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安庆新闻 > 正文

以港兴市动员大会与舟山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视中国港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6-01-06 12:10   https://www.yybnet.net/

▲以港兴市动员大会

▲与舟山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央视《中国港口》摄制组来马鞍山市采访

▲万能达码头完成升级改造

▲钢晨物流园建成投入使用

▲天顺港集装箱堆场

▲正在繁忙作业的郑蒲港码头

▲慈湖综合码头主体和陆域部分交工验收

▲马鞍山长江港口有限公司二期物料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马鞍山长江港口有限公司二期物料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马鞍山长江港口有限公司二期物料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

精彩回眸,辉煌 2015

★★★马鞍山港★★★

十件大事

2015年是全面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的一年,是理思路、定规划、明任务、打基础的一年,是大事多、创新多、亮点多、成绩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港航管理局积极发挥全市以港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会同各成员单位,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服务全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现梳理出2015年马鞍山港十件大事:

1.省长李锦斌调研马鞍山港

2015年6月23日下午,省长李锦斌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秘书长邵国荷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市委书记张晓麟、市长魏尧等陪同下,从市港航局人头矶执法基地登船,实地察看了长江马鞍山段航道建设及港口、岸线资源,听取了市港航局主要负责人所作的全市港口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

2.全面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

2015年2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推进以港兴市专题会议,对全市以港兴市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委书记张晓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马鞍山以港兴市帷幕正式拉开。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魏尧任组长、市四大班子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以港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港航局。市政府首次印发了《推进以港兴市工作方案》,精心梳理列出34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市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调度,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3.国务院批准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马鞍山市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一江两岸同时对外扩大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也是长江流域为数不多的一江两岸同时开放的城市之一。进口肉类、粮食指定口岸获批,综合保税区建设有序推进。

4.临港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增幅位居长三角第一

年港口吞吐量突破9000万吨,达9100万吨,同比增长12.34%。集装箱量18万标箱,增长71.43%,增幅位居长三角24个港口城市第一位。通过“内生外引”,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临港物流等临港产业,扩大临港产业招商,加快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据统计,2015年1-11月,全市临港产业共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11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5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13个,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32.5%。总投资5亿元的钢晨物流园投入使用,总投资10亿元的盛通合运物流园项目一期3万平方米已封顶,总投资20亿元的御香苑保税冷链物流园加快建设。

5.率先实现港口岸线公开挂牌出让

积极推进港口岸线有偿使用,对全市10家码头岸线资源进行评估,评估价达7000多万元。长江太平府港区200米岸线使用权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607万元的价格成功出让,在全国开创了港口岸线公开挂牌出让的先河。这一创新举措,有利于实现港口资源有效配置,进一步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步伐。

6.发出全国首张“港口码头”产权证

2015年9月,马鞍山市为长江港口有限公司公用码头颁发了产权登记证,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一突破性举措,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引领下的一种积极的制度创新,通过对不动产物权进行有效确认和保护,使港口企业无需担保便可直接抵押融资,推进了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2015年12月9日,马鞍山市为安徽中洋金顺建材有限公司码头颁发第2张“港口码头”产权证,该项工作已逐渐实现常态化。

7.对外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

2015年8月20日,市政府与舟山市签订了《加快推动江海联运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两市港航局多次对接,从研发江海直达船型、在马建立远洋渔业分基地、散货中转基地等方面,分步深入推进落实。与合肥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合肥—郑蒲港—太仓等支线航班。与盐田港合作取得新进展,谋划合力打造一流强港、建设现代化产业园。推进与上海港合作,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积极支持马鞍山市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8.港口航道建设项目创历史新高

项目总投资22.57亿元,一大批重点港航项目建成交工或开工建设。争取到交通运输部投资3亿元整治长江马鞍山段江心洲航道,整治长度约24公里,包括上何家洲护底带工程等5大部分,该工程将有效维护长江马鞍山段航道畅通,遏制牛屯河边滩淤积下延,保护郑蒲港珍贵的深水岸线资源,为推进以港兴市战略提供有力保障。累计投资8亿元的芜申运河马鞍山段航道工程建成交工,全市新增三级航道20.94公里;投资3.2亿元的慈湖综合码头主体工程建成;投资4.7亿元的长江港口仓储物流园正在建设。

