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涌(诗人、书评人,现居安庆)
海子逝世之前,身旁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我读大学的时候,迷恋过海子,围绕海子几乎读了他所热爱的所有的书,《康拉德小说选》自然是必读的。只是那时,阅读并没有现在方便。逛遍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找到康拉德的书。直到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在书店里找到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青春》。
那一阵子,我的枕畔,常堆有各种外国作家的书,如《瓦尔登湖》《金蔷薇》等。但是,小说却不怎么读,因为耗费的时间太多,《青春》算是例外吧。
那时候读书,跟现在倒挺相似的。漫无目的,无拘无束,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碰上喜欢的书就多花点时间,不喜欢的,就粗略翻过。现在想来,那时读书,多浮光掠影,并不起到增长学识的作用。康拉德的小说,自然是没有读懂。而海上发生的故事,也很不对我的胃口。唯一的印象,是他关于“青春”的那段格言:
“我们的船依旧在进水。然而我们早已厌倦了恐惧。黑夜中,大海上,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往外舀水。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没有人知道黎明到来时我们将会如何。我们只知道,这样的黑夜,这样的大海,这样的我们,这就是青春!海子喜欢康拉德,大约是因为康拉德的小说写到了梦想与远方。大海、远航、英雄梦……与诗歌,与一代人的青春都紧密相连着。
而到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诗青春”早已散佚。我们躲在深山里读的多是实用型的工具书,做的是犬儒式旧梦,而面向远方的梦想,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再后来,便是经历小说的被盗。
盗走书的是同宿舍的一位许姓同学,皮肤黝黑,戴着一副深黑色眼镜,穿着很时尚,能言善道。有一段时间,他与我交好,同我畅聊文学,似乎挺能懂小说。临走时,自然会借走我的一些书,《青春》便在其中。只是,没料到,再也没有等到他归还书。然后,便是听说他因盗窃而被学校开除,他借的书,自然也就没有了。
我的《青春》就这样跟随着另一个人的“青春”消失了。
再后来,我在旧书摊上买回一本康拉德的《黑暗的心》。那本旧得不能再旧的书,总使我想起那本《青春》来。想到当初若不是《青春》被盗,现在也不用另外花钱买这样的书。读书人算起书账来,大概都是这般吝啬吧!
忽然,又想起我那被学校开除的同学。那时的他,青春正当时,有过梦想与远方,爱文学,也爱美女。印象里,他唱歌好,组织能力强,还常带我们去看一些文艺电影,是班上的开心果。只是一时失足,便再也找不回自己的“青春”。后来的日子,还有同学常常提起他,直到多年以后的班级聚会。
看豆瓣的《青春》评论,有人以《误读》为题,写下了如许的话:“每个人,白日里有他的路,
每个人,黑夜里有他的铺。
……
谁不曾误读青春,
谁就未曾青春。”
是啊,“谁不曾误读青春,谁就未曾青春。”不知我那同学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样“误读青春”,而失去了“青春”……
新闻推荐
[新闻背景]11月22日清晨,“生命之礼,回归自然——2015年合肥市第十九次,安庆市第一次骨灰撒江活动”追思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这是合肥、安庆民政部门首次联手举办江葬。合肥市70位逝者、安庆市10...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