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启勇)记者近日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全市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9000多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120%,有力促进扶贫开发。
2011年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贵港市坚持扶贫开发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相结合,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96.19万元,用于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收入奠定了基础。
加强扶贫开发人才建设。贵港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先后组织贫困村干部到百色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培训,学习外地扶贫开发先进经验,拓宽贫困村干部的视野,探索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以市委党校为平台,多次举办全市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班。2011年以来,全市选送800多人次贫困村干部参加培训班,资助65名贫困村家庭子女获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450名贫困学生获学历生培训补助资金。
强化贫困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11年以来,全市组织3156名贫困村劳动力到贵港职业学院和市职教中心、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计算机应用、数控应用、电工、汽车修理、酒店管理等短期技能培训。
通过技能培训,每年转移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1000人以上,稳定就业率不断提高。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注重实效。市扶贫部门根据各贫困村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村群众进行茶叶、木薯、蘑菇、种桑养蚕和三黄鸡、白鸽养殖等种养项目的培训,培养出一批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农业土专家,建立了一批能带动当地群众科技致富的示范户。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近年来,市扶贫部门邀请自治区农业部门和市农科所的专家到该村开展桑蚕技术培训。目前,该村种桑3200多亩,60%以上的农户养蚕,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超3000元。
新闻推荐
...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