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11月22日清晨,“生命之礼,回归自然——2015年合肥市第十九次,安庆市第一次骨灰撒江活动”追思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这是合肥、安庆民政部门首次联手举办江葬。合肥市70位逝者、安庆市10多位逝者的骨灰撒入江水,回归自然。
从1997年开始至今,合肥市几乎一年一度的江葬活动已成常态,逝者骨灰撒江,以最本真的方式回归自然。今年江葬活动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省会与安庆市首次联合举办,把延续多年的江葬地点从长江南京段搬到了长江安庆段,更在于安庆市首次举办江葬,就有十多位逝者家属选择这一生态葬方式。
安庆市是安徽省少数迟迟未能推行殡葬改革的行政市,从2014年4月开始,该市全面推行殡葬改革。一年多以来,包括树葬、壁葬,以及江葬等节地葬、生态葬等多种殡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移风易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平心而论,殡葬改革的新风与民间土葬的旧俗,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难免有交叉,新风会遇到旧俗的阻力。合肥市自1997年首次开展生态葬式至今,从最初的参加者寥寥无几到现在的众所周知,从最初的强制殡葬单位推行到现在的自发自觉,实现了极大的转变。这一点,从安庆的殡葬改革进程来看,几乎是同样的反映。
中国人传统观念看重入土为安,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火化后的骨灰入墓葬不仅需要考虑不菲的墓地价格因素,同时还有占地、毁绿等社会因素需要考量。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选择树葬江葬等节地、绿色的葬式,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土地。
按照安徽省的殡葬改革发展目标,绿色殡葬将得到大力推行,葬式葬法也会实现多样化。正如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一样,对于葬式葬法的多样化选择,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江葬等生态葬式,也并不是将骨灰一撒了之,而是通过在仪式中引入传统礼仪,吸纳新式殡葬风俗,并设置骨灰江葬纪念碑等,让后人的祭祀与追思有载体。
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生前尽孝,厚养薄葬,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落葬的方式有多种,生态葬是更简朴,同时也不失为更洒脱、更自然的一种方式。
□武鹏
新闻推荐
储劲松﹙七零后,作家、现居岳西﹚读了几年古书,世上的事忘得差不多了。忘了也好,人间多是非,书中多知己。数年前的一个孟冬,晨起对镜剃须,忽然感慨去日渐多颜渐苍,于是暗自发了一个宏愿,要用剩下的时...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