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农业还是要讲科学、创新发展才行,必须要选择适宜我们这里生态条件的好品种,同时还应组建专业团队、抱团发展,在生产的运行和操作模式上,都应不断调整。”10月22日,正受魔芋行情下滑困扰的汶川县龙来福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上森,走进了汶川县科技局组织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课堂。几堂课听下来,他豁然开朗。
汶川农业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新阶段,急需培育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这次培训的50名学员,有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科技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村组干部,还有有意投身农业事业的城镇居民、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军人等。
授课老师中,既有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又有农业企业CEO。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周伦理,不仅在泸定县挂职担任过科技副县长,还当过种子企业的总经理,经验丰富;电商专家马小卫,则介绍了网上营销的方法和诀窍,让大家受益匪浅。
(伍排勇 本报记者 杨勇)
新闻推荐
王美春考察绵竹灾后重建时,于汉旺新镇门前留影。王美春在写作思考。作品。著书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诗歌,自掏腰包向灾区捐书——□本报记者张立峰4月的雅安,万物生长,生机昂扬,重建后的美丽新貌,让人...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