9.郑蒲港铁路开工建设

总投资22.56亿元、列入国家专项计划、获国家发改委2亿元资金支持的郑蒲港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正线全长38.365公里,对发挥郑蒲港深水岸线优势,完善郑蒲港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铁水联运”,打通港口通道“最后一公里”,推进以港兴市等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交通网络加速编织,慈湖公铁大桥、九华路过江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马滁高速、G205马鞍山段、206省道郑蒲港段等工程建成通车或加速推进。

10.国家级主流媒体重磅宣传马鞍山港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新作为、新亮点”对马鞍山“以港兴市”进行了重点报道。央视大型纪录片《长江交响——中国黄金水道》摄制组来到马鞍山进行前采。央视纪录片《中国港口》摄制组在马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采访拍摄,5集电视纪录片《中国港口》将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开播,马鞍山港是此次拍摄中万里长江上唯一的港口。策划开展了“中国名港行”大型异地采访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港兴市”大家谈征文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等媒体报道马鞍山市港口水运新闻100余篇,马鞍山港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市港航局★★★

八个第一

2015年是马鞍山市港航建设大发展的一年,是行业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的一年。市港航管理局(地方海事局)作为全市江海联运中心建设办公室、岸线开发利用管委会办公室、以港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牵头协调,开拓求实创新,多项工作成绩在全国、全省行业内领先。

现梳理出2015年市港航局八个第一:

1.局属当涂水上检查站获交通运输部等5部委联合表彰,全省唯一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表彰2015年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交运发〔2015〕92号文),市港航管理局(地方海事局)下属单位当涂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2.运漕所所长唐正祥被评为全国海事“三化”好形象好品牌先进个人,全省唯一,

全国仅30人

市港航局积极投身“三化”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运漕海事所所长唐正祥被国家海事局评为全国海事“三化”好形象好品牌先进个人,并入围全国“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市港航局将唐正祥事迹拍摄了微电影《我的渡口》,并开展“远学沈浩、近学唐正祥”活动。

3.局党委被市委评为全市“一学双争”先进党组织

市港航局党委将“立足岗位,奉献港航,服务以港兴市”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着力点,坚持“三走”、“四评”、“五破五立”,狠抓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全市‘一学双争\’先进党组织”称号。

4.船舶检验工作在全省综合检查评比

中获第一名

狠抓船检规范化管理,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实行“1+1”服务承诺制,全年未发生一起船检责任事故,未发生一起船检廉政案件,诚挚服务船东、水运企业和造船企业,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在全省船舶检验工作综合检查评比中获第一名。

5.政务信息工作获全省系统第一名

坚持领悟上情、把握行情、关注民情,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根据《安徽省地方海事局关于表彰2015年度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马鞍山市地方海事局被评选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综合得分全省第一名。

6.局主要负责人撰写的论文获省社科联表彰、在省航海论坛中获唯一一等奖

由马鞍山市港航局主要负责人主笔撰写的调研论文《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获省社科联表彰,在省航海学会航海论坛中获得全省唯一一等奖(此奖全省已空缺多年)。马鞍山市港航海事干部职工撰写的论文在省航海论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8篇,获奖篇数超过全省三分之一。

7.港口外贸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以港兴市战略引领下,马鞍山市港航建设加快推进,开放合作走向深入,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港口经济快速增长,全年港口外贸量1305.06万吨,同比增长12.1%,外贸量占全省七成,位居第一。

8.在皖江5市中唯一争取到省级航道资金

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显著,在沿江5市中作为唯一地市争取到省级航道维护资金2700多万元(全省仅1亿元,马鞍山市超过四分之一)。此外争取到交通运输部投资3亿元整治长江马鞍山段航道,为近年来马鞍山市争取到的单笔投资额最大的港航项目。

马鞍山港口对马鞍山市社会经济贡献度

2015年,据权威部门研究,港口对马鞍山市社会经济贡献度为:

★每增加万吨吞吐量,可以增加GDP124万元;增加税收24万元;增加劳动者报酬52万元;以月平均工资3986元计算,每万吨吞吐量可以增加11个就业岗位。★2014年马鞍山港口相关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增加值为100.8亿元,占当年本地GDP增加值的7.6%;上缴税收19.62亿元,占全市税收的11.2%;港口相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总就业人数为87786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6.4%。

★经预测,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港口对马鞍山市GDP增加值的总贡献将达到174.8亿元。

