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上古的文献,春秋时还在,如今只剩下名字了。《连山》《归藏》,三易中失传了两易,今只存《周易》。《乐经》《夏侯阳算经》,已不传。《山海图经》,图的部分失传,唯存经文。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鬼谷子》《孟德新书》《兵法二十四篇》《神医华佗青囊书》,医书《集验方》,象棋古谱《梅花五字变》,古辞书——《字书》,李斯的著作《苍颉篇》等。
这些书散去的不是记忆,更是失去的一代人的智慧结晶。令人思之怆然。
也有一些书,并不一定是珍本古籍,但它对我们自己的重要性,却胜过那些珍本古籍,因为承载了我们个人的记忆。
失去的书,我也有。这些年,朋友们借去了我不少书,大部分不知所踪。但我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因为我知道那些书多多少少物有所用,物尽其用。唯有一本书的失去,二十多年过去,至今仍耿耿于怀。
那是我念小学三年级的事情。
当时差不多喜欢上阅读了。我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秦海燕,在她家里找出了很多连环画、作文选之类,其中还有一本《赫哲族民间故事选》。
那本书我一遍遍地读,至今还记得赫哲族的英雄被称为“莫日根”。莫日根射日、打猎、挖人参,一篇篇故事五光十色,百味杂陈,充分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我不知道那一本厚厚墩墩的民间故事选,会不会给我今天的文学提供养分,但我深切知道,那一本书给了我童年太多太多的欢乐。
或许是时间太久了,久得我都不知道那本书怎么就从我身边消失了。
但我一直惦记那本书,因为是人生的第一次,那本书里有我翻过去的童年时光。
尤其这些年,越来越想念那本书。人生匆匆,于是只能寄幻想于民间故事吧。云里雾里烘托出成群结队的美丽仙女,以作心灵的补偿与慰藉。
在繁花尘嚣中,来无影去无踪的是一个个民间故事,这实际上是相对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审美空间。洋溢不尽的欢乐、悠然如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在我的青少年之前,读过很多书,也丢过很多书。《聊斋志异选》《儒林外史》《西游记》《济公传奇》……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书,旧而脏,但它们却是我当年的最爱。当初一本本摞在那里,将卷曲的书页抚平,用橡皮擦去污迹,还有些书包了书皮。不知道为什么,它们后来成群结队离开了我,不知道进了谁家柜底。
有一年回家,偶遇当年的班主任海燕老师。说起当年我们去春游、爬山、采茶,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年轻的海燕真是容光焕发青春焕发,转眼,竟也二十几年了。
手抄本
魏振强(编辑,作家,现居安庆)
我接触到第一本有点儿“文学”的东西,大概正在读小学五年级。那天,小皮实拿来了一个手抄本,说,这个故事好看,你也抄下来,以后慢慢看。我便买了一沓子信纸,然后坐在煤油灯下。红格子信纸,悦目的蓝墨水,我满怀虔诚,工工整整地抄着,被这种极富仪式感的举动弄得有点感动。感动,就会倍加用心。我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从未有过的漂亮。
灯芯扑闪扑闪的,像是有人隔着窗户在往屋子里吹着风;屋外有猫在叫,高一声,浅一声,掉了魂似的。而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海边出现了一具死尸,双目怒睁,双拳紧握,他那被海水泡白的大腿边上,一个手提箱四仰八叉地敞开着……“死尸”当然是手抄本中的情节。这是第一次看到别人“露骨”地写死尸。我从没见过大海,我见到的最大的就是水库,我极力想象大海的样子,想不出来。我也从没见过死人,但我很容易就想象出死尸的样子。(是不是越美好的东西,越是难以想象、难以抵达?)
想着,想着,便觉得有阵阵阴风袭来,有寒气袭来,有张牙舞爪的鬼魂飘过来……赶忙丢下笔,灭了灯,爬上床。
这故事我第二天还是抄完了。是个悬疑故事。情节、人物、故事名,我都忘了。风格类似于阿加莎·克里斯蒂。我后来对她的作品,对很多其他悬疑类的作品着迷,肯定与这个故事有关。
让我抄这个故事的小皮实比我大十来岁。他大概读了七八年书,是村中最有文化的小青年。他确实有点儿文青的范,不大说话,不和别的年轻人打牌、赌博,喜欢独来独往,喜欢看书,逮着一张报纸能看半天,还喜欢写毛笔字,写的“安徽日报”几个字简直和报纸上的一模一样。
我真是对他膜拜。而他又确实像大哥哥一样的好。他总是跟我说读书的好处,看到我拿奖状,笑了又笑。我考上高中的时候,他还送我一个蓝皮子笔记本,上面用小楷写着:“赠魏振强同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那个手抄本,我后来用来交换了另一本“书”,是跟一个同学换的。根本算不上是“书”,前面的几十页被撕掉了,后面的也被撕掉了,只有三四十页的样子,皱巴巴、脏兮兮,像是从粪堆里扒出来的。不过我还是如获至宝,我看到了很多“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看到了贾琏、王熙凤,还看到了大户人家令我目瞪口呆的富贵和复杂……我也曾恭恭敬敬地把书中的诗词抄在红格子信纸上,用蓝墨水,一笔一画。
那个悬疑故事手抄本,还有那本残缺的书,后来连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知所终。不过有的东西终究不会散去,比如那份记忆,还有那点微弱的营养,让我至今想来仍是心动、感念。
遗憾的是,小皮实死了,死了十几年。这个当年的文青,成家以后,为生活,做起了粗糙、野蛮的炸石子的活,一不小心,被一块巨石击中,轰然倒下,鲜血四溅开来。
好多个夜晚,我曾无数次想象小皮实临终的那一刻,此时,我没有恐惧,只有心伤。
新闻推荐
历时两天的二次开庭昨晚8点半结束 法庭没有当庭宣判胡学凡自辩“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
胡学凡自辩“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