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小洁 实习生 梁江传 通讯员 周金有
7月18日,在港北区团委的组织下,由20多名本地户籍的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蔬菜种植基地,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步开展进行青年创业创新沙龙进农村活动。
在蔬菜基地,活动分两组进行:一组以男生为主,负责采摘莲蓬;另一组以女生为主,负责采摘瓜果。记者先是随采摘莲蓬的男大学生们一起来到高桥村的百亩莲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朵朵荷花在绿色的海洋中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的荷叶下,莲蓬迎风摇曳。
“变黑的莲子全部摘出来,可以拿来煲汤,晒成干莲子,新鲜的莲子可以生吃。”在采摘前,技术员向大学生们讲授如何识别莲子的种类和采摘技巧。
技术员话音刚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走进荷花田里采摘莲蓬。由于田里的淤泥较深,行动困难,有些大学生险些摔倒,但在掌握好方法后,都能够采摘到莲蓬,有些收获较多的还将手中的莲蓬高高举起,向旁人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的大二学生甘宇坚一边走进荷田寻找莲蓬,一边大声喊道:“我劳动,我快乐!”密密麻麻的荷叶很快遮掩了他的身体,田边的同学向他呼喊,这才看到在远处的他晃出一束莲蓬来回应。此情此景,有一种王昌龄的《采莲曲》中“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意境。
“我摘到很多莲蓬了!”百色学院大一学生李杰晟欢呼雀跃地向大家展示。他说,刚开始进荷田还是挺辛苦的,淤泥比较滑,容易陷下去,还容易被荷叶根茎给割到。掌握了方法后,很容易就采摘到莲蓬了。
就在采莲蓬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另一组在节瓜种植基地里的女大学生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她们两三人一组,一个负责剪短瓜藤,另一个则负责把瓜放进箩筐里,大伙儿相互配合采摘节瓜,行动高效。只是把节瓜抬出瓜棚的时候,女孩子们就显得费劲多了。广西财经学院的大二学生黄美兰说,摘瓜最难的就是把节瓜拿出来,特别是越走到里面要再走出来就比较难了,一整框抬出来很重。
一个半小时的实践活动结束了。采摘莲蓬的满载而归,摘瓜果的箩筐满盈。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随行的还有10多名青年企业家代表。他们在活动后与大学生们座谈,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交流创业心得。
“我们每年都组织返乡大学生回户籍所在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共青团港北区委员会书记张明介绍,借助暑期实践活动的机会,该区团委特别组织了创业青年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业青年的创业经历,让大学生们体会他们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大学生们创业的激情。
新闻推荐
...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