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桑榆晚晴重 最美夕阳红

来源:贵港日报 2013-10-13 05:11   https://www.yybnet.net/

老年大学学员吴丽萍的书画、摄影室。本报记者  黄楚程

金秋送爽,重阳又至。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了解他们的晚年生活。在采访中,记者感到,老年人的生活并不枯燥,随着时间的积淀,他们如一坛陈年的美酒佳酿,醇厚溢香,回味久远,他们的情感也隽永深刻,意味深长。他们也许没有朝阳那样耀眼夺目,但是夕阳映照的满天红霞依然美丽动人,“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虽然他们不再年轻,可是依然拥有年轻的心。他们对生命的热忱,对生活的热爱,依然不减当年。

绚烂夕阳争朝晖

今年7月,市职教中心退休教师曾池制作了一本名为《贵港风姿》的摄影图文集。图文集精选了一批他几十年来积累的摄影作品,并配上他自己撰写的文字,既反映了贵港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近年来贵港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记录下他这些年来的足迹。

“我这人属牛的,天生一股牛劲。”曾池笑道。今年75岁的他,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明晰,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从教师岗位退下来之后,曾池一直没有闲着,不但接受了老年大学的邀请到学校里教摄影课,闲暇时还经常到户外采风。他几乎踏遍了浔郁大地,用手中的相机真实地记录下贵港的大好河山、人文风情和历史变迁。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摄影,还记得刚到学校任职,拿到的第一台相机是‘文革\’时候留下来的旧相机,虽然已经很残旧了,但还是非常高兴,对那台相机爱不释手。”曾池回忆道。如今,他手中的相机已换了几代了,从最初的胶卷机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他的相机几乎从不离身,不但捕捉到生活与大自然中一个个美妙瞬间,有不少照片还蕴含着珍贵的史料价值。

1993年,曾池拍摄了一组南江村古郡码头的照片。该码头曾是电影《百色起义》的主要外景地之一,渡口的石级经专家研究,仅就磨损情况来推断,其历史已在千年以上,位于码头上方的中山公园驰道牌坊始建于民国初年,同样极具历史文化价值。时隔十年,曾池重游故地,发现古郡码头的石级变得七零八落,加上洪水侵蚀,显得破败不堪,驰道牌坊也因为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此情此景让他痛心不已,再次拍下码头的照片,并寄给区内外各大媒体。2005年2月16日,《人民日报》以《千年码头百年坊零落疮痍何以堪》为题刊发了曾池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两次拨款,并给两处古迹评定了等级,文物古迹的维修和保护工作得以及时落实。

像曾池这样越活越年轻的老年人,贵港还有很多,吴丽萍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她退休以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现在已经是副班长了,还在自己家腾出一个房间用于摆放书画、摄影作品。平时上完课之后,空余时间吴丽萍就和朋友、同学们聚在一起品评作品,“现在老年人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只能在家带带孩子,像我们这样乐于走出去的,在老年大学里还有很多。摄影让我们走出户外,亲近自然,不仅陶冶情操,还锻炼身体。”她笑着说道。

霜叶红似二月花

“我经常跟学员们讲,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老年大学艺术团,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动作都要带着精气神。”许华说道。年过50的她,丝毫不显老态,举止之间顾盼神飞。她是老年大学艺术团的副团长。排练节目的时候,大家都抱怨她的高标准严要求,可等节目上台表演后,抱怨的声音都消失了。

“今年我们艺术团的演出已经有十几场了,都是政府部门或者单位慕名而来邀请我们去的。”许华介绍道,国庆刚收假回来,艺术团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排练新节目了。

老年大学艺术团成立于1997年,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参加市里的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每次都获得不错的社会反响。该团的表演节目参加过自治区文艺汇演,2002年,《壮乡欢歌》等节目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如今,老年大学艺术团在市里已是颇有名气的表演团队。除了在新世纪广场的庆祝活动,艺术团还到企业、农村、社区、部队演出,既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也丰富了团员们的老年生活。

除了像老年大学艺术团这样准专业的团队,在民间,也有不少爱好文艺的老年人,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用自己的热情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叶丽是2009年退休的,她年轻时就热爱文艺,一直是单位的文艺骨干。退休后,她带头将爱好文艺的中老年人组织起来,在新世纪广场跳舞。为了开展活动,她将家里的笔记本电脑拿了出来,自己回家后还要揣摩舞蹈动作要领。她教的舞蹈,不仅仅是普通的广场舞,还融入了许多民族舞和现代舞的元素,形态优美,简单易学。在她的带领下,到广场健身的群众越来越多,每天早上7点至9点,在广场参加锻炼的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极大地活跃了住在周边的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广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濡以沫见情深

爱情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市老年大学学员张木先用相依相伴数十载的婚姻生活,向世人诠释了一种爱。缘分让他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结伴相随,生儿育女,照料全家。当他们老了,他们仍然相濡以沫。这种爱,虽然不轰轰烈烈,却令人刻骨铭心。

“我们是熟人介绍的,刚见面的那天,她穿着蓝色的外套。”张木先今年73岁了,他跟老伴初次见面的情形至今未忘,回忆最初相识的那段时光,他的语气变得格外柔和。2010年底,他参加了老年大学经络班,几个月时间就从普通学员变成了副班长。他刻苦学习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更好地护理老伴的身体健康。

张木先的老伴在一次意外中摔到了头部,进行开颅手术抢救后,左手左脚都不能行动了,人也说不出话来。为了使老伴早日康复,张木先平时将大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照顾老伴身上。因此,起初听到老同学建议他一起报读老年大学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拒绝。“首先是没精力,再就是当时心里想着,我20世纪60年代都念过大学了,现在一把年纪,还去学校干什么。”张木先说道。但是老同学的一句话触动了他。“后来他提到,那里有专门教授老年人健康护理保健知识的班级,学会了能更好地照顾老伴。”就因为这句话,张木先报读了老年大学的经络班。

去上课的时候,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张木先心里犯起了嘀咕。到底这些知识有用吗,自己能不能学会?领了教材后,他就一头钻进了书里,希望能赶紧补上拉下的课程。经络班主要讲授以按摩等辅助手法疏通人体经络的知识,张木先退休前是电气工程师,他用以前看施工图纸的方法熟悉人体经络图,效果居然出奇地好。触类旁通的他又开始自己改造起疏通经络的工具来。传统工具一次只能按摩一个穴位,他自己用平时夹衣服的木夹再加上不会生锈的水泥钢钉改装而成的工具,一次可以按摩三个穴位,不但造价低廉,而且使按摩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学会按摩手法后,张木先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坚持按摩了几个月后,原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他,血压正常了,血糖也降了下来,连做医生的儿子也大呼神奇。他也一跃成为了班里的“明星学生”。

“自己身体健康了,当然很高兴,但是老伴的身体还没彻底好转,心里面还是担忧。”张木先叹息道。为了让老伴身体好转,他花重金买了不少保健产品,保健品公司回馈客户的活动赠送了他一次免费旅游的机会,尽管公司一再表示行程由正规旅游公司负责,不用花一分钱,他仍然不肯前往。经过几次动员后,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我怕说出来后显得矫情,但是我心里面确实是这么想的,老伴还躺在家中,我怎么会有心思去游山玩水呢。老伴的健康现在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迫切要攻克的课题!”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贵港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在政协第四届贵港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桑榆晚晴重 最美夕阳红)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