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委员,中国戏曲表演协会委员,安庆市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黄梅戏“十佳演员”……挂着这么一长串头衔的马自俊,从艺几十年来演过的角色能列出很长的名单。
成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员后,马自俊先后参与创排了一系列大戏小戏,并加入了部分剧目的演出。他文武不挡,老少“通吃”,在很多戏里都有不同的精彩表演,如《泪洒相思地》中,他尝试了一回丑官;《美人蕉》里,他演无名无姓的革命者,走小生路线;《徽州往事》中,是温情儒雅的罗老爷,不温不燥;《靠善升官》中变成了大权在握的侯爷;《五女拜寿》中是慈祥正直的落难父亲,唱做并行,正工老生。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立后,陆续招进很多青年演员,培养年轻人成了工作重点。院长韩再芬倡议,所有老演员都要主动把技艺传授给青年演员,为年轻人让出舞台。在韩再芬艺术理想的感召下,马自俊和其他老演员们齐心协力,将平生所学和个人独特的艺术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里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一时间,在好几台复排剧或新编剧目中,国家一级演员演配角、跑龙套甚至退至幕后蔚然成风,成为黄梅戏界特有一景。
2012年底,在剧院专为80后、90后打造的移植剧目《五女拜寿》中,马自俊和李萍两位老戏骨肩挑重担,身兼主演、技术指导和艺术顾问多职。他们分别扮演剧中的落难父母,唱、做成分都不轻,同时还要指导小演员们如何运腔吐字,表演时怎样把握火候。就这样,根据越剧移植而来的黄梅戏版《五女拜寿》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那满台靓丽的青春阵容、像模像样的唱、念、做、舞令现场观众惊艳之余赞叹不已,而马自俊直到散戏后才感到一颗悬着心终于落了地。他对年轻演员们说:“黄梅戏中深奥讲究的地方太多了,老一辈传下来许多好东西我们要认真学,艺海无涯,艺不压身。现在机会多好啊,剧院的一切机制都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一定要珍惜。” 禾禾/文
新闻推荐
余淑华1991年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学校,然后被分配到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挂牌成立之前,她与早已红遍天下的韩再芬作为同事相处了十几年之久,在好多大戏里和其他女演员一起给韩姐姐等大演...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