农户4008户。
这份春耕“大礼包”来至该县林业局惠农项目——汶川县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专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16万元,涉及5个乡镇,将重点建设一批区域优势明显、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强、辐射影响大的后续产业,规划建设7200亩青、红脆李种植基地,以实现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推动林业产业上台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青、红脆李树苗栽种后,项目还将向农户提供肥料、生产便道建设等补贴,持续帮助农户增收。特别是4年后,这批果苗逐步进入结果期,预计初产期年产值就可达1800万元。这才是‘摇钱树\’上长出了‘金果果\’。”谈到项目的发展前景,参与项目制定和实施的林业局工作人员张俊自信地说。
对此,龙溪乡党委副书记梁勇也激动地表示:“项目带来的4万余株果苗将覆盖全乡5个村1000多亩经济林木。让‘青山\’和‘金山\’相融共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步走。” (史付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平8月7日,记者和汶川县克枯乡副乡长晏学明一起,冒雨赶到地处海拔1800—2300米高半山区的克枯乡大寺村。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村里不见一管旱烟、一桌麻将的雨天清闲,处处都是火热的劳动场...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