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政府发工资“聘”子女照顾老人,可行吗?

来源:百色早报 2014-10-30 03:26   https://www.yybnet.net/

 

政府

近日,南京市将实施一项养老服务新模式。子女、儿媳在家照顾失能、半失能、低保等五类可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300元(半失能)或者400元(失能)的“补助工资”。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的角度讲,赡养与照顾年迈父母公婆,这都本是子女的应尽义务,没必要再增添政府的负担,子女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出去工作?也有观点认为,作为一种养老创新方式,南京给照顾卧床不起等生活困难的老人的子女发工资的举措,无疑又是具有多重积极意义的,既解决了养老人力不足问题,又补贴了困难家庭。

其实,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你生活的城市也实施这样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你会点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善行值得激励 □冯学望(靖西)

子女、儿媳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是一个社会孝老爱亲的具体表现。然而,在我们感慨世风日下、“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时候,南京市给家有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家庭发放一定的补助工资。笔者认为,此举能激励善行,传播文明社会的道德理念。

老年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生存状态更是不尽人意。长期护理这些老人,确实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勇气。在困难面前,有的人选择了退缩,令老年人心寒,遭到社会的指责;有的人迎难而上,给老人以无微不至的关爱,使老年人“老有所终”赢得社会的尊重。在社会财富允许的前提下,对后者给予物质上的激励,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够享受到来自社会的物质帮助,就会多一份温暖,对老年人也是莫大的激励。文明善举需要不断的激励。社会因为有人孝老爱亲而变得更美。我们期待,这样的“补助工资”发得更多些,覆盖面更广些!

切合实际 带头点赞  □黄国顺(田阳)

我认为政府发工资“聘”子女照顾老人,这种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切合实际、实在、可行,如果我们这里也能够实施这样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我第一个点赞。虽然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角度讲,赡养与照顾年迈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是政府给发工资子女才去赡养与照顾老人,但政府采用发工资的方式来对子女的赡养与照顾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支持,减轻了子女一定的负担,势必会使这些老人的晚年养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与改善。毋庸置疑,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由于当地发展空间有限,没有什么好的经济来源,子女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老人甚至是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远离家门出去找工作。而在这节骨眼上,政府采用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将这些子女“聘”在家照顾老人,来自于经济压力方面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除,子女们就会更加安心地在家照顾好老人了。

新养老模式应大力提倡  □赵永红(靖西)

养老方式有多样化,这种方法作为多种养老方式中的一种选择,我认为把政府购买服务照顾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钱拿出来,直接“聘”老人的子女,子女不仅可以尽孝心,实现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庭养老与解决子女家庭经济负担双受益的效果。尽管一些家政服务人员也能为老人服务,但子女照顾父母更贴心。这种办法从实际出发,人性,人道。这种方法就是兼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道德层面的综合效应。给家属照料发工资是公责与私德的互动,其传递出的价值在于,提升个体和社会道德,不能只采取简单的说教,还应进行鼓励与引导,除了道德与法的义务要求,还应有物质与金钱方面的鼓励。在孝道彰显不足,“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成色不足的语境下,可以对那些专心尽孝的榜样进行奖励,以此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把公共责任与个体义务有机结合,才能把“政府来养老”做好做实。

力度需要加大  □何 凡(靖西)

养老问题,从来不只是子女自己的问题,更应该是社会问题和政府问题。在我国,“家属照料型”养老模式是个“新生”事物,老百姓不仅要支持,政府还应加大力度,使之不断完善,造福于老人。一是加大补贴力度。以现在的物价水平看,三四百元的工资,显然不足以让子女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安心在家照顾老人。事实上,既然是政府购买的一项公共服务,就应该按市场规律来办事,让在家照顾老人的子女享受到一般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二是扩大享受范围。目前享受这一待遇的仅包括“五类老人”的子女,政府应该视财力情况,逐步把享受面扩大到所有“需要照顾的老人”的子女。总之,“家属照料型”养老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因为它既能转变政府职能,又能完善市场资源配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赡养老人 人人有责  □岑笃良(右江区)

如果百色也实施南京这样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我举双手赞成。因为,这是一种文明进步的善举。政府的这一善举时刻向世人宣告,大家都来尊老敬老爱老;政府的这一善举时刻向世人宣告,赡养老人,人人有责。时下一些老人,特别是农村山区里的老人,因为没有钱,儿媳又不孝甚至虐待老人,过着孤独甚至凄惨的生活。我们非常期待政府能出台一些强有力的措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策实施起来很困难  □许 玲(隆林)

赡养父母还得领工资,不管怎么说,这听起来还是有些别扭。这与有着几千年“养儿防老”传统的理念似乎也不是很搭调。而且,这样的政策在执行中如果执行不好、评估落实不好,会不会又助长起新一批投机倒把的“啃老族”?谁又能保证子女领取补贴之后,会全心全意的照顾父母呢?再就是服务申请覆盖的五类老人基本以“卧床不起”的老人为主,那其他那些没有卧床但确实困难的怎么办?

好政策还需好执行  □罗国威(右江区)

南京的这一充满善意和温情的做法非常好。不过,好政策还需好执行、防止跑偏。从以往政府发放低保,以及在经济适用房等类似社会保障资格的审查情况来看,一些政策在落实上真不敢让人恭维。具体到这一养老新规上,虽然形式很好,但在领取家庭的资格审查上需要严格把关。比如,子女是否真在家照顾老人,会不会有人冒名领取“补助工资”等,应该设计出一套严密的制度措施予以规范。

子女照顾为主   政府补贴为辅  □林光贵(右江区)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对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南京市政府首创发工资“聘” 子女照顾老人这种新模式,只是从当地实际情况而试行,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赏试,我认为可行。可是,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从长远考虑,应以子女照顾为主。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流传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的谚言。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失能老人应由子女赡养。这种做法,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同时,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子女有赡善父母的义务。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对照料失能老人无能为力。所以,必须依靠国家适当补贴,以减轻其子女经济压力。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已联合下发“对经济困难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补贴的通知” 。无疑这是向失能老人传递可喜的福音。人们在高兴之余,仍顾虑能否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以及能否建立健全补贴的长效机制,这才是关键的一着。此外,建议地方民政,老龄办、财政等部门联系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筹措资金,多建几家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五保老人及鳏寡孤独老人。这样才能基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下期话题

园博园后期维护和建设你有怎样的期待?

10月29日,第五届广西(百色)园林园艺博览会在百色市开幕。百色园博园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百色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水平,也为百色人民留下了永久性的优秀园林建筑精品和休闲娱乐场所。但是,园博园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同时,我们的心里也不免为之担心,如此大的一座园林,花草的护理、设备、人工等,以后的花草还会不会这么美丽如新?园博园的后期维护和建设您又有怎样的好建议和期待?

新闻推荐

196名中小学生比画技

学生在漫画现场绘画比赛  11月1日上午,右江区第六届教育艺术节中小学生漫画现场绘画比赛在百色市爱...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政府发工资“聘”子女照顾老人,可行吗?)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