砥砺前行,奋进 2016

★★★实施“1238”★★★

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市港航局将进一步发挥以港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深入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强化水上安全监管,发展港口水运经济,大力服务马鞍山从因钢立市走向“以港兴市”。具体思路和目标为“1238”:打造一个中心、建设两个基地、实现三项突破、狠抓八项重点工作。

▲打造一个中心

——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

将马鞍山打造成为立足安徽、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中西部地区,航运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市场繁荣、“到马即海”的江海联运枢纽中心。

▲建设两个基地

——建设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深入响应《中国制造2025》,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临港物流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发展壮大临港外向型经济。

——建设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与国内外海港及长江上下游港、内陆港深入广泛合作,力争建成冷链物流产业园、大型海鲜交易市场、盐田港现代产业园、中艺仓储物流园、长江港口仓储物流园等大型物流园区,形成较强的产品集散中转和物流配送能力。

▲实现三项突破

——建成亿吨大港。力争2016年实现港口吞吐量1亿吨,晋升亿吨大港;力争“十三五”末实现港口吞吐量1.4亿吨。

——实现集装箱量20万标箱。力争2016年实现港口集装箱量20万标箱;力争“十三五”末实现集装箱量40万标箱。

——扶持港航企业上市不少于2家。按照“港口一体化、资产证券化”原则,进行港口资源整合,打造地区“航母级”港口企业、航运企业集团,扶持港航上市企业不少于2家。

▲狠抓八项具体工作

1.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加大水上安全科技投入,合理布点,建立安全监控体系、执法搜救基地、电子航道图等。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的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推进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推进渡口、渡船、渡工标准化。

2.进一步加快规划落实。对港口码头进行“内整外迁”,将重要支流航道纳入“省市共建”计划。围绕大港口、大通道、大经济,做到对内相联、对外相通。在江东规划建设沿江大道(北段),在江西完善郑蒲港疏港道路。按港口直接用地、物流企业用地、临港产业用地,梯度布局,为港口经济发展留足空间。

3.进一步加快港航设施建设。以需求

为导向,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郑蒲港二期、快捷物流、精细化工、海晨物流等新码头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老港区、老码头升级改造,适应进港船舶大型化需求。对长江马鞍山段江心洲航道、姑溪河、驷马山干渠等重要支流航道实施疏浚整治。进一步规范港口岸线使用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确保新增港口设施“零违建”。

4.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全面打造综合立体大交通,构建覆盖一江两岸、内联外畅的物流运输体系。继续推进郑蒲港铁路建设,积极推进跨江公铁大桥、九华路过江隧道谋划建设,推进沿江大道北段、巢扬城际铁路(巢湖—马鞍山—扬州)等项目工程建设,进一步构建快捷高效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路网体系。

5.进一步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强化以港招商,瞄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临港物流等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地图、企业地图“敲门招商”。把郑蒲港打造成马鞍山市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深入推进御香苑冷链物流项目、盛通物流园等重点临港项目建设。加速综合保税区申建,利用指定口岸积极培育肉类、粮食等产业。引进国内外大型航运、物流、船货代公司,推进船舶服务、船员培训等市场建设。推进“互联网+”在港口航运业的运用,使“船有货运、货有船运”。

6.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港港、港企、港区、港银、港协合作等“五个合作”。推进与盐田港合作,共建现代化大型产业园,打造一流强港;推进与舟山市合作,研发江海直达船型,建立远洋渔业分基地,建立信息交换共享海港合作,加速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构建“到马即海”新格局。拓展内贸、外贸班轮航线,巩固合肥—郑蒲港—太仓航班,开通郑蒲港—安庆航班,谋划开通郑蒲港—武汉—重庆航班、郑蒲港—上海—晋阳航班等,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7.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持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港航海事队伍建设,推进法制行业建设,深化文明行业创建。

8.进一步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强目标考核,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改革创新,致力使港口水运经济为全市GDP增长、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拉动效应更加显著。用好已经出台的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深入创新港航投融资模式,大力提升发展动能。

群策群力、久久为功,深入打造平安水域,强力推进以港兴市,为全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为全省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获批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报道12月10日,记者从安庆市商务局获悉,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联合发文,批准设立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据悉,这是安徽省继蚌埠之后,国家批准设...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5月台上的购物车2014-11-14 20:57
评论:(以港兴市动员大会与舟山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视中国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